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2/18 13:16:12瀏覽2577|回應0|推薦24 | |
重看了一次《白色巨塔》,我陷入沉思。就像唐澤壽明在劇中說的,越接近死亡,越看不清自己,我也從當年的反財前派,變成了財前的同意者。是我的人生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嗎?還是心智年齡的成長,而造成了我的認知落差呢? 如同鵜飼部長所說的,財前和里見某個地方簡直一模一樣。哪裡一樣呢?對於醫學的執著與堅持嗎?還是彼此競爭的意識?如同一枚硬幣,正反面永遠看起來不一樣,但是合起來就是它的價值。 我先說他們的不一樣。 里見是人格者,絕對的理想主義者。他視病猶親,追求真相;他不求名利,奉獻給醫學;他不畏權勢,正義感十足,敢為人所不敢為。他醫術精湛,而且研究成果斐然。他是個好父親,某個層面上說,是日本老式的那種先生。他當浪速大學的內科助教授和財前是同學,也是同僚。里見和妻子住在小房子裡,生活並不優渥。妻子三知代很賢慧,因為先生是工作狂,常常缺席父親與先生的角色,三知代只能默默承受。她內心也希望先生功成名就,她的確認為里見值得,她佩服先生的一切。 如果沒有意外,里見應該會在學術上有番成就。妻以夫貴那天,必然指日可待。 財前五郎剛好相反。他是絕對的現實主義者,精明幹練,務實果斷,他身受屬下愛戴,被人用崇拜的目光仰望。他也是個醫術精湛的醫師,開過三千多次刀,拯救了那麼多的人命。他得到國際外科醫師學會的頒獎,而且手術技術連里見也佩服不已。財前出生貧窮,一路努力往上爬,在恩師東教授的指導下,戰戰兢兢,做牛做馬,如同小和尚一樣,最後當上第一外科的教授,目指癌症中心的第一領導的位置,如果成功,那簡直是最牛的勵志故事, 不同於里見,財前渴望權力。他入贅給開業婦產科醫師,當起有錢人的女婿。財前是他太太的姓。因為財前家有錢,五郎自然在經濟上就氣派得多。他住在大房子,太太是富貴女,嬌氣而且也一心想當上教授夫人。五郎的岳父財前又一,招贅五郎為婿,也就是為了名望吧。錢有了,就想有名望,有權力。他是這樣教育財前五郎的,逼著他走上這條路。有了岳父的人脈與金脈,財前的野心更大了。 第一部中,主軸擺在第一外科的教授爭奪戰。東教授要退休了,按理應該由弟子門生財前接棒。可是財前功高震主,引來媒體關注報導。當時的東教授或許氣量不夠,看著財前出名,內心不悅。面對恩師的妒忌,就像被皇上妒忌一樣,不是一般人的智慧能夠化解的。後來,退休後東教授向財前懇求面對司法時,財前說,自己是最了解東教授的人,也許比東教授的家人還了解他。我覺得這是真心話。他太了解東教授了,所以教授爭奪戰中,他倒向了鵜飼部長一邊,和自己的恩師攤牌對決。 是的,他的恩師妒忌自己,這是無法化解的根本性矛盾。東教授要的是一個聽話順從的人,目的是為了延續退休後的勢力不衰。可能還想讓接班人和女兒結婚,以鞏固這層關係。財前早看透了,已婚的自己決不會變成他屬意的人選。 他和鵜飼部長的關係就單純多了,其一是金錢,其二是政治。自己成為鵜飼派,彼此相須為用,事情就搞定。就在岳家的支援下,財前獲勝。 財前和里見的不同是人生觀的不同,里見面對東教授女兒的示愛,還是不為所動。財前呢?他有個愛人,花森慶子。慶子是醫大肄業,現職為酒店的媽媽桑。他美麗,聰明,據說只愛錢。財前常在手術後找他從事人與人的連結。 財前幸運的是,他有慶子這個紅粉知己。因為妻子根本不懂他,兩個人只是夫妻而已。慶子則是真的愛財前,她知道財前的才能與野心,知道自己絕對無法滿足財前的野望。她欣賞的是財前登頂的過程,默默的看,就得到至高的滿足。財前一當上教授,說要給她買層樓時,慶子拒絕了,而且離開了財前。 這是真愛吧。她想保有愛情的知己的關係,不想變成包養的關係。又或許,慶子早已預知財前的下場,早早避開,不忍看他從頂端滑落。 下部中,劇情圍繞著財前誤診的官司一案。財前與里見二人的價值觀差異徹底凸顯。財前代表的醫師的立場,決斷而不容許質疑。