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4u 茶藝論壇 斷 紫砂水平對話乎 1
2012/02/27 02:11:28瀏覽919|回應0|推薦0
紫砂水平對話乎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3:48
砂土不好懂 懂一點又難深入 大多時候皆似懂非懂 有懂跟沒懂差不多

兩隻壺 一隻追著一隻 哪隻被追 哪隻追 看看或許有心得  

關關難關 觀觀觀    

P1012833.JPG 
P1012837.JPG 
P1012834.JPG 
P1012842.JPG 
P1012843.JPG 
P1012844.JPG 
false spout.jpg 
real spout.jpg

P1012838.JPG (40.13 KB)

P1012838.JPG

紫砂土很多種 有些紫帶紅 有些咖啡帶紫 有的帶粉紅 有粒子 沒粒子....
這兩隻壺的土胎 在某個角度來說是屬於同一類型 黃粒子淺咖啡帶粉紅 粉紅這部分不好查覺 有點像隱藏色
個人看法一隻是原礦土 一隻是調配土 分享一些看法如有失誤 還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型來說 兩壺壓蓋方法不同 鈕的氣氛不同 修底角度不同 
壺體的曲線不同 如把身筒輪廓想像成人的臉蛋 會比較如易進入狀況
一,三,四 圖的光源角度雷同 可觀察兩壺折射的表現 是有差異的
第五與第六圖 盯著看 
第六圖可以看得比較久 眼睛比較舒服
第七與第八圖
第七 硬而不綿緊
第八 土感好 胎看似散垮 但切出水口處 即可見土胎之綿密

Evangelion 發表於 2011-2-20 14:36 
小不兄,在早期壺紫砂界,我算是後輩~
我也不想是前輩高人老師大師等口吻說課~
但是我今天看你這帖我覺得有個觀點跟你分享交流~
你這帖的出發點是個啟發,但是標地物會有模糊地帶~

請飲紅土六杯斷代就已經霧霧霧~(我有打聽到請飲生產線廠內職工的說法,但待查證
更何況是紫砂四杯的斷代更是花花花~
我建議你從兩個世代的『六字章』款用你這個方法對應『中國宜興』款~
你將會發現『中國宜興』的有趣之處,這樣請飲&祥興都會迎刃而解~
教學相長,還請指教~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4:42 
兩壺泡養的時間差不多短 
這土胎如果正確的話 個人判斷是 1965 之前的產物 
有一隻已經看起來不對了 另一隻還有機會  
六字章太難了 末學還不敢亂發表意見 
這兩隻壺 雖然買的價格並不是差很多 但現在心目中的地位卻有天地之別
價值的差異已經不是金錢倍數可以彌補的 

Evangelion
發表於 2011-2-20 15:03 
這樣的話,再跟你交流一個關於『土』的點,
紫砂一廠(紫砂一廠建廠(1958待考)~(1997肯定)近40年)早期水平標準壺,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紫砂土』這個水平標準壺產品出現?!
配合邏輯與實務分析,應該會有很大的斷代點之於『中國宜興』款~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5:08 
紫砂水平標準 清末已經很多了 貢局 福記 ......
一廠小不不熟 哪時生產了紫砂水平標準偶也不知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6:02 
回復 5# 小不 
雖說是紫砂
但早標的標準樣版以弟之看法
其實是清水泥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6:23 
回復 19# 素還真 


小不也說兩句 有錯請前輩指正    
清水泥為近代丁山用詞 基本上普級的原礦土皆可稱之為清水泥
宜興目前紅紫帶淺咖啡色者為清水泥
深咖啡帶一些些紫者為底槽青
還有降坡泥 ....

