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23警察打傷的不只是肉體 ---- 吳崢
2015/03/18 22:41:30瀏覽199|回應0|推薦0

    去年的318日,為了抗議張慶忠30秒通過黑箱服貿,上百名學生和抗議者趁夜翻過立法院圍牆、史無前例的攻佔了議場,拉開為期24天佔領的序幕,其中有許多關鍵的日子,例如323日的行政院事件。當時由於政府的拖延與否定,憤怒的參與者進一步擴大佔領了行政院,為陷入僵局的運動打開突破口,但當天深夜警方動用優勢人力暴力驅離,血腥鎮壓的畫面透過網路、媒體迅速傳出,震驚全國。

    事隔一年,當初的參與者和司改會等團體持續要求政府徹底清查行政院事件,還原當天真相並且究責,然而政府毫無作為,323的轉型正義仍待實現。或許有人會質疑這有必要嗎?為什麼要這麼如此計較當初打人的警察有沒有被抓出來?抗爭者參加激烈的行動不是本來就該有會被警察驅離的心理準備?

    事實上,警察當天傷害的不只是抗爭者的身體,某些東西也一併流失了,不只是參與者,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323事件急需轉型正義的落實以彌補傷痕。這傷害是什麼?我想從一個看似不相干的問題開始談起:

    政治是什麼?這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談,首先你可能聯想到藍綠惡鬥、政客的權謀和算計、立法院裡的打架等,這是大部分人對政治直觀的想像,而對政治事務比較熟悉的可能會說,政治是對社會價制的權威性分配、是管理眾人之事、是「喬事情」等等,但再把層次拉高一點,我認為,政治其實是在說一個「故事」,告訴大家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在一起、以及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用「故事」二字來形容絕非代表不重要或意味是虛假的,相反,一個共同的故事對於群體而言極為重要,回顧人類歷史,不論任何群體,共同生活的事實都早於社會制度的誕生與理論的建構,人們不是在天上討論好要採行君主或民主制度後才下凡來決定要生活在一起,團體的實存先於而後誕生的制度,所以若沒有一個好的故事,就無法告訴成員為什麼我們要凝聚在一起採行當下的這套制度,進一步言,人類並不是純粹的經濟動物,總是理性的選擇最有利,倘若人真的如此平面與流動,那麼我們如何形成一個穩定的共同體?如果無法建立一個能有效辨識的我群,那麼社會要如何繼續往上建構?先有邊界,才有在邊界之內的檢討和進步以及一切在這之上乃至於政府的架構,人是政治的動物,我們依賴一個故事想像出群體的邊界與樣貌而活,和我們認定的同伴休戚與共,互相扶持。

    然而323的夜晚,當「鎮暴」被下達的那一刻,當警察在北平東路打紅了眼時,這個故事就崩壞了,不論原先政府如何信誓旦旦告訴我們經濟開放的好處、法治和穩定的重要,服貿會讓台灣人過得更好等等,都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人們心中懷著對台灣最真摯的情感走上街,聲嘶力竭的吶喊希望守護台灣的未來,卻要遭到政府赤裸的暴力相向,如果政府真的如同聲稱的那樣愛台灣,那為何可以這樣對同為台灣人的我們?

    這是不能、也不容許發生的事,一個國家如此對待國民,後果便是將群體從內部徹底撕裂,失去正當性,政府不過是合法的暴力集團,「我們」成為「你們」和「我們」,所以即便在運動結束後,410網友在pttpo文就有千人「路過」中正一,427即便在深夜也有這麼多民眾留下「佔領」忠孝西,政府抱怨人民對其過度苛責和檢視,但事實是政府自己將人民推到了對立面,並在彼此之間劃下了一道深深的鴻溝。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159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