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IQ與EQ】8_投資人的情緒 p.239
2024/01/01 19:46:47瀏覽205|回應0|推薦0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講師   Geist (1999) 整理出投資人常出現的情緒: 

  自大:除了恐懼與貪婪,自大 (grandiosity) 也是投資人常常經歷到的情緒狀態,只要押對幾次或幾檔股票,自我開始膨脹,覺得自己神準無比,卻忘記更多次因錯誤判斷帶來的虧損 ── 記憶也服膺「自利偏誤」法則。合理的自大帶給投資人樂觀與勇氣,失控的自大容易造成誤判,承受更大的風險而帶來災難。當投資人出現過度自信,無法停止的白日夢,盤算著一個月賺兩成、一年賺一倍,屆時可以到國外度假、買別墅,此時正陷入自大的情緒,如果周遭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情緒,行情可能快要反轉了。

    懊惱:Geist估計分析師或經理人對行情的誤判率約達40%,一般投資人則為50%60%。在真槍實彈的股市裡,因為選錯投資標的而賠錢,損失的不僅是「真的」金錢,也包括自我及面子,因此可能伴隨著懊惱、後悔、自責、羞愧等情緒。尤其投資經常牽扯到社會情境,例如,夫妻之間、家人之間,投資失敗自尊受損,自我 (我如何看待我自己)、社會我 (別人如何看待我) 同受傷害。Geist認為那些可以接受「有三至四成的機率會挑錯股票」的投資人比無法接受犯錯的投資人,會有更好的表現。在某段時間表現極為傑出的基金經理或操盤人,面臨表現欠佳時的心理調適歷程,頗值得探究。此外,過多的懊惱、悔恨或自責,可能誘發想要扳回的補償心理,極可能推向高風險的投資行為。

    焦慮:投資本身就帶有不確定,不確定帶給人焦慮,焦慮顯現在焦躁不安、音調或姿勢的改變、溝通障礙等,或出現身心症等生理反應。焦慮也弱化了人們理智思考的能力,而退化到讓情緒主導決策。處於焦慮情境下的投資人,理智能力下降,易受謠言、明牌、小道消息的影響,甚至陷入恐慌的狀態;在可觀察到的行為上,可看到花較多的時間「解除焦慮」,包括經由網路、報章雜誌、電視報導、友人交談等方式蒐集股市消息等焦慮減降措施。焦慮使人降低判斷力,輕易聽信明牌,可能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精神醫學研究者不妨求取「股價指數」與「求診人數」的相關,看看股價下降,尤其是崩盤時,精神科、身心科或家醫科的看診人數是否跟著增加。

  失落:loss可以指財產虧損、失去親人等失落的感覺,曾經擁有、曾經愛過的,卻在你不願意的情況下喪失了。股票市場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蒙受鉅額虧損,期貨或其他高槓桿金融操作,更可以讓人突然間變得負債累累。虧損的是金錢,失落的是心靈,一種被挖空了的感覺。心理分析師從成長過程探究人們如何處理失落,有人理性面對,有人過度依賴心理防衛機制,尤其是否定作用、合理化作用等。從一百塊降到個位數的那支股票擺明了沒希望了,就是還有投資人死抱著不放,相信「他沒死,只是暫時睡了」。賣盈守虧處置效應 disposition effect,面對虧損卻無法認賠賣出的投資人,可能與他的失落處理經驗有關。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dlin42&aid=18021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