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化 = 一律化 = 美國化? (轉載+小小看法)
2008/06/14 19:22:20瀏覽687|回應0|推薦7
全球化 = 一律化 = 美國化?
【聯合報/陳國慈】

走在通往一個地球村之路的同時也該小心,不能因此失去每一個國家那份來自百年、千年的文化特色……

二十四小時都開放的國際連鎖性便利商店誰都愛,但台灣柑仔店或西班牙鄉村小雜貨店所代表的那份可愛與溫馨,是亮著日光燈的便利店取代不了的。

最近參加一個探討全球化的座談會,使我重新思考「全球化」這個名詞。「全球化」(globalization)不是一個新名詞,它原來是一個經濟概念,代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資金、貨物、服務、資訊的流通與交換。最近半個世紀,全球化已發展為一個普遍的概念,更成為一種近乎浪漫的理想生活模式。我們把世界想像為一個沒有國界的地球村,大家很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半世紀來這浪漫的構想的確逐漸落實,今年正要滿五十歲的歐洲聯盟,將歐洲二十七個國家組合起來,以各種共用的經濟、法律、貨幣架構,打破僵硬的傳統國界。尤其在經濟上,各國際條約系統,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等,以世界各國視為一個巨大的共同市場為前提。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

然而當全球化卯足了勁往前衝時,人類開始擔憂全球化是否也有它的負面影響,最大的隱憂就是全球化是否等於「一律化」,進而令各國慢慢失去其珍貴的文化特色。何況全球化後的地球村裡有一個超級大戶,那就是美國,其資源和經濟野心使他足以將武器與娛樂,包括電影、流行音樂等等向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洶湧輸送。美國除了當地球村最大戶,也有一點像一個天真卻被寵壞的小孩,認為他喜歡的,大家都應該喜歡,例如講英文、看好萊塢電影、喝Starbucks咖啡、吃麥當勞漢堡。

相對之下,年幼的美國保存傳統文化的包袱本來就不如歐洲、亞洲的老文化國家重,這方面的焦慮也比較低。當一些國家不那麼樂意把自己的市場百分之百開放給美國物品,或當一些國家設立政策給自己傳統文化、語言一些發展、生存的空間時,如法國規定電影院必須播放某個比例的法製電影、中國不許Starbucks設於某些重要文化景點,美國因失去商機,自尊受到傷害,就像小孩一般發脾氣罵對方「反全球化」、「保護主義」、「民族優越感」等等。被批判的國家當然也被激怒,回罵美國「霸道」、「侵略性」、「不懂文化」,或索性扯破臉,一起來反美算了。不知不覺中,「全球化」、「一律化」、「美國化」由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背景下做不同的解釋,已形成一個巨大的世界性矛盾。

無論這個矛盾的根源是經濟利益、民族自尊,或保存自己文化的急迫性,近年來在世界各地所發動的「反全球化」運動確實提醒我們,走在通往一個地球村之路的同時也該小心,不能因此失去每一個國家那份來自百年、千年的文化特色。這些特色被保存下來,才可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維持那份珍貴的「多元化」,世界終將不致一律被各種大型連鎖店或某國的文化所壟斷。非好萊塢的「外」語影片,以及每一個國家用自己語言和民族精神所創作的小說、音樂,不只增加我們的生活色彩,更是每一種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必備的元素。過去在國界分明的時代,大家或許逼不得已只能接觸自己的文化。在全球化的無邊界狀態下,人類應該能夠更輕易的享受其他文化之美才對。如果因全球化後反而變成大家一律化,例如美國化,那不太可惜了嗎?

【2007/05/18 聯合報】

....................................................................................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被美國影響到所有生活細節~

從前古老的時代.侵略行為僅限於武力侵犯~如今高言"自由人權"的時代.侵略行為轉由經濟.文化.與思想進行!

美國用以侵略全世界的武器眾多.成效最為卓著的就是好萊污(污染的污)電影~

再其次則為飲食文化.麥當勞.可口可樂~更其次則為運動文化.nba.mlb.....新聞文化則為NCC.....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成為美國的殖民..文化上.思想上.經濟上已脫離不了美國~英文(其實是美語.美式英語)更成為我們唯一公定的外文教育科目!

美國為了挽救境內的經濟危機.祭以美元貶值的猛藥.結果造成全世界經濟通膨(油價以美元為計價單位)~這不僅是以鄰為壑.根本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

美國?真乃全世界最邪惡的國家!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19661217&aid=195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