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8 05:11:26瀏覽316|回應0|推薦0 | |
行功吐氣 小不發表於 2010-10-1 21:22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0-6 22:48 編輯 認真玩壺的時間很短 與壺的接觸倒是從有記憶開始.. 小時候家裡泡功夫茶 上學後學陶藝 出社會開始買壺 用壺 宜興壺的素胚 未上釉卻又堅實耐用 把玩手感溫潤如玉 深得我心 一直以來朋友群中有多人玩壺 小不卻不求甚解 不願上進 十來把壺上下輪流泡茶 看人多人少 看心情 胡亂拿 黑白抓 直到最近... 因緣際會 開始收壺 買書 上網 逛丁山 思考 .. 沒有老師 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不過自己看自己想倒也自得其樂 壺的說法很多 專家也很多 派系也有 小不自己胡亂玩 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買壺 之 行功吐氣 挖系 ~ 形工土氣 啦 ~ 形 要符合傳承 宜興稍有作為之工藝師大多有師承可考 有家教的孩子 還是不一樣 有個味 工 粗細不論 手法要熟練 表示製壺者確實有下過工夫在做壺 土 自然不做作 該有的粒子要有 分布要自然 何謂自然 ? 多看才能體會 如土 如磚 如皮革 .. 氣 氣勢 氣韻 氣質 不只整隻壺要有 拆開看 個別的配件也要有 流 把 蓋 身 足 都要有適當的氣 說完了 謝謝 ~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0-2 13:12 編輯 自以為買壺常碰到的課題 1 到底是不是宜興壺 ? 這是最基本也最殘酷的 買的壺是不是宜興製造 宜興土屬於陶土 好的陶土還是陶土 以分類來說 陶土介於磚土與拓器之間 也就是說正確宜興壺的長相是介於一塊細膩的磚與一個粗俗的瓷盤 (許多廉價瓷器實際上是 stoneware 拓器 含細砂) 不應該像磚土般鬆散 也沒有像瓷器般堅硬 是陶土了 ? 可是怎知土來自於宜興 宜興土俗稱五色土 土的顏色變化比尋常陶土多 燒成後 黃色 紅色 橘色 黑色 淺綠色 淺藍色 灰色都屬正常 宜興土較之尋常陶土內含較多的金屬 燒成後多少有金屬氧化的點 好土有時非常細緻 點可能細到必須用30X的放大鏡才能看出 宜興工法與其他地方的製陶不同 獨具一格 拍片成型 拍泥片的結果是厚薄不一 仔細摸壺會有一邊厚一邊薄的感覺 (不過高工藝手法製成後不易察覺) 市場在變 審美觀在變 宜興也在變 一些觀念還是得依附時代來看 當時的價值/審美觀點在哪 ? 符不符合 .. .後期的宜興擋胚 拉坯 灌漿也極為普遍 不過以宜興土的特性來說 拉坯與灌漿所用之加工土料已經不能算是宜興土了 ~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0-2 15:26 編輯 常遇到的問題 2 怎樣算好壺 ? 這個可難可簡單 收藏界多數看法 到代原作或廠內壺為佳 是不是絕對 世間事很難有絕對的 是不是好建議 ? 或許是吧 ~ 小不個人看法 製壺者想表達的有出現在壺上 淳樸的心情 真誠的做工 流暢 穩重 有個人風格即是佳作 窯燒溫度 (燒結狀態), 使用便利性 人體工學 這些都是其次 泡茶好喝 ? 一山還有一山高 真正泡起來最好喝的那隻清初朱泥 你捨的天天泡嗎 ? 原礦泥 不要搞砸 慢火燒 應該是可以接受了 只要壺形適合 泡茶就可以了 回復 10# lee480318 謝謝長官的點評 宜興拍的一些泥料圖 圖有點小 又隔著玻璃拍 不是很理想 大家就加減看 紫泥 底漕清 嫩烏泥 紅棕泥 紅麻子泥 烏泥 本山綠泥 青灰泥 老紅泥 嫩紅泥 龍皮泥 青灰段 芝麻段 白麻子 青灰紅泥 店家看到的一塊泥 買壺課題 3 長期收壺的朋友 一聽小不開始收壺 興致來了 各個要求看壺 看壺事小 可是壺一拿出來 不得了 友情馬上受到考驗 什麼樣的評語都出來了 評語公不公正一回事 氣勢凌人倒是真的 廠外 不值錢 你被騙 垃圾 這種壺人家都拿來送我 我還不要 化工土 不能泡茶 喝了會生病 ... . 小不心想 .. 你玩的壺怎樣 偶沒見過不知道 但如果玩你家的壺 玩到後來 變的這麼沒禮貌 火氣這麼大 那肯定不是什麼氣質高雅之物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