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5 11:27:19瀏覽404|回應0|推薦1 | |
香港擬推出人民幣計價黃金合約 英國《金融時報》 羅伯特•庫克森 香港報導 香港具有百年歷史的黃金交易所——金銀業貿易場(Chinese Gold & Silver Exchange Society)計畫在2011年初推出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黃金合約。 新合約推出之際,中國正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同時香港貴金屬業正尋求利用中國內地日益飆升的黃金需求。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Haywood Cheung)表示,新合約可能增加兩成交易量。該交易所日交易量為300萬-400萬金衡盎司,價值50億美元左右,全部以港幣結算。 但業內高管認為,新合約將面臨挑戰。上海已經推出了人民幣計價、只面向中國人的黃金合約。此外,隨著中國政府放開其國內黃金市場,經紀商對借道香港進入中國黃金業的需求正在下降。 新合約的交易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多少人民幣流出內地、並在離岸投資者帳戶上積累。隨著香港企業在與內地貿易往來中接受人民幣,香港人民幣存款在10月份環比增長45%,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元人民幣(合325億美元)。 今年7月,監管機構取消了禁止人民幣在港自由流動的限制。自那以後,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麥當勞(McDonald’s)等企業在港發行了人民幣債券,而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開始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對沖工具和投資產品。 香港一直是黃金進出中國內地的重要途徑。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同時是第二大黃金消費國。 但交易員表示,隨著中國開放其國內市場,黃金已經在繞過香港,直接流入中國內地。本月,中國公佈了黃金進口規模——今年前十個月進口了逾209噸黃金,比去年估計的45噸增加了4倍。 分析師估計,中國黃金需求今年將達到600噸,僅次於印度——後者將消費約610噸黃金。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並非有意利用中國日益增長的黃金需求的唯一機構。香港政府去年建立了一個戒備森嚴的金庫,使得海外投資者可以在港儲存黃金,同時一家稱為香港商品交易所(Hong Kong Mercantile Exchange)的公司正準備推出黃金期貨。 成立于1910年的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是香港唯一一家交易現貨黃金的交易所。它在2008年開始電子交易,但為其171家會員保留了公開喊價交易大廳。 譯者/君悅 騙倒香港珠寶商的假黃金 在香港市中心一家小金鋪——生記珠寶金行(Mok Sang Kee Jewellery)的櫃檯後面,店鋪經理在時刻警惕著欺詐事件。 但是,Mok Yeuk Ping用以檢測黃金純度的古老方法,可能不足以對付當今的騙術。隨著金價節節攀升,於上月創下每盎司1424.10美元的名義新高,針對這種黃色金屬的騙術,如今也是花招百出。 香港作為通往繁榮的中國黃金市場的“後門”,是假黃金製造者的主要根據地。香港具有百年歷史的黃金交易所——金銀業貿易場(Chinese Gold & Silver Exchange Society)理事長張德熙(Haywood Cheung)表示,騙子以一種難以檢測的新型合金冒充黃金,香港各珠寶金行受騙買進的這種合金估計介於200-2000盎司。 “仿造品質非常高,”張德熙表示。 在一起事件中,管理者發現,犯罪分子在與黃金屬性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了一層純金。合金中含有相當高比例的黃金,約占總重的51%,另外摻有七種其它金屬:鋨、銥、釕、銅、鎳、鐵和銠。 工藝的複雜性表明,只有那些擁有先進設備和高超冶金工程知識的金工技師,才能製造出這樣的假黃金。 大多數騙局都是使用鍍金鎢鋼,這種相對便宜的黃金合金很容易就能識別出來。 但最新騙局中的假黃金,卻是一種鍍上了一層純金的複雜合金,這種合金不管是顏色、密度還是硬度,都和真金極其相似。 甚至連香港最大的珠寶商之一——六福珠寶(Luk Fook Group)也在今年夏季被騙售了價值1.15萬美元的假黃金。