宜興土紫砂為上 紫砂首選天青泥 號稱清中後已斷炊 小不曾為一睹字天青真面目 前往宜興陶瓷博物館 欣賞楊氏風捲葵 看後的感覺是很純的咖啡色 或許有一些些的紫色聯想 但是不紅
天青泥民初時業界亦極為推崇 有不少老泥料被做成成品 一廠建廠時天青泥已確定缺貨 但大師們還懷念著 於是開始研究拼配土 拼紫所在精神即是為仿製天青而起 好似施小馬或是潘持平(或是另位大師 小不記性不是很好) 曾說廠內配土當初一直求改進 最後改廠前已經"接近"成功 
宜興泥料有礦脈可循 不同年代紫砂也有血統淵源 關於土胎 有一些資料還很殘破 如有更深機緣會再多學一些  
個人理解
清水泥好似比較像像夾層土 細看之下土胎多少呈現一些虎紋豹斑之類的紋理
好土 凝視 觸摸 把玩 皆有一種安定
經過學習 累積經驗 即能體會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7:15 
回復 20# 小不 
清水泥在以前就是普泥
良者稀而貴
劣者多而廉
有一個特性...單獨成陶
雖用了幾百年..但每一時期色澤不一
文革時期一些好的清水泥都被拿來製花盆粗器
比對這一時期的早標較接近此色調
但顆粒與後來機器練泥差很多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7:22 
廣意的說 是不是非拼配者皆為清水泥
非拼配即可單獨成陶的紫砂土 到底有幾種呢 ?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7:25 
清水泥原是一種練泥法
像純朱泥(嫩泥)是不能單獨成陶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 ... 4884&fromuid=10

這色澤依弟看就是70末清水泥色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7:36  
明顯文革後期清水泥 這壺小弟也有 年代早一些 色則變化多一些  
這版中國宜興方章與 文革清水泥不太一樣


ps. 魚化龍有些舌頭有上鎖 旋轉180度方可解舌 很有趣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7:50 
底槽青是好清水泥的主原料
依比重沉澱...下層有一些採礦人所言貓眼..雞眼石
成份純正...成色重紫泛青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7:54  
太陽快下山了 擠一張照片 請素兄過目 

P1012859.JPG
小不目前看法
清水泥一詞為現代名詞 因時下調土多 清水原礦土胎有其強調的必要
套用於文革期或更早的紫砂土胎時 已失去意義 甚至有可能變成負面意義
各家配土自有秘方 有些土也就是指定人士在用 見土如見人 藏者不可不明察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8:08 
兄這把有泡養過
色澤猜測原是偏重色


清水泥早標
有黃顆粒也有混偏紅的
這偏紅的應是有部份的團泥(共生礦)
當然也有混黑顆粒的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8:10 
回復 29# 小不 
當然
人人都說底皂青好
雖成色佳但黏度差...是以配土
各有心法不同
所以底皂清礦料需陳腐過程
以前泥料陳腐夠融合感佳
現代表面泥料還是有點"暴"顆粒有點"浮"
所以顆粒愈練愈細

小不
發表於 2011-2-20 19:08 
現代土不是很懂(以前的更不懂 )
煤燒加土壤汙染 一些新壺都要用一陣子才會進入狀況 個人還是比較習慣用老東西
老土胎有一些很奇怪 一直懷疑可能不全然是紫砂土 不知有沒有旁門左道的練土法 或是加入澄泥等等
還是練多了 紫砂"奈米化"了 多胎換骨 變了一個樣  
小不見過比較確定沒問題的一廠60年代水平有一共通點
泥片接線皆在壺嘴那頭 是巧合還是當時標準作法 並不確定
接線有時不好查覺 不一定突出 有時是凹下去 但仔細摸還是摸得出來
第八圖 左下方微微鼓起之處即為接點 
嗯 ~ 就是接胚線
比較兩隻壺的耳把造型 圓耳是後期的作法 沒有師承背景下所做的
招風圓耳不符合人體工學 中間空洞太大 兩隻手指頭一按把卡不住 壺拿不穩 不是傳統把形
雖是小事一樁 但足見功力 

小壺 發表於 2011-2-20 23:21 
所以底皂清礦料需陳腐過程
以前泥料陳腐夠融合感佳
現代表面泥料還是有點"暴"顆粒有點"浮"
所以顆粒愈練愈 ...
素還真 發表於 2011-2-20 18:14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