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30 21:55:48瀏覽607|回應0|推薦0 | |
2014-04-27 自從林義雄先生禁食抗議核四以來,台灣社會各界紛紛發起各種反核四聲援林義雄先生的活動。然而二十五日的馬蘇會,不論是過程或結果都令人嘆息,充分顯示執政者既無能也無心解決爭端。或許馬總統迄今仍未能體認到反核四、搶救林先生的真義。 反核四是在反「對未來世代機會」的侵奪,而林先生則是強調以「民主」手段確保前揭機會的具體代表,這從他所參與的「核四公投促進會」可以窺見。姑且不論核電廠興建所費不貲、暗藏貪瀆,以及抑制再生能源發展的問題,核子事故該如何防杜、核廢料該如何處置等更迫切的問題,執政者卻只回應以不被信賴的核能安檢手段,忽略核能的嚴肅風險。 首先,人是會犯錯的,但是從核子事故的後果嚴重性來看,核能幾乎沒有留下犯錯的空間;堅持核電不是對該人性之否認,就是不負責任。 其次,就算我們能幸運的不生意外的結束核電廠營運,核廢料(含該廢棄電廠)又該如何處置而不會違反將任何地區與民眾推入「犧牲區(sacrificed zone)」的環境正義原則?如若不能,就是不負責任,就是剝奪在目前決策場域中缺席的未來世代的可能性與機會,讓他們承擔不成比例的環境負荷,嚴重違背「世代間正義(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的原則。 一九八七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應該是最早楬櫫「世代間正義」概念的重要文獻之一,而該概念也是構成「永續發展」概念的重要內涵。該書對於核能的結論為:「只有核能引起的目前懸而未決的問題得到切實的解決,核能的生產才是有理的。」在核子事故風險與核廢料等問題皆未有可被社會接受的合理處理方案的現下,強推核四能合於永續發展的檢驗嗎? 魯迅在民國初年所發表的《狂人日記》文末,以「救救孩子」之吶喊,做為對中國封建體制的沉痛呼籲。民國百年後的今日,林義雄先生的禁食反核四,以及諸多社會人士與青年學子的反響,同樣意在為未來世代確保其應有的機會。馬總統、行政官員們,你們也有孩子吧!想想孩子吧!(作者為美國德拉瓦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博士)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