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0/01 12:51:35瀏覽4915|回應40|推薦189 | |
入口一嚐,清香脆嫩,確定那味道就是黃瓜。我立即給它取了個雅致的名字——白玉黃瓜,還給它拍照留念。不曾見此地市場上有賣,從前在台灣,也沒見過,不知現在可已有栽種?問先生哪兒來的籽?他說是朋友從她母親裝菜籽的罐裡翻出來的。她母親從沒種過,現年紀大了,更不會種。她說擱置多年,不知這籽還管用否?索性送我們試試。
上網查黃瓜,看看這白瓜是不是它的近親?只看到全是對黃瓜的介紹︰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汁多味甘,具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更是美容養顏減肥聖品,還有一堆的食譜大全,就是沒看到對這白色黃瓜的說明。
要不我打進「白玉黃瓜」這四個字看看?沒想到果真有︰山東海陽特產白玉黃瓜。原來它早就有了這名字,我還沾沾自喜給它取了這麼個美名呢。它俗稱白黃瓜,又名「梨園白」,是海陽市種子站從地方品種中經過多年選育培植而成。好奇心驅使下,我立至後院菜園,瞧瞧它與綠皮黃瓜有何不同。正好兩種瓜隔鄰而種,比較下,除了白玉黃瓜的葉片顏色略淺,瓜的表皮沒有刺瘤較光滑外,兩者艷黃的花朵與莖毫無分別。
看它藤蔓延伸,欣欣向榮的樣子,不由得想起唐朝章懷太子李賢的《黃台瓜詞》︰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良可,四摘抱蔓歸」。這首樂府民歌,語言自然樸素,寓意蘊藉深婉。諷諫生母武則天,切勿為了政治上的爭權而傷殘骨肉親子,否則猶如摘瓜,一摘、再摘,採摘不已,最後必是無瓜可摘,抱著一束藤蔓回來。唐高宗死後,武則天掌權,李賢還是難逃被逼自殺的命運。想到這兒,心中十分感嘆,原來並非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會全心全意地為兒女著想。
而我,何其幸運,擁有為兒女奉獻一生的母親!遺憾她老人家去年辭世。此時,忽然好想念她。若母親還在,看見滿園綠油油的菜蔬,尤其這黃瓜,肯定好開心。從小,「涼拌黃瓜」就是家裡餐桌上常見的開胃菜。
趕緊折回廚房,將這白玉黃瓜洗淨切成小條,用鹽醃一下,然後倒掉鹽水,接著放調味料~大蒜、醬油、糖、醋、麻油,最後淋上母親生前做的辣油。聞著都香,這道菜很有「媽媽的味道」。
我盛出一小碟,供在母親遺像前,悄悄說︰「媽,好想好想您,您可好?在那邊可有黃瓜吃?嚐嚐看,這是您從沒吃過的白玉黃瓜 . . . . . 」
2013/10/02 17:21
Dear 雲霞(theresajaw):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白玉黃瓜」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消費|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電小二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