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20 23:54:46瀏覽1752|回應1|推薦2 | |
「助人技巧工作坊」課後心得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台東辦事處,在五月十九日和二十六日兩天舉辦「助人技巧工作坊」的課程,這次請來的講師是吳方芳女士,曾任善牧中心執行長十三年,以及加拿大兒童性侵害治療師並持有加拿大婚姻諮商及心理師執照,助人經驗豐富,來參與課程的人大多是社工、治療師、老師或教保員,平時從事都算是助人的工作。 因為開會的緣故,我第一堂課遲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到達時老師正在教大家如何自我覺察和自我探索,她分別解釋分析型、駕馭型、可親型和表達型這四個類型的人有哪些正面和負面的特徵,並以她身邊熟悉的人為例來解釋,解釋完之後再請我們分組,互相說明自己和父母各是什麼類型,有沒有受父母影響,每組再派員與大家分享討論內容,最後讓同事和朋友之間互相說出對方類型及優點,研習在大家提問與老師即興回答後告一個段落,待下週六再相見。 結束課程後,我穿上雨衣在雨中快騎回家,回想今天的課程我有幾個想法:第一、原來助人之前,知己知彼才能獲得更大效益,所以老師一開始的分組要求我們先說說父母的類型和自己的類型,之後才觀察週邊同事朋友的類型為何。不知是否因為少聽了一個多小時的關係,或是我向來並不認為人可以用血型或星座來完全分類,我覺得人的多變性怎可只分成幾種類型呢?我竟無法確切 知道我是哪一類型?後來經過老師解惑才知道,愈成熟的人愈會在不同場合表現不同的類型,我想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老師說的那樣,希望待會花些時間藉著複習講義的過程更釐清自己對自己的了解。 第二、看到在場很多認真為孩子付出的夥伴,來此上課的夥伴最遠從蘭嶼來,趁假期回台東放棄休息來聽課,還有在國小特教班任教的老師,據認識她三年的治療師表示,她在工作上往往太過認真,而忘了多照顧自己,在座的還有癌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以及早療中心的個案管理員,大家互相說出彼此了解或欣賞對方之處,使得整個教室的氣氛充滿歡笑和感動,這樣的分享讓彼此更認識,也讓我看到原來台東這個偏遠的地方,有著這麼多熱誠的人在為人付出。 第三、其實令我最震撼的是主講者的身分,她是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的夫人,在她身上看不到我刻板印象中院長夫人的樣子,中午休息時,主辦單位問她要不要用餐,她說她要回家準備七個人用的中餐,她昨晚已經先準備一些,回去再處理一下就好了,一小時後她準時回來上課,聽課過程中她以自己及兩個孩子和她先生做例子,也提到她與鄰人的互動,我感受到她的親和以及她工作與家庭兼顧的一面,使我非常佩服,真希望有機會多聽她講話。 下週將談「衝突處理」,我會好好聽課並做筆記,做比較完整的學習,屆時再整理出來留下紀錄,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人不妨加入行列。 Thalasso58 96.05.20.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