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3 12:53:27瀏覽486|回應0|推薦0 | |
2014年06月17日 為了利益與中國交往並主動或被迫向北京彎腰,這是國際商界與投行界恪守的潛規則。這一風氣後來也波及到教育界,比如由中國投資開辦、遍布世界各國大學的幾百所孔子學院。但沒想到的是,連美國高中生的言論自由也受到這一「潛規則」的約束與傷害。 美國少年在北京撞了言論管制的牆 近年來中美之間的各種交流越來越多,已經深入至中學教育層面。美國波士頓北牛頓高中亨利•德格魯特作為交換生之一,前去北京景山學校學習一個學期,期間正逢1989天安門運動25周年。他在參觀北京郊外一所學校時,在一位中國學生的筆記本上寫了幾段支持民主的留言,如「很酷的孩子要民主」、「不要相信你的學校和政府告訴你的謊言」,以及「造反是對的」等。這些留言導致亨利被該校關了5個小時。當他返回美國的時候,北牛頓高中校方禁止他參加畢業舞會,以示懲罰。 中國關押因言論自由犯禁的孩子,並非第一次。2013年9月,甘肅張家川初中三年級學生楊輝因網上言論曾被刑拘。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竟然因言獲罪,引起全國輿論批評,警方只好在關押7天後宣布無罪釋放楊輝。 囿於國內的政治高壓,楊輝所在的學校當然不會為這位學生說話,反而助紂為虐,在楊輝被關押時宣布將其開除。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北牛頓高中地處自由之邦,但校方不僅對中方的惡行不予譴責,還繼續懲罰德格魯特,不讓其參加畢業舞會,並聲稱德格魯特違反了交換生的行為準則,「對中國人如此缺乏尊重的行為,可能使中美兩家學校的合作關係受損」。 北牛頓高中校方的行為,表明該校方為了與中方「合作」這點利益,甘願放棄美國憲法保證的言論自由原則。德格魯特對失去參加畢業舞會的機會非常遺憾,認為他的權利受到牛頓校方限制,並指出,學校一直教導學生「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和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但是當他去實踐這些價值原則的時候,卻受到校方的懲罰。 生活在中國的孩子生而不自由,比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趙華旭最近在網路上傳播了關於1989年六四事件的信息,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結果不是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影響專制中國,而是讓生而自由的美國青少年發現了專制的蠻不講理與「民主」的軟弱:生長於美國社會的青少年,享有言論自由,如同享用空氣與水一樣,是無可質疑的權利,但在中國,言論自由卻成了「奢侈品」,如果他們要消費這「奢侈品」,他們會失去自由。 利益高於普世價值的自由原則? 北牛頓高中的校監大衛•弗萊施曼迴避了學生應不應該自由表達思想這個關鍵問題,聲稱問題不是這名18歲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在參加校方組織的去中國學習期間發表這些觀點,違反了他們去中國之前校方曾向學生明確宣布的行為準則。 美國憲法與法律堅決捍衛言論自由,美國人深知這是美國保持活力的源泉所在,並深深以此為榮。這位弗萊施曼先生的話乍聽之下,似乎也有點道理,很能迷惑一部分人。但只要熟悉近年來的中美關係,就會想起一件類似的大事:2006年2月美國四大網路巨頭被國會傳召質詢,原因是它們「服從中國法律」,幫助中國政府控制網路言論,那次質詢已經對相類似的事情給出了道德座標。 自從美國高科技公司大量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以後,為了在中國立足,它們都被迫服從中國政府的要求(即「不得不服從中國的法律」),幫助過濾信息。雅虎在兩件事情上遭到指控,一是於2005年協助中國緝拿異見人士師濤,導致師濤被當局以泄漏國家機密判刑10年;二是2004年雅虎與中國警方合作,向官方提供有關四川省達州市前任財政局官員李智的上網紀錄,導致李智於2003年12月遭當局以顛覆罪起訴,判刑8年。 2006年2月15日, 美國國會眾議院人權小組委員會舉行題為「中國的網際網路:自由或壓迫的工具」的聽證會,傳召微軟、Google、雅虎以及思科等網路巨擘,對它們幫助中國政府過濾信息進行嚴苛的質詢。此前一個月的第一次傳召,曾被這四大公司倨傲地拒絕。 雅虎的高級主管陳說苦衷,說為了做生意,他們必須要遵守中國的法律。其它公司如Google和微軟也都承認他們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過濾信息,屏蔽了中國政府認為政治上敏感的字眼。但是Google相信,他們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同意接受一些限制,最終還是拓寬了中國人獲取信息的渠道,因而作出這些讓步是值得的。 四大網路巨頭為了商業利益而與中國政府進行不光彩合作曝光之後,遭遇了來自美國本土的巨大壓力。此後,雅虎被迫向受害者及代替受害者索賠的機構支付巨額賠償,思科也在其頒發給員工的「警政網手冊」曝光之後稍有收斂。但中國本土的情況並未有所改善,在中國從事網路業務的高科技公司也從未真正從美國本土的道德拷問中解脫出來,Google於2010年1月從中國撤出。 美國北牛頓中學的校方當然也可以堅持說,為了保持與中國教育界的交流,做出一些讓步是必要的。但這點利益與四大網路巨頭的中國市場利益相比較,犧牲的原則是相同的,得到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每家美國機構都因「合作需要」而遵守中國那些與美國價值觀有直接衝突的法律(或約定),美國的價值觀會遭受怎樣的戧害?這次波士頓北牛頓中學校方的做法等於告訴學生:我們雖然教育學生「公民不服從」的原則,人人都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但如果遇到暴政國家,應該學會放棄原則並彎腰鞠躬,因為利益至上。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中國利益 為利益而放棄原則的事例多不勝數,遠的不說,就在亨利•德格魯特北京遭遇曝光的同時,正逢中國總理李克強攜巨額總額逾300億美元(逾9000億元台幣)的合作協議出訪英國,英國欣喜若狂的同時,卻遭到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警告:如果英國想與中國保持緊密經濟合作,最好不要針對人權議題「訓斥」中國。6月12日,《紐約時報》刊登《蘋果日報稱北京迫使大客戶撤廣告》,講述了2013年底,總部位於倫敦的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在中共壓力下結束了與《蘋果日報》之間的長期廣告關係。雖然兩家銀行都表示,它們的廣告決定是出於商業考慮,但壹傳媒公司高管、商務總監馬克•西蒙(Mark Simon)在接受紐時採訪時說,真正的原因是中共當局對兩家銀行施壓,並給了它們一些業務,以此方式擠壓不聽話的《蘋果日報》的生存空間。 對專制國家屈膝只會換來其輕蔑。歐洲大國因為經濟考量,一直屈服於中國的「訂單外交」。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來自中國的訂單與經濟合作機會更是法、德、英等國求之難得的「乳酪」。看穿了這一點,北京對此不假辭色,以前只是在國內宣傳「西方的人權外交之虛偽」,後來演變成公開訓斥,比如2013年6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中國之聲)的文章 ,通篇文章的意思是,由於時代變遷和實力消長,某些歐洲人應該放棄「根深蒂固的居高臨下心態」,並教導「歐盟應認清自己衰落的現實」。 北牛頓高中生亨利•德格魯特在北京的遭遇曝光之後,美國社會各界應該行動起來,並認真思考討論哪些價值與原則不可放棄。無數事例表明,與魔鬼簽訂「浮士德契約」,其結局並不美好。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