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關懷家庭扶助協會受邀與談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紀實
曾俊卿101.04.04
民國101年4月3日,社團法人中華關懷家庭扶助協會因郭應哲教授的極力安排,本會得以在學術味道濃濃,由東海大學政治系主辦的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受邀與談。
但因安排匆促,又論壇主題偏向經貿發展,與本會任務與服務顯不吻合,僅剩2天,主辦單位負責的吳同學頻頻催1500字的文字稿,掂量實在無法交差,只好據實以告,請主辦單位跳過我們,主辦單位同意了,但內心卻無比的煎熬,我們就這樣回報郭教授極力推薦的美意!再深入想想,假若拿不出具內涵的發言,對岸遠道來的貴賓恐要笑掉大牙,對東道主也沒加分作用,與其丟人現眼,不如先違逆郭教授的美意,事後再來想辦法補償了。
到論壇會場,領了『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論文集,發現協會全名與理事長、秘書長的名字大剌剌的印在上面!看那局面,好像逃都逃不掉了!
既然來了,就不妨聽聽學者們對這個議題有什麼高論。其間,曾擔任中科園區執行長,現任長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陳明德先生語重心長的提到「……企業主招聘新人,除了看他的專業能力,也要看他其它方面的表現……。」這一席話,才把我可以發揮的主題逼出來!於是一面聽講,一面打小抄,此刻,內心踏實多了。
我是最後一個與談人,上台後首先向台下4、50位教授及貴賓們,坦承自己很少有上台的經驗,所以說得不好,要請大家海涵。接著再坦承我們是NPO非政府組織,做的是弱勢服務的工作,這次論壇的主題似乎很難發揮,因為陳明德董事長拋出的那句話,正好可以呼應,我是這樣打開我的話題的:「大家對於工作的期望應該都不陌生:「錢多、事少、離家近;有功爭破頭、有過推給別人,追求經濟發展,追逐金錢與財富,通常會導致人們心靈的貧窮!」而後引用網路「在歐洲某國得到博士學位,找工作卻連連碰壁的華人,不被錄用的原因只是『在該國搭乘無人賣票收驗票的捷運,有三次跑票的記錄,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他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還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他不值得信任……《原文附於文後》
我與本會創辦人屈居副理事長的徐鋕澔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郭應哲博士
我再舉一個在應徵面談的公司的走廊,隨手撿起紙屑,而意外被錄取的例子,來說明一個『熱心、主動、積極』的人,必然處處能為企業主著想,自發主動做好分內工作,也比較願意幫助別人,配合別人,這樣的年輕人,應該就是陳董事長所指的「企業主招聘新人,除了看他的專業能力,也要看他的其他方面的表現」的意涵。
為了培養『熱心、主動、積極』的下一代,導正一些錯誤、以訛傳訛的人生觀,我跪在佛前發願,再以12年的時間寫成這一本《生命教養-言行注定命運真相解析》,希望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命運是自己的言行、所作所為決定的』,而懂得嚴格管控自己的「人格品質」。
贈予主持人張碧暉教授﹝廣東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前院長﹞本會出版品
贈予陳明德董事長﹝經濟部首席顧問,中部科學園區執行長,長泓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生命教養-言行註定命運真相解析一冊請他斧正
跟隨著書,我們也印製這本小冊子「行動關懷護照」――服務時數紀錄,希望年輕人『熱心、主動、積極』透過關懷弱勢及社團服務,累積服務時數,我們呼籲各企業主、政府招聘新人時,將累積時數越多,服務內容詳實的人優先錄用,來改善普遍自私、被動、消極、做表面、應付式的工作態度,來全面提升人品素質,讓心靈富有。
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在某個電視訪談節目中,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知名的青年企業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請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后,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 。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他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說以他的思維 方式看來是漏洞。
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因為他知道這些公司都在積極地開發亞太市場。但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 一次次的失敗,使他憤怒。他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中國人。 最後一次,他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下面的一段對話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 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那為什麼不收天下英才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
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懷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嗎?
不、不,先生。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 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 懊悔難當。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還是對方最後 提到一句話: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