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1/29 03:20:59瀏覽4355|回應2|推薦15 | |
今年金馬獎的大贏家,「陽光普照」,尤其得到最佳劇情長片獎,便引起我想要一窺究竟的好奇心,於是今天便前往電影院欣賞。 說真的,很少有影片會讓我看完當下就有一種反應---不推。但是我看完陽光普照後,確實已經在心底重複著,不推、不推、不推。 如果說這部影片是要表達一個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很重要,可以影響到小孩的人格成長與發育,那這部影片算是成功了,但是如果是要討論這個議題,是否應該要更深切地去追索該如何強化父母的家庭功能,以達到對小孩起到良好的影響,問題是這部影片並沒有帶到後續我說的部份,因此我也沒有看到我預期的結果。 因為我只看到影片中的父母不是對乖巧用功的大哥過度的期盼,不然就是對從小頑劣的弟弟溺愛到放棄,父母只是用著父母的方式去處理小孩的問題,而疏忽了小孩希望他們的聲音被聽到的心情。 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也聽得懂別人的聲音,這是多麼難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但是影片中的兩個兄弟一直都沒有被聽見,於是功課優異的大哥最後是跳樓自殺,而且他是決絕到把手機所有紀錄都刪光、房間整理得很乾淨才跳樓,這無異是最大的抗議,抗議父母一直以來只關心他的學業,卻從來沒有問過他的想法,抗議他那麼努力卻遠遠不如一個傷害罪被關的弟弟有媽媽的探監、甚至有老婆等他出來,抗議既然大家覺得他很優秀他就不告訴家人他的想法的無言抗議。 對最愛的人最大的報復就是永遠不讓你知道我在想甚麼,或許這是他的想法。 而弟弟長期以來被媽媽寵溺著、被爸爸漠視著,但是他一樣沒有在父母中找到被認可的感覺,直到入監服刑後,與獄友的磨合、了解,到最後當他要離開時眾多獄友一起幫他唱了周華健的「花心」,整部影片我居然只有這一段眼眶濕了,因為很諷刺的是那是一群一樣與主角被關的受刑人,就是因為他們有類似的背景、相似的過去、相同的現在、未知的未來,所以主角反而在獄中被聽到了、被了解了、也聽懂別人的語言。 如果他與家人間早一點互相了解、互相聽懂彼此的心,事情何以發展至此。 但看似應該要陽光來臨、陰霾遠去的時候,劇情還在繼續發展、不可思議地發展,請恕我不多贅述,因為這部影片放入太多的支線,讓劇情有種奇異的錯綜複雜感覺,但最後我只看到父親這個角色看似為了彌補過去對小兒子的漠視,用了不好的手法去保護他、而且是有罪責的方法,試問:這樣的作法如果被揭發了,這個父親要陷希望重新振作的兒子於不義之地嗎?這個家庭好不容易重新拼湊起來的情感又要將它打碎嗎? 父親的處理方式我已經無言了,片尾看到母親的表現我更是心痛。 片尾,小兒子找媽媽到公園走走,看到路邊停了整排的腳踏車,或許是激起他小時候母親寵溺地用腳踏車載他騎了好幾個小時他也不肯下來的甜蜜回憶,於是他便偷開了其中一台車子的鎖要他媽媽坐上後座,媽媽問他:你怎麼會開鎖?小兒子回答:這個我小時候就會了。 然後媽媽坐上腳踏車後座,小兒子載著她騎在陽光普照的公園小路,電影跟著光線與景色進入尾聲。 我一整個傻了無言地坐在電影院裏面,這是甚麼啊?小兒子就是因為你這個媽媽的寵溺,所以才會不知分寸地胡作非為、犯下傷害罪、讓一個15歲的少女懷孕提早嫁給他,但經過這些年的折磨,大兒子自殺、小兒子入獄、有了媳婦孫子,你卻仍然不分是非地寵溺兒子不去阻止他的偷腳踏車行為,這不是寵溺縱容甚麼是寵溺縱容? 或許我的標準太高了,我一向認為電影、戲劇這些東西,要不就是製作一些搞笑刺激或恐怖的爽片,如果要有劇情人性的討論就應該要丟出一些正面令人深思的結論,但如果只是要表現單一課題卻忘了其他衍生的課題對觀影者的影響,這樣的影片我真的不推。 陽光普照,想要表現最後終能家庭和樂的想像嗎?我並未看見。因為片中的問題到結束時都沒有被解決,而且這兩位父母一樣用著他們慣用的方式在對待子女。 所以觀眾不僅沒有被陽光普照,更是陷入深沉的黑暗之中。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