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28 20:26:22瀏覽218|回應0|推薦2 | |
2016-04-17 台中市長林佳龍本週訪問新加坡,促銷台中特產,促進兩國產業合作。半年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宣告,執政後將開展新南向政策,強化與東南亞各國及印度的關係。林佳龍此行,打著「新南向政策,台中先行」旗號,率先響應。 南向是矯正西進偏差的必要調整 新南向政策廣受矚目,是因經過多年西進中國,台灣政經陷入困境,須力求突破。以經貿立國的台灣,國際化是必走之路。要國際化,就不能獨沽西進一味,應力求多方位,南向是矯正西進偏差的必要調整。同時,新南向是在早年南向的經驗基礎再出發,務實面對近年活絡發展的南方世界。 南方諸國至關緊要。印度有全球最大民主政體,印尼為舉世最大穆斯林國家,且一如我國近鄰菲律賓,人口都數以億計。另外,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大馬)人口均為台灣的數以倍計。再以去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看,印度、緬甸、寮國都比中國的六.八%高,越南、菲律賓、印尼、大馬、泰國也遠優於我國。同時,我國將近六十萬外籍勞工,幾全來自東協各國。台灣外籍配偶的國籍,中國之外,以東協各國為主。至於外籍留學生,大馬、印尼、越南、泰國、印度排在前十名。 南方諸國如此重要,我國卻長期輕忽;最具體的例子,有十二.五億人口的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佔台灣外貿總額卻一直不到一%。 事實上,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都曾預見經貿產業大膽西進的禍害,但受政商買辦集團反對,台灣寧走「同文同種」的輕鬆路線,有商人甚至宣稱「到大陸包二奶也較方便」,對中國採飛蛾撲火式經貿投資,以致自貽伊戚。另一方面,兩位總統提出南向政策,雖不無績效,但受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影響,終未能力挽西進狂潮;國際化只知中國化,台灣因此步入中國預設政經「融合」陽謀,難以自拔。 新南向重要性 不亞於TPP 時出發,其重要性不亞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不能紙上談兵,須統籌規劃,積極作為。相較於當年南向政策,如今時空環境大有不同︰中國經濟危機四伏,「世界工廠」重心轉向東協及印度,東協已非吳下阿蒙,連中國廠商都在南進。對我國而言,當年南向經貿投資帶動台商及台僑當地扎根,近年金融業打「亞洲盃」的努力,台灣日增的外籍配偶及勞工,其日漸成長的第二代,東南亞研究漸受注意,都相對有利推動新南向。 開展新南向,在觀念、做法、組織都要突破,且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有鑒於其攸關國家經貿安全戰略,政府推動新南向要有總負責人,類似美國的Czar,統合相關部會;學者蕭新煌主張置統籌中心於國安會秘書長辦公室,是適切之議。另外,新政府打算為此成立國家級智庫,也有必要。 同時,新南向要「面向海洋,找到機會」,還宜考慮以高雄為中心,開展新南向。這可從幾方面說起。上一世紀,高雄在日本時代就是「南進」政策重鎮,現今高雄棋盤式寬敞市街、環狀道路網絡、航空海港建設、現代化的都市計畫,都是「南進」時期的產物。 高雄具地理、歷史、產業等優勢 「南進」或新南向從高雄出發,有明顯的地理優勢:高雄一年平均日照近三百天,比台北冬天陰雨的中國型氣候開朗許多;高雄是台灣唯一在市區即山巒、河流、港口、機場、捷運、高鐵兼備的美麗都會,足以吸引包括南方諸國的國際觀光客。最重要的,不論海空航線,高雄較台北近東南亞,如妥善規劃,往返東南亞及南亞航線改以高雄為中心,既縮短航程時間,也改善桃園機場擁擠,紓解桃園、台北間交通壅塞。 高雄還有亮點。它是台灣第一大港,上週接待世界第一大貨櫃輪、十八.四萬噸的「富蘭克林號」,水深及裝卸服務效率,游刃有餘。再從產業面看,高雄有成熟的工業體系及物流網絡,近年正朝創意、科技、數位軟體、水岸觀光等產業轉型。擴而言之,同屬南部區域的台南,以精緻歷史文化資產著稱,縣市合併後增添了科技及農業實力;中南部且係台灣主要製造業與中小企業分佈地帶。有如此深厚的產業實力,建立以高雄為中心的新南向,大有往東協及南亞積極進取的機會。 可補正南北失衡 落實轉型正義 新南向既至關緊要,不是只頒佈「工作綱領」就萬事OK,還要有軟硬體建設的配合。新政府強調要以人為本、雙向交流、英語溝通、新夥伴關係,這是新南向觀念的再出發。硬體方面,新南向從高雄開展,可結合區域發展及南北平衡政策,強化高雄及南台灣相關建設。不僅打造高雄、台南為港都、文化雙核國際都會,深具南國特色的屏東也可一併列入規劃。其中,高鐵向南延伸,左營站改名高雄,高捷往北往東建設,乃至於把台南到屏東四個軍民機場重做整體規劃調整。配合鼓勵南向企業設據點於高雄,相關產業群聚南台灣,加上南方諸國觀光商旅對台灣日增的興趣,都可為沉悶而陷入困境的我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以高雄為中心,新南向不僅有好的開始,補正戰後至今中央政府對高雄等南北失衡的偏失,也是落實轉型正義的一項具體作為。(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