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09 07:57:55瀏覽307|回應0|推薦0 | |
2018年10月08日 目前中美之間漸行漸遠的局面,源自貿易爭端,而貿易爭端則與中國的「世界工廠」密切相關。這個「世界工廠」的衰退並非暫時現象,而是它的宿命,它衰退的原因恰恰就隱伏在它的崛起之中。 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演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國際社會和中國國內引起了強烈反應。有中國的官媒表示,這篇演說反映出,美國的「太陽」已經落山,白宮的領導層因為惶恐不安和無力感,把中國當作「替罪羊」來轉移視線。美國的「太陽」是否落山,從目前美國經濟全球一枝獨秀來看,似乎言之過早,本文不準備討論,但中國的「世界工廠」的確因外企撤退而開始出現衰退跡象。目前中美之間這種漸行漸遠的局面,源自貿易爭端,而貿易爭端則與中國的「世界工廠」密切相關。這個「世界工廠」的衰退並非暫時現象,而是它的宿命,因為,「世界工廠」衰退的原因恰恰就隱伏在它的崛起之中。 一、「世界工廠」:世界和中國的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曾經成功地迎來了輝煌歲月,從2003年到2007年,中國的出口連續每年以高於25%的速度增長,一些年份的增長率甚至高達35%。1990年中國的製造業只占全球的3%,而現在占全球市場的一半;1990年中國的出口只占全球的2%,2017年跳升到14%,在全球的出口份額增長了6倍。然而,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國失去了對全球貿易格局的理性思維。經濟全球化能夠讓中國永遠成為全球的唯一贏家嗎?正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多年來北京當局一直有一種戰略誤判,因為它不了解全球貿易格局的基本原理和演變趨勢。 按照國際貿易格局的常識來判斷,人口規模小的國家,出口數額小,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或可保持長期貿易順差;但是,對中國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來說,全球市場卻顯得太小。可以這樣設想一下,假如中國能夠讓出口再保持20年的25%年增長率,那麼,中國的製造業將很快從目前占全球的一半變成占全世界的六成、七成,乃至八成;那時候,經濟全球化就演變成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中國一國獨好,其它國家則生存困難,世界上多數國家的製造業工廠將被迫關門,許多國家的經濟將瀕臨崩盤,中國的出口早晚一天會尋不到足夠的買主。中國的勞動力占全球就業人口的26% ,即便全世界所有工業化國家都停止出口、把市場全都讓給中國,中國出口的輝煌歲月也不可能無限期延續下去。從國際經濟平衡的角度來看,這是不現實的,因為貿易必須互利,才能維持久遠;若中國一國賺盡了全球的錢,長期多賣少買,積累起巨額外匯儲備,以後誰還有能力持續從中國進口呢? 因此,中國的「世界工廠」,作為一個比喻,是對現實的描述,但如果它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快速膨脹過程,那就會變成世界的不可承受之重;而由於這個「世界工廠」主要依賴出口,它一旦變成世界的不可承受之重,也就同時成為中國的不可承受之重。本文開始提到的美國的「太陽」已經落山那個說法,如果僅僅用來認識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也許不無道理;確實,在中國的有財政出口補貼的低價產品的多年壓力下,美國也難以承受就業長期低迷的困境。但這並非中美貿易戰的唯一原因。 二、「世界工廠」的技術升級:產生中美貿易戰的根源 眾所周知,中美貿易戰的另一個原因是知識產權問題。中國官媒稱,雙方已轉入長期對抗、互相對罵的狀態,美國指責中國是「作弊選手」,而中國則指責美國是「貿易霸凌」。所謂「作弊選手」,主要指的是中國「用市場換技術」的長期政策。 據中國的百度百科介紹,1984年3月22日中國國務院在批轉國家經委《關於做好技貿結合和舊設備選購工作的報告》的批語中說,「把對外商品貿易與引進技術結合起來,實行技貿結合,用我們的一部分市場換取國外的先進技術,這是加速我國技術進步的一項重大方針。」199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提出若干意見,其中有兩處明確地提到,要實行「以市場換技術」。2000年中國準備加入世貿組織,而世貿組織明確禁止強制外資轉讓技術,中國修改了相關法規,字面上不再提這個口號。加入世貿後的18年,「以市場換技術」從明的變成了暗的,由地方政府出面,繼續要求外企交出技術和圖紙。而最近以「中國製造2025」計劃為代表的向高端製造業進軍的計劃,提出了短短幾年內實現「世界工廠」技術升級的目標,為了達成目標,「獲取」外國技術的種種活動日益活躍,因此也把侵犯和保衛知識產權變成了中美之間的爭執關鍵點。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