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6 10:45:46瀏覽660|回應2|推薦25 | |
看到大陸首善來台要高調行善而引起國內的一些爭論,讓我思考到從小到大,我們接收了許多的觀念和想法,許多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深植我們的心,但隨著時代的不同,卻少有人去想「為什麼會這麼想?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善不欲人知」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概念。長輩要求我們要默默行善,這一點是沒有錯的,或者說,行善要讓人知道或不讓人知道其實都沒有錯,重點是在「動機」。 如果行善是為了「炫耀」,不是以感恩的心回饋,不顧及他人自尊,當然我們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要不要接受就看被幫助的人是否能接受這種方式。 如果有人行善是為了「拋磚引玉」,那有何不可?我們不是也都看到一些企業家或團體捐贈多少的消息嗎?為什麼沒有人說那樣是「高調」的,不對的?如果受贈的人知道是誰在他困難時伸出雙手和愛心,是不是除了感恩外,會激勵自己想要站起來以便有所回饋?把愛傳出去不就是這樣的理念和想法嗎? 想想,有沒有可能有人在接受政府幫助時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我是貧戶,所以接受有理,而忘了感恩的心?這些錢其實也都是大家的稅金或民眾的愛心所集合起來的吧?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嘉義碧潭國小的小朋友的震撼教育,學童被搭配與三位高中生一同被送到十幾二十幾公里外,沒錢又不能打電話求救的情況下在六小時內回到學校。在這一路上,他們學到受人幫助的喜悅及感恩的心,也漸漸在他們心裡留下原來社會上還有這麼熱心溫情的人,將來是不是他們也會懂得要去回饋呢? 其實不是想要對行善這主題發揮而已,而是想,我們有沒有可能把一些傳統的想法觀念再拿出來重新檢視一下呢?當「心」比較開放時,我們能接納的東西是不是會更多?世界是不是會更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