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5 13:00:35瀏覽186|回應0|推薦0 | |
記者鄒景雯/特稿 2013.8.5 一九八五公民運動,在二○一三年八月三日重新改寫了台灣社會抗議運動的新頁。這一頁,不是把歷史翻了過去,因為,民主、自由、人權,是一脈相承的價值主流,但是這群白衫軍在台灣民主遭遇強烈反撲與困頓時,藉由全新的公民動員路徑,直接衝撞了一個披著民主外衣的威權主義政體的最後堡壘,誕生的是一個來自市民階級沒有煙硝的不流血革命。 甚麼叫做一九八五公民運動?最簡單的方法,不必混淆於各種各取所需的外加詮釋,應該直接探求這三十九名沒有面孔、姓名不詳的行動者,他們自我的定位。這定位明白昭告在凱道晚會上,而且受到在場群眾的歡呼認可。 首先,他們毫不避諱細數大埔事件、核四、服貿協議到洪仲丘案一系列政府對人民的施暴,以及公民社會群起抵抗,構成了這群自稱第一次上街頭者決定起身教訓政府的動機;其次,他們直指兩黨領袖為監督對象,表明了沒有顏色、只有黑白的共同性與超越性身分;第三,他們從而高舉人民才是主人,必須以選票參與公共事務、關懷並決定社會走向的大旗;最後,則以法國文豪大仲馬「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劍客精神為標竿,訴求公民覺醒。由前述自我告白,配以他們選擇以《悲慘世界》配樂的台語翻唱與教唱來貫穿全場,這群透過網路快速並驚人集結的首腦們,他們的共同意識是非常清晰的。 一八三二年法國共和黨人號召青年與學生的起義,距離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前夕的自由呼求毫無二致,復辟的王權造成人權侵犯、貧富差距、階級擴大、社會倒退,終致理想主義者揭竿而起。雨果的頌讚,讓這段歷史復活,對照台灣在民主進程中遭遇的反對逆流襲擊,實在動人極了。 今天的台灣,真正走上了民主、威權;公民、政府;公平、特權;公義、私利;進步、反動的階級對決的十字路口,大家要繼續由少數脅迫向右走?或者反省檢討對世代負責的轉向左走?這群人承繼並站上了這段時間知識界、社運界前仆後繼所創造的臨界點,率領群眾向當政者、這黨國威權政體的最後堡壘,開出了第一槍。這頁台灣民主新頁的到來,必然要發生不可想像的乘數效應,不僅關係到台灣整體對於新世代的信心建構,更加鼓舞了所有世代的集體反抗意志與大有可為。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