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9 00:50:25瀏覽497|回應0|推薦0 | |
去年意氣風發,漲幅高達七成八的台灣股市,在新一年起始竟然如同洩氣的皮球,近一個月跌幅達一成二,幾乎在世界主要股市吊車尾,表現之疲弱,出乎市場預料。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近歐洲主權債信危機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危疑振盪,然而股市受創最嚴重的竟然是在地緣上遠離歐洲的台灣,台股重挫之程度,幾乎令人產生台灣是主權債信風暴核心的錯覺。如此反常表現到底意味台灣經濟發生什麼問題了? 此波歐洲主權債信危機,係由希臘引爆,市場強烈質疑歐元區一些主權債務與財政赤字佔GDP比重偏高的國家,可能引發國家破產的風險。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與歐亞集團總裁布魯莫日前連袂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與西班牙(Spain)的公共債務都超過或逼近GDP一○○%。國際金融圈把這四國英文字首連在一起(PIGS),調侃他們是所謂歐豬四國。歐豬四國之說,代表著某種程度的偏見,就像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被高盛戴上金磚四國(BRICS)的桂冠一樣,都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手法,更隱含市場操作與行銷的目的。 其實,這些被指涉可能引爆主權債信危機的國家,其國家債信日趨惡化,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乃是長久以來存在的現象,何以此時被刻意凸顯出來,背後的動機值得一探究竟。況且,就國家債務之嚴重性比較,美國國債已突破十二兆美元,今年財政赤字更達到空前的一.四兆美元,失業率約十%,一年貿易赤字約四千億美元,儘管美國GDP總值達十四兆多美元,但如此惡劣數據仍然是美國經濟發展最大的負擔。相較之下,若以經濟規模而論,葡、義、希、西等四國的問題顯然輕微多了。尤要者,此波債信危機牽涉主體為國家,皆為歐盟與歐元區要角,因此當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可以不救,但葡、義、希、西發生危機,國際社會不可能坐視不管,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既然如此台股到底在跌什麼?為何比處於風暴的絕大多數國家更嚴重?其實,此波台股重挫一千多點,是台灣經濟體質虛弱所致,主權債信危機只是台股下修的藉口罷了。同樣的,台股去年的亮麗表現,絕非馬英九總統所稱「經濟V型復甦」的反映,只是資金氾濫與國際熱錢流入炒作的結果。基本上,股市雖然被當成「經濟櫥窗」,但大多時候卻只反映籌碼的供需關係,若把鈔票當成水、股票當船,鈔票多必然造成水漲船高。而去年國際金融環境非常特殊,各國政府從前年起為了拯救次貸危機,大量動用了各種財政手段與貨幣工具,對金融體系挹注超大水量的資金,此舉固然製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避免系統性危機的爆發,但因實體經濟沒有復甦跡象,企業投資擴產動作保守,龐大資金乃湧入金融市場,造成股市、房市與大宗商品市場得到充沛動能,出現驚人漲勢。 換言之,台股去年大漲,本質上就是金管會主委陳沖所形容的無「基」之彈,絕對不是實體經濟有所起色;非僅如此,去年台灣不管在經濟成長或失業率都創下最差的紀錄,台灣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危機。然而,拿不出施政成績的馬英九總統,眼見股市上漲,竟然企圖攬為自己的功勞,(無恥之徒,莫此為甚!)明明台灣經濟毫無起色,失業問題仍在惡化,卻宣稱是「V型復甦」,但台股短短一個月的重挫,馬上戳破馬政府的牛皮。從馬政府上台以來,台股漲跌決定於資金量的畸形結構,更加深化,金融市場缺乏基本面支撐,容易暴漲暴跌,充滿了投資風險,也容易製造出資產泡沫,讓全民蒙受其害。然而,台股的暴漲暴跌,不僅讓我們看到當前台灣經濟體質的脆弱,更了解金融市場固然是虛擬經濟,但其資產的增值必須建立在厚實的實體經濟之上,方不致像泡沫般破滅。由此可知,若是要讓在台灣的投資行為,包括金融市場或設廠擴產,不會成為一種高風險的賭博,馬政府必須改善經濟,改變目前只會向中國傾斜,造成台灣產業的空洞化,導致就業機會大量流失的錯誤政策,讓產業生根台灣,才是振興台灣經濟的根本大計。 相關閱讀: 1.美式資本主義的滅亡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359989 2.金融問題根本沒解決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449827 3.全球經濟 2012年才復甦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486929 4.美退休基金 虧一兆美元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443312 5.歐洲經濟 比美國還危險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73095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