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叩應診療室】從高二上開始補習,會有反效果?
2010/12/30 10:44:27瀏覽303|回應0|推薦1

BRAVO 大大,您好:
我現在雖然只是高二,但看到學長姊為了準備大考而焦頭爛額的模樣,讓我感到相當緊張,所以我在這學期就已經開始複習一、二冊的重點了。有些同學看到我這樣,反而覺得我的複習方法很怪,不但要複習高一的重點,又要兼顧高二的新課程,若是兩邊拿捏不當,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請 BRAVO 大大救救我,我這樣的複習方法是否正確呢?

(臺中/西卡)


親愛的西卡,你好:

首先 BRAVO 大大要先給西卡肯定的鼓勵,因為趁早展開複習工作,可說是有利無弊的「投資」喔!這和投資理財是一樣的道理,愈早進行投資者,實際投資的金額可能只有晚投資者的一半,但最後獲利的金額卻相同,甚至還會超過晚投資者呢!

言歸正傳,提早規劃複習工作,才能調整自己的讀書進度,因為你複習的進度比學校的複習計畫更早,這樣一來,除了讓自己更安心外,也不容易因為心慌而自亂陣腳,所以西卡目前的做法絕對是正確的,你不必太擔心。更何況高二的課程內容有不少是延伸高一所學,因此複習高一的舊課程有兩大好處:一是強化自己對課程的印象,增進記憶;二是可以溫故知新,同時融會貫通高一、二課程中相關的觀念,等於一次打通學習的任督二脈,對於新課程的理解和吸收,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喔!

由於西卡已經把複習時程提前,也等於拉長了複習時間,那麼複習內容與進度的安排就不需要太過於密集、緊湊,以免影響到現階段課程的預習和複習工作。不過複習一定要有目標和節奏,建議西卡可以為自己設定各階段的複習目標,換句話說,你要先訂好大範圍複習計畫的預計完成時間,然後再細分出小範圍各階段的完成時間,接著以各階段期間內自己可利用的時間,去規劃各科更小範圍的複習。

舉例來說,你可以先訂出「X 月 X 日前,把高一課程複習完畢」這樣的長程目標;接下來就要以冊別分出兩個中程目標:「Y 月 Y 日前,把(高一上)第一冊課程複習完畢」、「Z 月 Z 日前,把(高一下)第二冊課程複習完畢」;然後再檢視自己「從現在到 Y 月 Y 日」,以及「Y 月 Y 日到 Z 月 Z 日」這兩階段中可利用的時間(扣除高二課程的預習和複習時間有多少),訂出各月,甚至各週更小範圍的複習進度,這就是你的短程計畫,上述的 Z 月 Z 日不一定等於 X 月 X 日,因為你需要預留點彈性時間以備萬一進度落後時,還有足夠的時間可用來補進度。

當然,因為西卡目前複習時間比較充裕,所以複習計畫的擬定也可以逆向操作,亦即先預設自己的複習節奏和速度,然後藉此推算出每日、每週可完成的複習範圍,再進一步訂出大範圍複習預計完成的時間。

但最後 BRAVO 大大還是要提醒西卡,雖然提前準備學測的心態很正確,但是把「高二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讀書上」,這點卻是不健康的喔!畢竟大腦也會彈性疲乏,當它疲乏的時候,讀書效率就會下降,對學習一點助益也沒有。更何況高中生涯除了讀書、考試外,還有其他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付出心力去探索和學習,包括身心健康(如休閒、運動)、人際互動(如參加社團、擔任幹部)、課外歷練(如參加競賽、課外活動)、生涯探索(可多方試探、開發自我興趣,如參加營隊)⋯⋯等等,這些課堂上學習不到的東西,對你未來生涯發展絕對有正向的影響,所以建議西卡除了注重複習課程外,也別忘了留點時間多「選修」一些課堂外的學分,才能真正擁有豐富充實的高中生活喔!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474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