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06 11:27:31瀏覽364|回應0|推薦0 | |
2017.05.31尹俞歡/柏林報導 「2025年的台灣,將會是擺脫依賴核能,擁抱清潔、永續能源的台灣,」3月中,總統蔡英文的臉書上,出現一幅全台再生能源分布的示意圖。圖中左半邊的海洋,幾乎都被一支支風機所覆蓋。 上任伊始就定調廢核的蔡政府,為了盡速填補核電缺口,同時推動產業轉型,一年來陸續將各種再生能源建設納入各種重大建設計畫中。其中,自從政府宣布離岸風電發展計畫,一年來已經吸引至少9家外商來台、申請開發20個風場,預計設置的裝置容量合計高達10GW,遠超過2025年前3GW的政策目標。 離岸風電究竟為何可以讓政府、外商如此深具信心? 離岸風電產電穩定 比陸域風力或太陽能更便宜根據風力發電和系統科技組織(Institute for Wind Energy and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IWES)的資料,海上的平均風速超過每秒10公尺,且由於沒有地形阻擋、也不受日夜變化影響,幾乎每小時、每天都能產電。不僅產電效果佳,離岸風電的電量也比其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更能事先預測。德國離岸風電基金會(German Offshore Wind Energy Foundation)的報告就指出,離岸風電一年365天中有340天都會產電,其中7成時間產出的電量都只會在裝置容量的10%內波動,代表調度者可以精準預測會有多少電力進入電網。電量可預測,意味著電力公司不用額外提供備用電力。 這也意味著,離岸風電能擺脫再生能源比較貴的刻板印象。德國離岸風電基金會即計算,當德國預計2050年有8成電力要來自再生能源時,若大規模使用離岸風力,相較於採用陸域風力或太陽能,每年成本分別可省下9億和61億歐元。 能源產業鏈翻轉 轉為中小企業跨界合作 核電廠除役、再生能源進場,不止代表發電結構改變,更意味著能源體系將由下而上翻轉。原本集中式、大裝置容量的單一電廠,將被小型、分散和多樣化的發電裝置取代;而電業相關的產業鏈,也勢必從過去資本密集的能源採購和設備投資,轉移到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零組件製造和維運管理上。過去只由單一領域專家成就的能源事業,即將改寫為跨界合作、囊括不同領域專業技術的眾志成城。 離岸風電就是一例。架設在海上的離岸風機,一支造價上看1億新台幣,建造一座風場則需600至800億新台幣,預估總產值上看兆元台幣,同時可望在台灣產生近千個工作機會。然而,如此龐大的商機,沒有公司能憑一己之力吃下全部,因為風場能否建成,牽涉銀行、鋼鐵、機械及船運專業;相關供應鏈更從發電機、葉片、鑄件、塔架、電力設備、施工及運維、水下基礎、海底電纜到其他次零件都有。沒人能獨挑大樑,也代表人人都有機會涉足。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