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注於你心靈深處的一點
2009/07/29 16:14:37瀏覽456|回應0|推薦6

某一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問比丘們:「世人談論的所謂美女,能使很多人圍觀嗎?」

 比丘們回答道:「世尊!能夠使很多人圍觀。」

佛陀又問:「如果這些美女又能歌善舞,表演種種樂舞,能夠使更多的人圍觀嗎?

比丘們回答道:「世尊!能夠使更多的人圍觀。」

 佛陀告訴比丘:「如果把世間美女集中在一起,表演種種使人感到歡樂的歌舞節目,又有很多人雲集在一起觀看,這時如果有一位不愚癡的漢子,他避苦求樂,貪生怕死。有人對他說:『漢子!你應該端著裝滿油的鉢盂,從美女及 觀眾中走過,又派一位殺手,拔刀跟隨你,如果有一滴油漏失,就要你的命。』比丘!這位端著油鉢的漢子該怎辦呢?他能夠不關注油鉢,不關注殺手,而去觀看那些舞女及觀眾嗎?」

比丘回答道:「世尊!那位漢子做不到這一點。為什麼呢?世尊!那位漢子後面有殺手拔刀跟隨,一直這樣想:我如果漏掉一滴油,那位殺手就會拔刀砍斷我的腦袋,只有一心一意關注油鉢,從世間美女及觀眾中慢步通過,不敢東張西望。

世尊告訴比丘們:「比丘!沙門、婆羅門也應該像這位漢子一樣端身自重,一心一意地修行,不顧念美女樂舞,善於收攝心念,使心念專注在身念處,就是遵循我的教法的弟子。比丘為什麼要 端身自重,一心一意地修行,不顧念美女樂舞,攝持一切心念,使心念專注在身念處呢?比丘!在精神專注的狀態中,思慮『身』是『不淨』的,就會努力修習,生出正確的智慧、正確的念頭,調理、降伏世間的貪愛煩憂;在精神專注的狀態中,也應該思慮『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這就叫做比丘做到了端身自重,一心一意地修習,不顧念美女樂舞,善於收攝一切心念,使心念停住在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世尊當場又說了一首偈:

專心致志地護持油鉢,隨護自心還未得其道,要做到勝妙微細是非常地難。

諸佛所說的教法就像利劍,應該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護持。
放逸之事並非凡人所為,能使心念停住在四念處,這就是不放逸的教法。
佛陀說完了這段經文,比丘們聽聞了佛陀所說的教法後,心中歡喜信受奉行!


                                   出自佛光大藏經、雜阿含卷 第二十六、道品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n00415387&aid=317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