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3 12:11:59瀏覽5906|回應9|推薦159 | |
當火車快駛進台北火車站月台,我們正準備互道再見時, “上一代的事情, 我們實在不要去理會。” 坐我旁邊的林海音, 我應該喊一聲阿姨的, 突然這麼對我說。 留給我的依然是無盡的沉思……也許在她內心深處, 對母親, 她的同父異母姊姊, 也多少感到些愧疚吧! 或者是? 那是在我大學二年級的冬天,家鄉圓廟,做大拜拜。林海音,我的台北阿姨,也應邀來看熱鬧,不如說來履行親屬的義務。 拜拜完後,我們恰巧搭同班火車回台北,第一次有機會坐在一起聊天。 我因為已經知道她跟我母親的關係,非常微妙的感覺,說近卻又非常陌生,我們有一撘沒一搭的談,直到快下車,她才說出了真心話。 一直在這次之前,我只知她是台北阿姨,每逢我們鄉下親屬,有何婚丧喜慶,總有機會看到她雍容華貴,盛裝出席,大家把她當成是一位有錢的台北親戚,又是名作家,所有人都以有她蒞臨為榮。 這是我從小對她的印象,比較起純樸,卑微的村婦母親,她是個光鮮亮麗,神秘又讓人崇拜的親戚。 拜拜這天,吃過晚飯,因為沒有適合的火車班次回台北,這台北阿姨,居然沒有嫌棄我們家的簡陋,準備在我們家過夜,母親趕忙張羅寢具,招呼她就寢,深恐招待不週。入睡前,她隨口問了我幾句學校的事,我高興得什麼似的…. 我興奮的跑去報告還在廚房忙碌的母親,並且問她與母親的關係,才知道,原來她就是分享母親所有父愛的異母妹妹….這時,我才真正對這台北阿姨,有完全不同的認識,才知道,原來母親的坎坷童年,跟台北阿姨的際遇,有某種分不開的關連…. 說到母親悲苦的童年,應該從她的母親-外婆談起。 外婆是純樸的鄉下女人,十幾歲即因品德賢良,受到官邸世家的曾外祖母垂愛,而娶與長子林煥文,我的外祖父為妻。 婚後育有兩女一子(以後不幸夭折),性格善良而單純的外婆,始終不辜負曾外祖母的期望,一直三從四德,克盡子媳之道,於是外祖父得以無後顧之憂,出外發展他的事業。 就在此時,當他任職於板橋林家花園時,邂逅了當地的交際名媛,也就是林海音女士的母親,從此便譜出了另一段戀情。爾後他們也育有三女一男,寬厚的外婆,不但接納他們,也非常善待這第三者,然而最後仍難逃出不幸的命運;外祖父將侍奉曾外祖的任務,交給外婆,自己卻帶著這另外一家,前往北京定居,一去不回,這就是所謂"城南舊事"不為人知背後的故事。而被遺棄於城南之外的可憐的外婆母女三人,從此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 我明白,這悲劇婚姻的造成,只能怪罪於外祖父與外遇的第三者,如果林女士不是位倍受佳評的公眾人物,不是位近乎神話的享譽於海峽兩岸的,受人崇拜的神化人物。 尤其最無法認同的是,當她創作"城南舊事"之時,天真無邪般的敘述一家人,如何在北京享受有父愛的天倫之樂,假如在她許多作品中,,所表現的童心似的仁慈是真的,難道就沒有一絲猶豫的,悲憫的,想到那被犧牲掉的三個女人,看到影片鏡頭時,又會有何等心痛的感受?是否該把人性與功利,放在等同的考量上?心細如絲的林女士,應該非常明白才對。那麼,在"城"文中的一切慈心,不就太矯情? 是的,"上一代的事,我們不必去理會",但是,坦白說,這種似是而非的說詞,也只嘉惠於擁有的一方,這樣才可以心安的自欺欺人,保有永遠的光鮮亮麗,永遠像似,毫無瑕疵的,令人仰拜,不是嗎? 否則,終其一生,為什麼沒勇氣承認,自己還有一個姊姊,總以外祖父長女自居,或者誤導讀者?所謂性格明朗,人說又能包容的你,那麼對於包容你們一生的我的外婆,你又如何將她定位? "城南舊事"造就了作者的豐功偉業,卻也是別人的生存代價。甚至有心人已準備著手編改族譜,讓一生默默奉獻的外婆母女,可能連活著的記錄也變成空白....,這又是何等殘忍之事?身為文學人,又自詡為慈悲為懷者的林女士,又將如何給自己蓋棺論定呢? 歷史終究要還原事實,不管是否經過多少百年。我雖不是唯一的見證人,但是能在我有生之年,為林海音女士,我的臺北阿姨之生平,作少許的修正,不也是功德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