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由社論》小英的迷思
2017/06/04 14:15:10瀏覽201|回應0|推薦0

2017-05-06

美國的科學家組織「美國國家科學院」,副總統陳建仁與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今年都入選為外籍院士。不過,兩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網站的國籍一度被標為「中國台灣(Taiwan, China)」。雖然官網不久將兩人的國籍更正為「台灣(Taiwan)」,但連我國的副總統也被誤標為「中國台灣」,值得警惕。尤其是,川普公開稱呼小英為「台灣總統」,安倍也正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可見小英政府在外交上有必要加把勁,不容外交部門繼續「外交休兵」。

馬英九最近在大學演講指出:全世界一九六個國家中,仍有一三七個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北京「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但是,擺在台灣眼前的空間,馬英九卻是拿來操作外交休兵、一中各表,結果八年下來只得到「一中架構下的中華台北觀察員」、「靠中國婉拒請求與之建交來維繫邦交國」、「在台灣舉行國際賽事賽場不得出現主權符號」等「主權自宮」苦果。現在,這樣的空間仍然存在,再加上國際戰略環境的變化,小英如果選擇不當變數而在外交上自我設限,不僅將錯失戰略機會,也將令主流民意大失所望。

    去年五二○,小英就職演說對北京善意十足,卻獲「未完成的答卷」的批語。誘敵深入自己堅持的原則,本來就是北京的政治拿手戲,給它再多的籌碼以示善意,只會被當作後續敲詐的底價。可惜,小英至今看不透迷思,就任週年前夕相繼接受專訪,又是「謹守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我們不挑釁,也沒有意外」,期待「大國領導人展現格局、展現彈性」;繼而又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呼籲,寄希望於習近平溢於言表。重啟兩岸互動、參與國際活動,都把台灣的機會放在中國的定奪,猶記當年民進黨質疑國共合作,建立台灣參與WHA的「宗主國模式」,現在則依舊以北京作為台灣國際空間的圓心,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關係,豈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去年,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年會,台灣落空了;日前,國際鑽石認證制度「金伯利進程」年會,中國代表團蠻橫驅趕台灣代表團;這幾天,小英忙著為WHA邀請函推特發文。這些苦等空等的背後,在外交經營上有為核心價值鴨子划水嗎?所謂「我們不挑釁,也沒有意外」,是不是一動不如一靜,被動等待習近平轉念?「中國大陸」云云,期待北京放大感受其中的善意,這樣的政治話語下,馬規蔡隨「中華台北參與國際活動模式」,乃至外交海陸的人事色彩,可要小心零存整付地趨近北京的「一中構圖」!

    經過將近一年觀察,多數人還是搞不懂「維持現狀」為何。李登輝特殊兩國論,小英是重要幕僚;阿扁一邊一國論,小英是陸委會主委;馬英九一中各表,小英是反對黨主席。奇怪的是,小英所維持的,離李扁伸張台灣人民的國家意志較遠,貌似馬路線依違於中華台北與中國大陸之間,而後者已遭主流民意唾棄。或許因此,將近一年來,小英一再「包容」北京對台灣的勒索,而鮮少利用機會闡釋國家論述,為求不挑釁連起碼的外交突圍也看不到。難怪,馬英九竟可揶揄小英在維持他建立的現狀,而習近平也維持一中壓力測試毫不鬆手。

小英元年,改革進步議題應接不暇。改革進步,台灣所需,但改革進步的目標,應該指向正常國家,況且,若干改革進步議題受阻,也是國家不正常所致。追求正常國家,已然成為主流民意,歷史給了小英一個大好機會,即使中國從外繼續糾纏台灣,畢竟超越了阿扁執政的內在困境,而小英之「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對中國一黨專政而言不啻是對牛彈琴,作為民選政府則彷彿把契合主流民意的民進黨主張當作歷史包袱。如此「維持現狀」,那就太可惜了。切記,中國對台灣,敵意是常數,善意是變數,觀光客收放就是最佳案例;既稱「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需要主動積極作為累積抗壓能量。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0385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