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商「中國夢」破滅(4)----王涵 整理
2009/11/19 14:32:39瀏覽399|回應0|推薦1

中國灰色經商環境

    對於中共媒體看好中國經濟,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在接受《新紀元》採訪時表示,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經濟的內在資料並不好,各種指標公布後,質疑聲很大,所以對中國能否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已表示懷疑。而美國經濟正在復甦,尤其製造業三個月前開始好轉,雖然就業無明顯起色,但股市比最低時上升了二千多點。

    何清漣說,中國過去是成本窪地,但現在不是這樣,中國的稅收增加,土地價格上升,唯一可壓縮的就是勞動力成本,但這個成本已無壓縮空間,工人沒有任何福利,勉強生存。儘管中國政府想了很多辦法,支援股市、擴大銀行貸款、四萬億救市,但一半多流入房市,一部份流到股市,起起落落非常驚險,雖然有拉高的時候,但也是炒作的結果。何清漣認為,中國已沒有市場潛力,中國的灰色商業環境也屢屢受到質疑。最近德國科法斯集團調查表明,中國與歐洲公司做生意中,延遲付款的現象很普遍。該集團 的「交易環境等級評分」中,中國只得B級,不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使得原本就很糟糕的付款行為更趨惡化。說明中國的信用差,商業環境不透明。相比之下,印度這幾年也是「轉移資本」比較熱的地方,勞動力成本和中國差不多,但政策透明,法制相對健全

    美國AMR研究機構在零八年底的調查中發現,近期美商對在華投資抱持的心態已發生極大轉變,儘管仍有35%的廠商把勞動力成本上升列入首要考量,但更多的廠商從中國撤廠的考量,已由直接成本因素轉變成無形的產品品質及知識產權因素。

誤解中國「巨大市場」

    有些外資企業以為中國是個巨大市場,對此,何清漣表示,中國十三億人並不都是合格消費者,或達到西方所認為的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事實上,中國大部份家庭那點微薄收入,只夠用來維持基本溫飽,不至於餓肚子而已。中國經濟增長流於表象,中國的普通百姓從中沒得到什麼好處。而中共政府和學者的說法叫做「內需不足」,就是國內需求不夠。國內人買不起東西。但沒有解釋為什麼買不起。何清漣認為,買不起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不公平。政府用各種方法保護了一小撮權貴集團,讓這些權貴集團搜刮了整個社會的大部份財富,導致這小部份人的財富過度積累,而同時,絕大部份的勞動者基本上沒有什麼購買力。

    人們曾對於外資到中國投資寄予無限厚望,希望「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最後促使中國政府民主化」,但是事實證明,此一理念已全部幻滅。更惡劣的是,外資透過賄賂與中國政府結盟,反而使中共的專制統治獲得新的生命力。

【版主的話】

有蔣經國的開明專制及新加坡模式,兩個發展經濟成功的案例,在中國20多年來之改革開放,其基本方針乃「抓緊政治,發展經濟」,強化官僚體系及「軟威權」的政治結構,與亞洲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模式相近,此似乎與儒教2000多年的教化有關:人民害怕激烈的變革會導致失序的戰亂。如今,中國以發展經濟成功的果實,擄獲因「改革開放」受益致富的新階級支持,而這批致富的新階級,在中國法治不彰、道德崩解、官僚腐敗的土壤下,為了更高利潤的追求,權錢相易官商勾結已成為常態,故從事公民社會運動的菁英甚少,故經濟雖已朝向自由化、市場化的同時,並未帶動政治的民主化,而「軟威權」的政治結構逐漸啃食經濟成功的果實,得到更多能量,已足以抗拒周遭的社會力量,根本無庸轉變,主動意願薄弱,被動能量不足,豈能轉化成民主國家。http://blog.udn.com/teddy5422/2475563

相關閱讀:

1.逾半數外商撤資外逃 選擇「夜半出逃」方式http://blog.udn.com/teddy5422/2867208

2.英商翠豐集團的中國教訓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96591

3.《中國幻想》----孟捷慕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847329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5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