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永明:什麼是台灣精神?
2008/12/30 09:48:56瀏覽1254|回應0|推薦1

 

自由時報 2007.1.14

《國家的品格》一書作者藤原正彥,是日本御茶女子大學數學系教授,接受過嚴謹的邏輯訓練,卻認為邏輯與理性無法解決社會問題,有四個主要原因:邏輯的侷限性、最重要的事物無法用邏輯說明、邏輯需要出發點、邏輯不可能冗長。因此他質疑「自由」與「平等」的概念,是歐美製造出來的幻想;而共產主義、實力主義甚至是民主主義,也都是邏輯產物,這些都是造成現代世界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是他認為日本人對日本喪失了自傲與自信,喪失了國魂與國家的品格,賣身給市場經濟所代表的邏輯與理性。振興之道,端賴恢復日本傳統的普遍價值,那就是「靜觀萬物風情」、對大自然的敬畏心與纖細的審美感性、神道等美好「情緒」,加上武士道這種獨特的「形」。本書二○○五年底問世,不到一年就已暢銷三百萬冊。撇開兩極化的評價不談,筆者對於藤原正彥特別著墨的武士道精神卻情有獨鍾,因為一提到武士道,就讓人聯想到這是日本精神;至於拓荒精神,就聯想到是美國精神。

根據藤原正彥的說法,武士道包含慈愛、誠實、忍耐、正義、勇氣、惻隱,加上名譽與恥的意識。但是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筆者不禁要問,什麼是台灣精神?東吳大學哲學系葉海煙教授,在二○○六年一月出版了《台灣人的精神》,從歷史、文化、哲學、象徵、新思維等層面,分別探討台灣人的精神,以番薯百合水牛鯨魚象徵台灣精神,並舉出從陳永華到鄭南榕等十六位具「台灣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可是本書並沒有得到台灣廣大民眾的回響,除了兩位教授寫作風格不同之外,筆者不禁要問,是台灣人不重視台灣精神,還是台灣人根本沒有台灣精神?

一位畫家朋友觀察力敏銳,他說台灣民眾在精神上還是「間接受格」,因為長久以來被殖民,慢慢養成被殖民心態而不自知,甚至甘之如飴,筆者心有戚戚焉。台灣民眾內心深處不認為自己可以是主人,是主格,也不敢宣稱自己是主人,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台灣精神」。所以筆者認為,針對台灣現況,台灣精神應該包含:

1.獨立自主的精神:有獨立自主的人格,才能建構台灣精神。

2.不屈服的氣魄:面對中國「反分裂國家法」與八百顆飛彈的威脅,台灣人不該貪生怕死,屈服於中國霸權之下。

3.包容的精神:不同的意見應相互包容,不同的族群應攜手合作,親朋好友間不同的政治取向,就像不同的宗教信仰一樣,應互相理解與尊重。

4.同情並照顧弱者,不以大欺小:企業家不應「債留台灣,錢進中國」,不顧求助無門的員工;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政府與企業家應加強投資台灣,照顧廣大的勞工與農民;強勢的媒體應善盡社會責任,關懷弱勢族群;台灣民眾應不齒任何以大欺小的事件。

5.誠實與正義:待人誠懇,做事誠敬,為官清廉,人人具普遍性正義感。

6.秩序與美感:守法有秩序,行住坐臥、言談舉止間皆具美感。

盼能拋磚引玉,為我們台灣《國家的品格》作一個探討與註解!(作者為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5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