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14 09:17:49瀏覽289|回應0|推薦0 | |
任何政府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必須有一些福國利民的實際作為,而不是空喊口號;尤其連任的政府,更應提出具體作為與政績才能說服人民。若像馬政府這樣,第一任時口號一大堆,但幾乎全部跳票,而且興利無能,除弊又無勇,一事無成,蹉跎四年之後才開始強調要實現「公平正義」,推動改革,其誰能信?況且,在歐債風暴一波波襲來,全球經濟急凍之際,政府理應與民休息,攜手共度景氣寒冬。然而,馬政府完全不體恤民眾之痛苦,以及實務之困難,卻打著改革旗幟,強推油電雙漲與證所稅,導致民怨沸騰,反彈連連,政府威信蕩然無存,而馬英九總統也淪為史上僅見之「十五趴總統」。 馬英九號稱的「改革」,何以在在出師不利?總括言之,有三大主要原因︰一、這些改革雖然冠冕堂皇,其實是假改革;二、忽視惡劣的大環境與人民之承受能力;三、方法之錯謬,無視實際操作的困難度,仿如是無菌室裡的真空實驗。易言之,馬先生之改革只是幌子,加上不得其時與其法,乃招致重大挫敗。以下逐項申論之。首先,馬先生標榜之改革,並非真改革,只想改革別人,但對自身之政黨與利益攸關之改革,則百般推託,如鐵板一塊,動都動不了。以國民黨黨產為例,此一資產或取自於二次大戰後在台之日產,或以黨國獨裁體制賦予之專賣、壟斷權,坐享暴利,發展成龐然巨物,在民主化後,即應沒入國庫,還財於民。但國民黨高層卻不願放棄既得利益,包括強調清廉,且曾信誓旦旦要處理黨產的馬英九,至今卻仍捨不得丟掉這塊一年可領數十億元股利的大肥肉,把它當成選戰之利器,鞏固權力的續命仙丹。黨產不處理,主政者就是典型的政治騙徒,在人民的心目中已經信用破產,有何顏面改革別人? 其次,在馬英九主政下,六三三跳票,國人之實質薪資已退回十三、四年前水準,而今年以來,台灣之經濟發展更顯露疲態,出口嚴重衰退,而台商大量投資的中國也出現成長趨緩。尤要者,據調查,多數民眾入不敷出,而弱勢族群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此際政府若是不能扶持國人度過難關,已算失職,豈可再以自由市場之名,啟動油電雙漲,牽動物價飛漲,加劇民眾之痛苦。更何況中油、台電的嚴重虧損,恐涉及工程預算編列不當、管理績效不彰,甚至不法弊案,外界多所爆料,有待司法、監察機關深入調查,此一疑竇未解,卻先漲價轉嫁給民眾,教人民情何以堪。 三、改革之推動,時機與方法非常重要。以復徵證所稅而言,其標榜之「有所得要繳稅」之精神,相信無人會反對,但若忽略大環境與實際之困難,改革恐怕徒勞無功。坦白說,徵收證所稅有其實際困難,二十四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課徵,立刻造成台股十九天無量下跌,後來只實施一年便停徵,不僅只徵收約數十億元稅金,更留下多年後仍無法解決的人頭戶問題。而台股散戶居多,多數喜好短線進出,報稅將是一大工程,稽徵成本必然十分浩大,若依財政部預估只能課到一百億元證所稅,未必符合經濟效益。因此,過去皆以賣出股票時立即扣除之證交稅替代證所稅,而效果也確實很好,每年證交稅皆可徵收約千億元,約佔每年稅課收入的八到十%,對國家財政助益頗大。此一稅收多年下來極為穩定,何以此刻必須打著公平正義之名復徵證所稅,企圖殺雞取卵,引發股市之震盪驚慌? 總之,馬英九總統最近一連串作為,已經引發強大民怨,卻執意為之,似乎只有一個解答,顯然是執政者無治國之能力,更不知如何振興經濟,只好以「改革」之旗幟包裝自己,轉移焦點。孰料弄巧成拙,幾乎打趴庶民之生活與台灣經濟,也打趴他自己的聲望,造成台灣全輸的局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