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26 07:41:00瀏覽495|回應0|推薦0 | |
2016/05/26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二年級,以僑生管道入學的馬來西亞華人。 台灣社會的優越感,除了表現在對僑生群體所產生的不平等視角,還有新住民和移工群體,這三方的共同點都是多來自於東南亞;本文欲透過審視「僑生政策」背後的歷史與意涵,以求台灣先跳脫「僑」或「華」的思維,方更能以「人」為核心地看待「新南向政策」。 新政府說新南向政策要「以人為核心」,而近日新任僑委會吳新興委員長接受媒體時表示「強化東南亞華僑跟對台灣情感」,然而,身為馬國華裔的筆者認為,目前東南亞已不再是華僑社會,具有中國國籍者少,華裔很多,而台僑不少。 雖筆者明白在部門本位的觀點之下仍需用「僑」一詞,但新政府不能忽略未來僑生佔境外生比重會持續下降,因更多的東南亞華裔與非華裔以「外籍生」管道來台,南進應擺脫過去「僑」或「華」的框架,擺脫大中華天朝思維。或許對僑委會而言,東南亞的確很多自台灣畢業的僑生,但對尚未來台升學的東南亞華裔,並不能先驗地認為他們是認同所謂正統中華文化而來。 無論是馬政府或蔡政府時期的僑委會招生策略,對大學而言有僑生來固然好,但有以「外籍生」管道進來的更好!因「外籍生」越多,教育部補助越多,學校也越有本錢提供獎助學金招生,所以招收僑生的誘因早已不大;因此新政府所謂「以人為核心」的「新南向政策」,若依然以「僑」先於「人」,恐忽略了更廣大的「非華裔」及「以外籍生管道來台之華人」,而「僑」背後帶有的舊意識形態,恐也只會持續給台灣帶來不合時宜的國際觀。舉例來說,筆者一些以「外籍生」管道來台的大馬華裔友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華僑,可能對僑委會也沒什麼感情可言,但身邊師長或友人硬是認定「你就是華僑」,難道這不是種歧視或優越感嗎? 不過新委員長的招生思維仍值得讚許的地方,在於「雞蛋不放一個籃子裡」,目前僑生招收政策很大部分生源來自於馬來西亞,許多大專院校都公認招收大馬學生最方便,因是東南亞華裔中華文程度最好的,且成批進來台灣後再輔導的成本較小,因此私校樂於到馬國招生。然而私校是否有動力開拓更多大馬以外的生源就不一定了。 根據中研院研究員黃庭康的研究,他指出戒嚴時期「爭取華僑學生是為了促進台灣與全球華人整體利益」的講法,在解嚴後,有關對此論述的批判仍複製國民黨主導的說法,即認為僑生政策除彰顯國民黨統治的合法性外,是黨、政、教育部門及海外華社都一直支持的政策;黃認為這兩種論述都忽略當時台灣內部對僑生政策的分歧。 國民黨來台初期因資源不足,因此台灣教育資源是緊張的,而國民黨政府內除有業績壓力的僑委會外,教育部和各大學基本上是不支持僑生政策的,如當時台大校長傅斯年不太願意收僑生,然而在1954年爭取到美援後,各大學才改變態度,而掌握了美援僑生撥款的相關部門也不斷放寬招生標準,以招收更多僑生;雖然現今的僑生早已不若當年的僑生來台有許多補助及加分,但這政策的影響力卻造就了台灣至今仍有觀點認為僑生是加分入學與素質低的,僑生因而成了一個被標籤化的群體,外界無法客觀審視僑生內部多元化的國籍與社群。不過無可否認的是,如今私校在面臨少子化及財源壓力之下,在積極走出台灣向東南亞招生(外籍生管道入學為優先)的同時,私校本身早已放寬入學標準以得到更多生源。 黃庭康認為,僅把僑生政策視為國民黨的一黨之私的觀點,妨礙了審視僑生政策背後更複雜的統治集團角力,也忽略了站在僑生政策最前線的學校,不應「假設學校理所當然的會積極執行僑生計劃」,因學校有本身的利益及理念考量。因此,無論是馬政府或蔡政府的僑生政策在願景上多麼好看,都不能忽視目前台灣大專院校本身的利益考量,即招收僑生的誘因與激勵措施,但也不能為了救頻臨退場的私校而一味放寬招生標準,犧牲僑外生的利益與教育原則。 雖然新政府「新南向政策」之下的僑生政策不再是為了彰顯「中華正統」的政權合法性而存在,然而在各方解讀之下卻有了更多「功利主義」,對官方及大學而言,東南亞是解決少子化浪潮的遠水,而且若新政府上台後陸生生源受到衝擊,台灣還有東南亞。 我想「以人為核心」的「新南向政策」還會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台灣對東南亞商機的渴望,以及私校對於生源的渴求,「新南向政策」可能還是會先「以錢為本」,而「以人為本」的思維仍需社會的慢慢改變,但若台灣人民的思維搶先於蔡政府對「僑生」有再一番省思,就踏出了「以人為核心」的重要一步。 *參考文獻:黃庭康(2016)<反思台灣威權時期僑生政策的形成:以50 年代為例>,《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