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不知道的中國泡沫即將來臨 ---- 美國權威雜誌《外交政策》
2009/08/05 00:36:22瀏覽770|回應0|推薦1

       美國評論外交的權威性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0723登載投資管理協會研究主管維塔利‧格玆尼爾森Vitaliy N.KATSENELSON)所撰“非吾等認知的中國泡沫即將來臨”(The China Bubble's Coming--But Not the One You Think)一文,提醒讀者相較於中國股市的變化,中國經濟近期的發展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泡沬危機才是應該關注的焦點。

格玆尼爾森在文章中對於部份分析人員以中共最近公布今年前二季經濟成長數字接近8%,推論中國經濟似乎擺脫全球經濟風暴影響的說法,提出質疑。針對目前中國的經濟,作者以十年前朗訊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為創造營業成長的數字,採取借貸資金購買自家裝備的作法,指出美國目前即是採用類似的作法,用中共的資金購買中國產品。不過,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呈現短暫榮景的狀況,但時間一長就會顯出疲態。十年前的朗訊科技公司即在不久後出現資金不足無力償還貸款的窘境。美國雖然不是一般的私人企業,但其作法顯示中共的經濟成長顯然大部份是來自自家的資金,最後終將無法逃避朗訊科技公司陷入營業困境的惡運。

這樣的作法,必須仰賴美國消費市場恢復動能,才能真正的使經濟復甦,然而全球各地特別是美國的消費市場仍在持續下降中,對於急於追求創造經濟成長數字的中共,緩不濟急。在這樣的情境下,中共若要維持經濟成長的帳面數字,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共產政權控制銀行的優勢,強迫銀行提供貸款資金創造投資假象,這是一般民主國家無法比照採用的方式,他們無法強迫銀行國有化,也不能強迫企業和消費者支出。另外,中國共產黨政權擁有龐大資金以及支出機器,要創造貨幣供應量不是問題,因此在今年六月,中共的貨幣供應量成長28.5%,這樣的數字實則拜中共可以控制及強迫銀行提供貸款之賜。此外,作者指出,中共雖然有龐大的外匯存底,但由於有嚴格的外匯管制,實際上並無法因此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因此,持有龐大外匯的中共,可以很簡單的要求公營法人機構借錢並迅速支出,隨意的建造公路、醫院、學校等基礎建設,甚至是某位高階黨員的房子。所以,中共要創造強勁的經濟成長數字,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依據格茲尼爾森在文中的分析,中共急於創造經濟成長數字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中共沒有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制度,它必須不惜任何代價維持經濟成長的榮景,否則數百萬遷移到城市的人口,將因為失業、饑餓等生活不保的問題而引發社會暴動,進而危及中共政權。不過,中共人為的刺激經濟成長,希望拖延時間直至全球經濟穩定為止的作法,是否可逃避大量可怕的借貸可能帶來的泡沬危機,則是未知數,這猶如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未爆彈。作者特別提醒快速成長不等同於可持續增長。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經濟成長絕大部份來自對美國的借貸。這樣的成長會帶來大量的壞帳,中共終將付出代價,只不過是時間以及影響層面大小的問題而已。另外,作者說,中共還有一個困境。中國出口貨品到美國,賺取美元,但為了避免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從而引起降低中國貨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中共並未將出口賺取的美元按一般作法換成人民幣,而是用來購買美國債券。作者說,已持有2.20兆美元美國債券的中共面臨一項難題。為了刺激經濟成長,中共在中國境內需要資金,但如果出售美國債券,將會刺激人民幣升值、不利中國產品的出口、以及美國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作者認為中共若無法處理這些難題,終將走入泡沫,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共若不及早修正其藐視金融法則的作法,將使其經濟陷入更難以復甦的境地。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在本月17日登載亞洲經濟政策研究員德里克‧西瑟斯Derek Scissors)撰寫一篇名為“中共拒絕調整經濟”的文章。文章指出雖然中國經濟情況多變且複雜,但是中共統計局為了製造符合中共意向的數字,只需要15天的時間,即可完成有著13億人口的經濟動態調查報告。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中,西瑟斯稱中共目前實施的部份經濟刺激方式,大多是依賴加大投資力度在短期內改善中國經濟狀況,但是這樣的作法,會導致中共落入大量的財政赤字,並使中國經濟再次回到引發此次經濟危機的舊經濟軌道上。西瑟斯指出,中共因應這次經濟危機的作法只是強化危機發生前的政策,人為的強迫銀行借貸以及提高貨幣供應量,創造不可持續的經濟成長短暫榮景,但這無法幫助解決全球經濟風暴的問題,反而推遲了採取調整及改革等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將拖累中國及全球的經濟。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19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