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帶一路幻滅-3》立陶宛獨樹一幟 抗中友台---- 自由時報
2021/08/15 00:16:38瀏覽452|回應0|推薦0

2021/07/16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2021年5月21日,立陶宛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並呼籲其他歐盟國一起退出。17+1是中國在全球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工具,立陶宛的退出,恐怕將使此機制無以為繼。不只如此,立陶宛還打算在台灣設立代表處,等於一下踩到中國兩個痛點。面對中國壓力,立陶宛為何能做出這樣的選擇?2012年中國為了拉攏與中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並促進彼此商業投資關係,催生17+1合作機制。這個由12個歐盟會員國與5個巴爾幹國家組成的區域聯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關鍵,中國的目的即是透過海陸兩路,沿著舊絲路路線的基建網路,串連起中國及歐亞非。

立陶宛為何會選擇離開17+1?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指出,該國幾乎沒有從17+1合作機制中獲益;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斯邁茲特(Vytaute Smaizyte)也說,17+1沒有為立陶宛帶來預期的結果,未來打算聚焦發展與中國的雙邊經貿關係,以及在歐盟架構中發展對中關係。

立陶宛對俄深具戒心 同樣看待中國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因鄰近俄羅斯且同樣脫離蘇聯獨立,而對俄羅斯充滿戒心,甚至同樣將中國視為有如過去的蘇共。立陶宛在獨立後便加入北約和歐盟,克萊佩達港是波羅的海的深水不凍港,早期就已經開通到西歐,也通往北歐和東南亞等貨運航線。 在蘇聯時代,立陶宛就已建起連接克萊佩達港到蘇聯的鐵路交通。因此,這個地方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貨物可經俄羅斯、中亞後,抵達克萊佩達港,再送往歐洲其他地區。 

立陶宛深水不凍港 中共企圖拿下過半股權

立陶宛在很多年前,就有升級改造克萊佩達港或是在當地興建新深水港的計畫。中國也很早就有意投資,雙方有關談判已持續多年,甚至還簽署了備忘錄。但後來發現,中國想要的不只是投資,更希望拿到克萊佩達港一半以上的股權。 立陶宛很快就意識到,中國投資背後代表的是國安的風險。立陶宛擔心,一旦讓中國控制克萊佩達港,在危機時刻,中國將有能力製造障礙,阻礙北約增援部隊的抵達,軍事裝備和貨物投送。

接見達賴喇嘛 立陶宛激怒中共

自從2013-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波羅的海國家深深感受到俄羅斯的威脅,與此同時,中國和俄羅斯走得愈來愈近。加上2013年立陶宛總統和議長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也使得中國展開報復,雙方關係陷入長達2年的寒冬。儘管仍有政治人物積極爭取中國到立陶宛投資,但在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上任後,表達應審慎看待中國投資。 2018年底開始,立陶宛民間對中國不滿情緒持續上升,接連爆發多次反對中國的活動。2019年11月,立陶宛領導階層先後明卻表態,反對中國投資甚至控制當地重要港口,定調克萊佩達港若涉及中資投資,那將是國安問題。

立陶宛議會決議 認中國新疆政策是「種族滅絶

近年來,立陶宛更拒絕與北京接觸,並打算與台灣建立貿易關係。這個選擇十分大膽,因為歐洲才剛與中國達成全面貿易協定,而且這樣的做法也與匈牙利等對中友好的國家形成強烈對比。2019年立陶宛議員呼籲調查華為,並指控中國在立陶宛從事間諜活動,甚至舉行支持香港反送中示威的活動。 從2019年開始,立陶宛也展開一系列友台行動。首先,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接著2020年11月,立陶宛新上任的執政聯盟要求新任政府執行以價值觀念為依據的外交政策,表示政府必須支持為自由而奮鬥的台灣人民。繼日本、美國之後,立陶宛也向台灣捐贈2萬劑AZ疫苗。 另一方面,立陶宛對中國的態度則是愈來愈強硬。2021年立陶宛禁用中國同方威視製造的機場安控設備;2月開始,立陶宛回絕中國的邀請,國家領導人不出席17 +1領導人視訊會議;5月份正式退出17+1機制,同月立陶宛議會也通過決議,確認中國的新疆政策是「種族滅絶」。

外媒分析,對於立陶宛而言,抗中友台的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激怒中國,北京一旦對立陶宛實施貿易制裁,出口商可能會轉向新市場的經驗中受益;二是贏得美國關注,立陶宛透過率先表態,在歐洲樹立罕見堅定立場,以及願意放棄實質利益的榜樣。 而就貿易層面來看,立陶宛加入17+1,原本是希望能夠獲得進入中國是市場更好的條件,但很明顯地未曾實現。立陶宛對中出口略微增加,但中國進口的增速更快。立陶宛認為,即使單純計算加入17+1帶來的貿易好處,同樣也是遠低於預期。這也難怪立陶宛會質疑,17+1完全無效,只是中國用來以經濟利益小國的工具而已。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6646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