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意外的國父』之我見,究竟誰才是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始祖?  
2017/08/02 12:14:14瀏覽3287|回應0|推薦5
自1949年至今,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分治,而根據近年來多家不同立場的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現今台灣的主流民意也是維持這個分裂分治的現狀。維持現狀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實質性的獨立,因為至今中國大陸的北京當局並未實質統治台灣。台灣的民意除了維持現狀外,對於個人身份的認同也從過去的中國人佔多數轉為以台灣人為主,可以說自國府遷台至今,中華民國已徹底的台灣化,帶有傳統中原風味的中華民國似乎已煙消雲散。

李登輝是否是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始祖?

  對於上述的民調結果,台灣統派長期把責任歸咎於李登輝,認為是他的一系列言行及政策如兩國論的提出與修改教科書等造成的。然而,最近兩本書的出版讓大眾瞭解到前述的觀點過於簡化,它們分別是林孝庭博士出版的『意外的國度』以及汪浩博士出版的『意外的國父』,前者僅聚焦1949年至1954年的國府準備遷台與剛到台灣的那段歷史,汪浩博士的書涵蓋的歷史時間則更為廣泛,包含蔣介石、蔣經國及李登輝三位前總統。作者在書中引用很多史料包含近年來解密的台灣與美國政府的檔案及蔣介石日記等資料來說明『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史濫觴,從此可以看出這個概念並非源自於李登輝,而是自國府遷台以後一連串的政策所造成的。

誰是破壞一中概念的始作俑者?  

  除了三位前總統的政策造成了『中華民國台灣化』外,作者在第一章也特別花篇幅提到中國分裂分治的概念的始祖其實是至今在中國大陸走不下神壇的偉大的毛主席,筆者認為此章似乎有打臉北京當局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們今天也別對兩岸分裂分治或台獨的概念大驚小怪,這些概念老毛還沒在北京建國前就提出過了。書中提到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及毛澤東關於『台灣獨立』與『民族自決』的言論可以說讓北京當局長期以來的宣傳徹底破產,證明最早搞『台灣獨立』、『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偉大的毛主席。

誰是真正開啟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始祖?

  再回到中華民國台灣化的主軸上,觀之全書,筆者認為最早意外開啟中華民國台灣化這一過程的政策是『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署。早年由於實施資訊管制加上許多檔案未解密,國人多以為此一政策象徵著中華民國與美國間至高無上的友誼,台灣的安全將得到美國的保障。然而其實當時局勢相當緊張,國共雙方頻頻在大陸東南沿海發生小型軍事衝突,中共氣勢凶猛,揚言解放台灣。1954年美國時任國務卿杜勒斯訪問台灣時,蔣介石要求與美方締結『共同防禦條約』,並主動表示,『沒有美國的同意,他不會反攻大陸』。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爆發,杜勒斯再度來台與蔣介石磋商,並發表聯合公報。在公報中,蔣介石又主動表示光復大陸的主要武器是三民主義,不以武力為主要手段。由此可知蔣介石雖然對外再三宣稱他要反攻大陸,但他對杜勒斯的連番表態,其實代表他清楚瞭解到沒有美國的支持,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當時美國已在韓戰搞的灰頭土臉,是否可能再為了中華民國捲入一場已全面控制大陸的中共的戰爭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故筆者可以判斷蔣介石就是開啟中華民國台灣化此一進程的始祖,但以他的主動表態沒有美國的允許就不反攻大陸而言,他對國際局勢的掌握是清楚的,他的決策顯然經過他再三思考,因此若說蔣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父可能比較合理,稱他為『意外的國父』,筆者認為尚有商榷之空間。

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

  另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案,汪浩在書中提到自1969年底,蔣介石在心態上已開始接受兩個中國的外交前景,並說1971年夏秋,蔣為了確保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對美國一再退讓和遷就,同意『雙重代表權』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安理會席位的席次,汪浩認為蔣對美國的交流策略,顯示出他是一個現實主義的領導人。汪浩似乎認為不是蔣介石的漢賊不兩立的政策導致中華民國最後離開聯合國。在閱讀『意外的國父』之前,筆者在幾年前閱讀過記者王景宏的『台灣會生存下去』一書,書中對中國代表權問題一事也有詳盡的描述,整體過程跟汪浩所描寫的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不過王景宏把焦點放在聯合國安理會席次上,從他書中通篇的態度似乎認為蔣介石在安理會席次上的不肯退讓耗費了太多時間,一直到最後關頭才表示不公開反對。

  筆者首先想瞭解的是蔣介石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瞭解到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出現危機呢?因為從1950開始中共就一直爭取進入聯合國,只是前面十年這問題沒有進入議程,後面十年被美國列為重要問題案而擋了下來,是否蔣介石太晚認清國際現實,過於自信自己的政權能長期代表中國?另外就是聯合國安理會席次的問題,汪浩在書中有提到,但沒有王景宏的書提到的篇幅要多,以我將兩書對比來看,我認為蔣介石似乎在安理會問題上耗費太多時間,雖然最後是不得不接受了,但對外的態度上似乎也沒有很積極的表示台北方面的最新意向,並且為此動員拉票,如果蔣介石早一點同意安理會給北京,台北留在聯合國當一般會員,並為此案積極拉票,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當然當時有很多複雜的考量,筆者這樣的說法似乎也有點事後諸葛,但如果以一件事事後嚴肅檢討的態度來看,筆者認為這樣的問題還是值得討論。

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

  關於九二共識的問題,台灣內部最大的爭議是究竟1992年海峽兩岸是否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有共識。自1991年起,因為『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和『開辦海峽兩岸掛號函件查詢』等事務性問題,雙方官員開始有了接觸,雖然海基會一開始就多次表明沒有授權談一個中國的問題,但海協會認為必須先確立一個中國的原則,事務性商談才能進行下去。觀之汪浩的書,他似乎認為沒有台灣版的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存在,他在書中指出時任陸委會副主委公開表示,在香港會談中,一個中國的表述問題無交集、無共識,並指出1992年12月28日,馬英九向國統會報告時沒有提及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然就筆者的看法而言,1992年10月26日,許惠祐與海協會咨詢部副主任周寧在香港舉行的第二次處長級工作會談中所討論的『一個中國』問題時,許惠祐提出的所謂『第八案』也就是台灣的底案:『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周寧一時之間沒有就此問題答覆,並離開香港,但是依書中的說法,後來北京表示『可以考慮接受海基會以上述口頭表述的內容』。該年11月3日,大陸時任海協會副秘書長孫亞夫打電話給台灣時任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表示:『貴會建議採用貴我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經研究後,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雖然書中又寫到孫建議就口頭聲明的內容再進行協商,但筆者認為從孫給陳的回答中已經充分表達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精神,這點與作者的認知不同,希望有機會再與作者商榷。

  書中的內容當然涵蓋不只上述幾個主題,事實上筆者對很多問題都有濃厚的興趣,希望跟作者多加討論,但礙於篇幅有限,筆者只好挑出幾個自認為比較重要與爭議性較高的問題多加闡釋。這本『意外的國父』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作者幫我們從浩瀚的史料中整理出精華回答了許多人對於中華民國現代史長期的疑問,用語簡單易懂,沒有傳統學術性著作的艱澀感,無形中拉近了非相關專業的一般讀者與書本之間的距離,但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寫出文獻引用的出處,讓更有興趣再專研者做較為便利的史料查詢。即便如此,筆者認為瑕不掩瑜,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771115&aid=1077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