里見則偏向患者的一邊,強調醫院要考慮病人的心情。財前認為醫師由專業判斷,當然醫療有風險,但是醫師要扛起起來那巨大的壓力。里見則認為,醫生要細心,不可錯過細節,還要充分告知病人,讓他們自己選擇如何被醫療,哪怕能多活一天也好。 這也是最後財前敗訴的關鍵。司法站在了患者的一邊。 我對此不做評判。我感興趣的是,兩人的三觀雖然不合,其實是互相佩服的。財前妒忌里見的理想性,只是他真的不能理解里見,也一直以為他是裝的。財前自己不諱言自己對於地位的渴望,高了還想再高,他努力攀爬,希望能夠站在尖峰。他未嘗不是好醫師,只是他和里見不同型,他很難慢慢和病患溝通,除非你有權勢,否則他的時間很珍貴。毋寧說,財前是凡人,並不是聖人。他有錯嗎?他死前也不認為自己錯了,他只是覺得「無念」而已。 我看到最後,他已經快死了,他和慶子在頂樓,真心的講出自己的困惑。人之將死,卻迷惑了起來。慶子終於和他示愛,可是話剛出口,財前就倒下了。 他內心畏懼著里見,這說明他內心還是有的道德尺度的。只是他坦承自己做不到,因為現實社會不是那樣的,他必須權謀,必須爭,必須政治,必須和他不喜歡的人打交道。他必須體制化,並且攀爬上體制的尖峰,才能夠完成他身為醫師的理想。他也想救病人,只是光靠理想與正義感是行不通的,他是凡人。 他告訴里見,自己當上癌症中心長之後,要請里見來當內科主任。他這種不計前嫌的胸襟,我很感動。雖然里見出庭作證,傷害了他。但是,他並不恨里見,生命的最後,他讓里見來診斷自己的病。他臨終前,想到的是里見。還留了一封信給里見,作為片中的結尾。 其實,我感受到的,是里見對於財前的妒忌。財前代表世俗的價值,有名有錢,位高而多金,人生勝利組的姿態。醫生除了醫術好之外,除了美德之外,能夠名利雙收重不重要?能夠驕其妻兒,揚眉吐氣重不重要?能夠當上教授,重不重要? 但是里見自知很難,他無法像財前那樣低聲下氣,為了某一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就土下座了。他內心看不起財前這種市儈的性格,但是看財前奮鬥之路,他內心必然也很酸苦。當媒體捧財前時,他還在實驗室燒冷灶。同學間會競爭,會比較,會妒忌,很正常。但是,里見做不來財前,正如財前做不來里見。我倒覺得,財前起碼坦率的面對里見與自己,里見卻很難察覺自己的出庭作證,多少有點這個意思。正如東教授也妒忌財前一樣,里見的妒忌是更深層的,他看了財前的手術,愣了許久。他只願佩服財前醫術的部分,其他的都被掩蓋了。 我年輕時如里見一般,價值觀的光譜是里見派。如今我重看這部片,終於深刻理解自己是妒忌財前的。財前之死,有很多這種看不見的利劍所導致。他只是想建大醫院,更先進,救更多的人,這是他從小的志向。有錯嗎? 他媽媽最讓人感動。她告訴慶子,財前小時候發願救人,每天讀書,讀得很晚。出社會後,一路奮鬥,自己入贅富人家,等於是當了別人的兒子了,但是按月寄生活費給鄉下獨居的媽媽。當他官司鬧大,媽媽從鄉下到大阪,奔走於街頭,見不到兒子一面。他說,五郎是個好孩子,決不會草菅人命。如果真的讓病人死了,他想向對方家屬道歉。他只希望,兒子好好長大而已。想不到再見面時,五郎已經死了。媽媽沒有哭,只是用慈愛的眼神說,你辛苦了。 這部片子,讓我重新審視人性。如本文一開始所說的,財前與里見是同一種人,該劇劇的張力就圍繞著兩人的價值觀各自鋪陳,最後以財前之死來畫下句點。 里見呢?他回得到大學去做研究嗎?他這種個性,注定是孤狼。不甘心被體制化,就只能默默無名。可是一旦被體制化,也成為白色巨塔下的云云眾生,那還是里見醫生嗎?他最多就是像大河內教授一樣,像個老僧一樣,默默的在巨塔內做著研究。財前呢?沒有依傍權勢,靠向派系,也就是當個Doctor-x,或怪醫黑傑克。不是嗎?與其他徹底黑化,變成鵜飼派的一員,倒不如就此死去,把大體捐給大河內做研究。 如果白色巨塔是這個人類社會,你要做哪個人?我們活在其中,真的很難。 默哀。 z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