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盛頓郵報》:中共打擊非營利組織 限制海外捐款
2010/05/21 09:59:53瀏覽688|回應0|推薦0

【記者張東光/編譯】

過去幾個星期以來,中共狡猾地掐緊了民間社團。部分非營利組織(NGO)表示,他們感到持續被稅務調查人員騷擾,並被強迫接受外國捐款時要符合新的規定。國內維權人士與律師表示,中共近期鎮壓非營利團體的動作,比以往還要來得持續和嚴厲。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今年2月,中共教育部函告各個大學要與英國慈善組織Oxfam的香港分部切斷關係。該組織4年來透過實習機會,在中國校園訓練了許多年輕社會工作者。但中共教育部卻在函中指控Oxfam等外國非營利組織試圖「滲透到中國大陸」。今年3月,中共稅務機關對接受外國捐款的團體實施新規定,要求他們提供捐款協議的公證證件副本。有時捐款的公證印戳很難取得,這個新規定讓接受捐款的團體很困擾。新規定還要求,佛寺、清真寺、教堂等宗教團體接受外國捐款150,000美元或以上者必須事先經過中共當局許可

另外在3月份,15年來對抗家庭暴力與職場歧視的民間組織「婦女法律研究與法律援助中心」也被通知,北京大學將取消對該組織的長期贊助,導致該組織不知該坐落何處,未來前途充滿變數。創辦該組織的郭建梅表示,贊助被取消可能與接受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的捐款有關,也可能因為該組織觸及某位女性在黑牢被強暴的敏感問題有關。女士目前正試圖串連其他公益法律團體成國內網路,此舉也被中共當局阻撓。曾經經營中國非政府組織的通訊發展線上簡報,2007年被迫離開中國的英國人尼可拉斯.楊(Nicholas Young表示:「我想他們希望擁有一個中國特色的民間組織」,「而且這個所謂的中國式民間組織,是溫和的,非敵對的,不會超出可控制的範圍。

199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時,中共領導人積極鼓勵草根性民間組織的形成,希望能補足政府的不足。如今數千個非營利組織散布各地,他們大多規模很小,多數不被中共當局所規範,經常接受那些急切想要幫助中國社會發展的外國捐款。在中共嚴厲的管制下,這些小團體很難註冊成為官方認定的非營利事業組織(NGO),他們常以公司的形態出現,中共對此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長期以來已形成一個默契:不涉入政治活動或批評當局。但尼可拉斯.楊認為:「你永遠也不知道底線在哪裡,而且底線還經常變動。」長期關注愛滋患者的北京益仁平中心創辦人陸軍表示,該中心90%的捐款來自外國,由於取得公證證件困難,他已告知外國捐款人先暫停捐款。他說:「3月以來,我們就沒有收到任何捐款」,「我們等不了太久」,新規定「讓非營利組織陷入困境。」去年7月,警方拿走益仁平中心的通訊刊物,聲稱其為非法出版品,8月份稅務人員開始調查他們的財務情況。

【版主引述NGO人士2007的話】

1978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充分發展同時,卻造成環境的負擔過大,引發嚴重的環境危機,人民的生存權也受到威脅。在公民社會及非政府組織發展的中國,其實存在許多機遇跟挑戰,環保NGO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國內與國際社會的注目,期許能夠為中國帶來環境保護民主化的契機。在國際社會環境主義抬頭的思潮下,中國政府也慢慢意識到環保NGO在中國是必須重視的,從懷疑到合作,態度逐漸轉變。
    
傳統上中國國家全面宰制社會,建立一個全能政府的形象,人民處處依賴政府,隨著時間的演變,國家不再萬能時,民間團體的功能也逐漸被強調,使得國家必須仰賴社會的專業人才來幫助國家治理。但中國畢竟是非民主國家,對於人民政治上的主張管制甚嚴,也讓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型態迥異於其他西方國家,也讓中國的非政府組織未臻全面發展。發展上也面臨較多的問題。
    
環境權崛起的今天,中國已經不能在忽略民眾的大聲疾呼,許多的維權行動不斷的出現,中國政府雖然掌控媒體,但仍無法遏抑,讓中國必須全面的與環保NGO進行全面性的合作(?),也許無法期許中國會立刻進行民主化,但從公民社會跟環保NGO的興起,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希望當然發展的過程,環保NGO面臨挑戰,但對中國體制來說,也是對政府的挑戰。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05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