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09 09:53:16瀏覽309|回應0|推薦0 | |
日本雖然不是麵包的發源國家,但是多仰仗了其國民性格里面變態到極致的調性,日式麵包順理成章在世界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真的很喜歡把別人的好學問學精了,模仿以上又加入自己的元素,日積月累突然! ! ! ! ! !斗轉星移成為另一門有生命的學問。
歐式麵包歐式麵包的歷史我這裡簡短說一下:
1小麥和麵包最早要追溯到西亞,公元前8000~7000年左右,肥沃的伊朗西南部到Anatolia高原到黎巴嫩山麓集結的地域,開始種植小麥。不僅是小麥,大麥和黑麥也是在這一區域發源,一開始只是採集野生的麥種,後來漸漸進入栽培,不斷孕育,到了公元前6500年,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栽培技術。但當時,還沒有做麵包的技術,小麥拿下來就直接做得類似像粥一樣食用。
2小麥文化在傳入古埃及的進程中,發酵麵包的文化也隨之傳播,偶然將小麥粉捏成麵團,在炎熱的氣候裡發酵,形成野生酵母,簡直像個奇蹟。麵包漸漸成為古埃及人日常食用,饋贈親友,交換勞動力的一種必需品。
3接著麵包繼續傳播,傳到了希臘,在古老的文獻上,麵包有兩種製作方法,原料在小麥以外,還增加了大麥,燕麥,黍米等,輔料也多了蜂蜜,奶油,雞蛋,橄欖油,乾果等東西。此時的烤窯也經過改進,這個階段開始出現了專職做麵包的人。多虧了青銅器的出現,搗麵粉的臼,用牛犁地的鋤子也漸漸普及,讓人從做麵包這種重體力中解放出來。
4到公元前300年,羅馬人開始僱傭希臘的麵包職人為他們做麵包,單單羅馬市內就出現了254間麵包房,還有麵包學校和國營麵包工廠,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麵包成為一般市民也能獲得的主食,然後經歷了羅馬的侵略文化,將麵包向西歐拓展開去。藉著歷史和當地環境可以種植的農作物等原因,麵包的技術不斷進步,各地也有了比較明顯地域性的區別。 「那各地的麵包有什麼特徵呢?
日式麵包
多虧了日本的職人們,日本烘焙多次在國際大賽上拔得頭籌,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很驚人的高度。但他們還是沒有停滯的在學習歐洲的本源,不斷的去法國等麵包技術大國深造。麵包在日本存在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但日本人的味蕾也基本被各種國別麵包同化,所以不管什麼類型的麵包,都能在日本有其市場。
日本麵包的歷史
1日本的小麥文化,是從中國傳來的,大概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彌生時代,引進了中國自古有之的麵食蒸點文化,隨著小麥的傳入,剛開始採用的烹飪調理方式並不是西域的烤製,而是蒸煮。日本人對小麥的處理,也是讓麵團自然發酵,然後蒸熟,這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饅頭之類的食品。
2到了16世紀,發酵烤製麵包以及技術,隨著傳教士到了日本。江戶時代的鎖國令,抑制了一陣麵包的發展,但麵食上的發展,卻沒有讓中國式肉包占主流,有人分析,日本人口味比較清淡,比較油的肉包可能很難獲得垂青(此處不知說啥好)。到了江戶時代末期,麵包成為了和西方侵略軍對抗的將士們的口糧,因為烤製後水分少,易於攜帶,便漸漸傳播開了。
3到了明知時代,日本人才真正開始接納和學習麵包,以橫濱為起點,開始慢慢分佈各色西洋麵包房。在製作法式的英式的麵包基礎上,日本人也開始開發符合自己口味的麵包。大家都知道,帶領日本麵包走向新紀元的,就是那時候發明的酒种红豆麵包,發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氣,還有日本人最喜歡的紅豆餡兒。它實在太日本太日本,好像出生臉上就刻著日本兩個字。紅豆麵包的成功,激勵了更多麵包有識之士,開發了奶油麵包,果醬麵包等等一系列日式麵包的親兒子。
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麵包界又迎來了一波小高潮,這就是,美國送來的大量小麥粉。戰後窮啊,學校就提供了小麥粉做的簡單麵包棒。影響了整整一代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接下來就是不出所料的開工廠,量產出了非常美式鬆軟白皙的麵包。至此,麵包已經取得了僅次於米飯的主要地位。昭和45年,麵包店鋪和工廠激增,為今天的專業烘焙大國奠定了技術和生產基礎。地域間的融合加大了,越來越多的新口味出現在了日本。現在的日式麵包,超脫了主食的存在,它可以是一頓飯,一份零食,在人們生活中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更多迷你倉,倉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