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陽光普照---黑暗依舊在
2019/11/29 03:20:59瀏覽4384|回應2|推薦15

今年金馬獎的大贏家,「陽光普照」,尤其得到最佳劇情長片獎,便引起我想要一窺究竟的好奇心,於是今天便前往電影院欣賞。

說真的,很少有影片會讓我看完當下就有一種反應---不推。但是我看完陽光普照後,確實已經在心底重複著,不推、不推、不推。

如果說這部影片是要表達一個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很重要,可以影響到小孩的人格成長與發育,那這部影片算是成功了,但是如果是要討論這個議題,是否應該要更深切地去追索該如何強化父母的家庭功能,以達到對小孩起到良好的影響,問題是這部影片並沒有帶到後續我說的部份,因此我也沒有看到我預期的結果。

因為我只看到影片中的父母不是對乖巧用功的大哥過度的期盼,不然就是對從小頑劣的弟弟溺愛到放棄,父母只是用著父母的方式去處理小孩的問題,而疏忽了小孩希望他們的聲音被聽到的心情。

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也聽得懂別人的聲音,這是多麼難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但是影片中的兩個兄弟一直都沒有被聽見,於是功課優異的大哥最後是跳樓自殺,而且他是決絕到把手機所有紀錄都刪光、房間整理得很乾淨才跳樓,這無異是最大的抗議,抗議父母一直以來只關心他的學業,卻從來沒有問過他的想法,抗議他那麼努力卻遠遠不如一個傷害罪被關的弟弟有媽媽的探監、甚至有老婆等他出來,抗議既然大家覺得他很優秀他就不告訴家人他的想法的無言抗議。

對最愛的人最大的報復就是永遠不讓你知道我在想甚麼,或許這是他的想法。

而弟弟長期以來被媽媽寵溺著、被爸爸漠視著,但是他一樣沒有在父母中找到被認可的感覺,直到入監服刑後,與獄友的磨合、了解,到最後當他要離開時眾多獄友一起幫他唱了周華健的「花心」,整部影片我居然只有這一段眼眶濕了,因為很諷刺的是那是一群一樣與主角被關的受刑人,就是因為他們有類似的背景、相似的過去、相同的現在、未知的未來,所以主角反而在獄中被聽到了、被了解了、也聽懂別人的語言。

  如果他與家人間早一點互相了解、互相聽懂彼此的心,事情何以發展至此。

  但看似應該要陽光來臨、陰霾遠去的時候,劇情還在繼續發展、不可思議地發展,請恕我不多贅述,因為這部影片放入太多的支線,讓劇情有種奇異的錯綜複雜感覺,但最後我只看到父親這個角色看似為了彌補過去對小兒子的漠視,用了不好的手法去保護他、而且是有罪責的方法,試問:這樣的作法如果被揭發了,這個父親要陷希望重新振作的兒子於不義之地嗎?這個家庭好不容易重新拼湊起來的情感又要將它打碎嗎?

  父親的處理方式我已經無言了,片尾看到母親的表現我更是心痛。

  片尾,小兒子找媽媽到公園走走,看到路邊停了整排的腳踏車,或許是激起他小時候母親寵溺地用腳踏車載他騎了好幾個小時他也不肯下來的甜蜜回憶,於是他便偷開了其中一台車子的鎖要他媽媽坐上後座,媽媽問他:你怎麼會開鎖?小兒子回答:這個我小時候就會了。

  然後媽媽坐上腳踏車後座,小兒子載著她騎在陽光普照的公園小路,電影跟著光線與景色進入尾聲。

  我一整個傻了無言地坐在電影院裏面,這是甚麼啊?小兒子就是因為你這個媽媽的寵溺,所以才會不知分寸地胡作非為、犯下傷害罪、讓一個15歲的少女懷孕提早嫁給他,但經過這些年的折磨,大兒子自殺、小兒子入獄、有了媳婦孫子,你卻仍然不分是非地寵溺兒子不去阻止他的偷腳踏車行為,這不是寵溺縱容甚麼是寵溺縱容?

  或許我的標準太高了,我一向認為電影、戲劇這些東西,要不就是製作一些搞笑刺激或恐怖的爽片,如果要有劇情人性的討論就應該要丟出一些正面令人深思的結論,但如果只是要表現單一課題卻忘了其他衍生的課題對觀影者的影響,這樣的影片我真的不推。

  陽光普照,想要表現最後終能家庭和樂的想像嗎?我並未看見。因為片中的問題到結束時都沒有被解決,而且這兩位父母一樣用著他們慣用的方式在對待子女。

  所以觀眾不僅沒有被陽光普照,更是陷入深沉的黑暗之中。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xes&aid=131104934

 回應文章

拜讀心得文
2021/03/16 13:17
天哪!真的非常謝謝你打出這篇心得文,我看到結局小兒子偷腳踏車,媽媽默許那段,我徹底的傻眼! 前面的劇情我都可以解釋一種社會的無奈與親情自私的愛,導致的一連串悲劇,但看到最後導演這樣結束劇情,非常無言,前面一大串打擊與教訓,最後卻依舊縱容小惡...還拍得很溫馨唯美樣??!! 你打出為何我傻眼的原因了,感謝!(smi618@gmail.com)
無心水仙(taxes) 於 2021-08-04 03:05 回覆:
呵呵,謝謝你的共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希望我的觀點也能提供一些不一樣的思維。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1/29 10:34
這是我讀您幾篇最有力道的好文章,不平則鳴,見義勇陳。想那導演和編劇就是過於營造「戲劇張力」,使幾個非常不合理處變破綻、變破網。另外,一個成人要自負行為的責任,怎能怪罪父母?自殺、入監,是他們的選擇,毋論是非。
無心水仙(taxes) 於 2019-11-30 03:35 回覆:

謝謝您的捧場與稱讚,我只是真實地寫出我的感想,畢竟第八藝術對於民眾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所以更需要審慎處理每一個環節,這是我的看法。

至於電影中的兄弟自殺或入監,我想表達的是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這兩處都是形塑一個人日後的人格、態度、心理狀態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很遺憾地從影片中的家庭教育中看不到正面的影響,因為父母不是過分期待就是過分寵溺或絕對放棄,這樣要小孩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更悲哀的是,這兩兄弟在學校教育中也沒有被挽回,哥哥只面臨老師的沉重期盼或是冷酷以對,而弟弟則是被同學不斷的霸凌導致偏差。

唉,如果在形塑教育的重要環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有一兩個人懂他們、拉他們,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然而影片中只看到兩兄弟即便成人都還是寂寞地面對自己心中的黑暗,而無法拯救自己終至走向悲劇。

片名叫陽光普照,但是世界上仍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那就是人心。所以為什麼哥哥跟補習班女同學說的那個司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代表他心中一直有個躲在陰暗走不出來的小孩,他在等待、期待有人可以幫忙打破水缸救贖自己。

因此我想表達的是家人的重要,有時候自己是無力面對暗黑的壓力,唯有愛的力量與家人的支持才能走過一切,這是我在陽光普照中看不到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