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資撤離中國已是不爭的事實:到底發生了什麼?(上) ---- 看中國
2018/09/14 09:19:41瀏覽372|回應0|推薦0

2018-05-13

427日,韓國三星正式關閉其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網路設備生產企業——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並遣散了320人。 過往幾年,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大幅跌落,其工廠也漸漸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截至目前,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不足3000人,而在東南亞地區的用工人數卻達到了14萬,比當年極盛時期的中國還多出4萬。 除此之外,三星去年在越南砸下的100億美金的投資,更是佔到了去年越南工業總產值的15%左右。

縱觀這十年,我們會發現,外資工廠從中國撤離已經變成了一種非常顯著的現象。而外資之所以大量湧入,得益於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所實行的進口替代戰略:以優惠的土地稅收政策與廉價勞動力吸引國際公司,促使它們將工廠搬至中國。 所以,當時的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取得纍纍碩果,主要來源於這兩種所有制力量的增長:本土民營企業的壯大和外資企業的湧入。

不過,隨著土地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對外資超國民待遇的取消,2008年以後,大量的工廠開始從中國撤出。 第一起引人關注的事件發生於20093月,耐克(NIKE)關閉了其在中國的唯一一家鞋類生產工廠,遣散了1400名員工,引發了當時大規模的工人罷工。 但相比於耐克,在2012年,另外一個運動鞋廠商阿迪達斯則做出了兩個頗有意思的決定。 一方面,它宣布將在中國新開1100多家分店,另一方面,它也宣布關閉在中國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廠,將生產線遷移至東南亞的緬甸。 這兩個決定看似矛盾,卻說明瞭一個事實——中國的內需是這些外資企業需要的,但是各種成本的提高又讓他們被迫把工廠撤離。 人力的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製造在全球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這項優勢正在慢慢喪失。

今年年初,新發布的《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已趨近美國。不僅人均工資水平年漲幅位列全球第一,達到了8%,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均工資水平更是遠超東南亞國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 在這種情況下,三星、耐克與阿迪達斯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對於中國本土的製造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一種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倒逼機制。

眼下,有的企業開始將生產線搬至東南亞,有的企業則嘗試用機器人來替代一線的產業工人,而還有些企業,它們希望通過開發核心技術,升級產業來擺脫勞動成本的壓力。有一次,我在深圳的一家外資企業做調研,公司負責人正要將自己的工廠搬去越南。我問他原因,他說了兩點。除了勞動力成本,第二個原因,東南亞各國效仿30多年前中國的做法,在吸引外資上給予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1582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