之後,該公司提醒各門店保持警惕。公司常務董事羅添福表示:“這是迄今以來我們受到的最為嚴重的一次衝擊。” 假黃金詐騙案突顯出兩大市場趨勢:一是金價上漲,這已引起了個人投資者的注意;二是中國黃金需求迅速增長。未來幾年內,中國有望取代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 中國黃金需求的上升,正在改寫全球黃金行業的版圖,香港貴金屬市場作為地區交易中心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中國的黃金開採量居全球之首,今年,為了滿足本國消費者的旺盛需求,中國不得不大量進口黃金。本週四,中國官方罕見地披露了黃金進口資料。今年前10個月,中國累計進口黃金209噸,比去年增長5倍。去年進口量估計為45噸。 和西方黃金買家一樣,出於對通脹上升和匯率波動的擔憂,為了財富保值,中國投資者也紛紛購買黃金,從而推動進口激增。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新加坡的大宗商品分析師Xin Yi Che表示,由於缺乏有關舊金和央行活動的資訊,最新資料並不完整,但足可“表明中國需求十分強勁”。 採礦業遊說組織——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估計,去年中國黃金總需求從十年前的200噸左右,猛增至近450噸。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黃金需求還將進一步大幅增長,直追印度。2009年印度黃金總需求為612噸。 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駐倫敦貴金屬分析師魏文德(Walter de Wet)表示,新披露的黃金進口資料,表明今年中國黃金需求有望突破600噸,比去年增長近75%。資料有些含糊,魏文德也警告說,可能有些非法的出口黃金行為沒有納入資料之中。“這會扭曲中國實際黃金資料,但趨勢是不容否認的:中國的黃金需求正迅速增長。” 因此,犯罪分子企圖從中牟利不足為奇。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欠缺經驗的貴金屬買家,可能很難辨別出假黃金。敲、咬、銼等手法只能簡單檢測黃金的軟硬度,難以辨別高明的偽造品。 鍍金鎢鋼是一種幾可亂真的仿造品,因為鎢的密度和外觀與黃金相差無幾。 而且,要獲得此種產品相對容易。廈門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China Tungsten Online)表示,包括紀念幣、鎢條和珠寶首飾等在內的各類鍍金鎢鋼產品,是其主要產品之一。 該公司的英文網站上聲明:“我們生產的鍍金鎢鋼產品僅作為紀念品和裝飾品用途,我們謹在此聲明:請勿把我們生產的鍍金鎢鋼產品用於非法用途。” 不過,企圖以鍍金鎢鋼冒充純金出售的犯罪分子,也只能欺騙那些天真的買家。鎢是一種堅硬易碎的灰色金屬。 在假冒品上鑽孔,或者剖開假冒品,立刻就能揭穿騙局。 相比之下,今年早些時候騙倒香港珠寶商的複雜黃金合金,檢測難度則要大得多。 這些假冒品需要經過極其細緻的檢查,包括對中心部位進行極高溫和化學檢測。 這個過程稱作“火試金法”,是大型金行必備的標準檢驗法之一。這意味著,通過街頭商店流入黃金市場的假黃金,無法通過冶煉商或黃金交易所。 鑒於中國有望成為黃金市場上最大的買家,香港的珠寶商們可能還將遇見更加精巧的偽造品。 譯者/楊遠 人民幣國際化改革為香港帶來機遇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羅伯特•庫克森 報導 香港或許將主要貨幣港幣盯住了美元,但人民幣才是該地區本年度最受歡迎的貨幣:香港一直在大力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債券與其它金融產品的面市。 金融集團正爭先恐後地利用7月份中國政府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這些措施放開了人民幣的在港流動,為諸多金融創新鋪平了道路。 景順(Invesco)首席經濟學家、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之父祁連活(John Greenwood)表示:“這對香港來說是一項巨大機遇。” 放開香港人民幣市場,是中國實現人民幣從本國貨幣到全球性貨幣轉變計畫的一部分。從7月份起,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香港自由開設人民幣銀行帳戶,同時,香港各企業之間也可以從事人民幣轉帳業務,並創建以人民幣計價的新投資產品。 香港金管局(HKMA)前任總裁任志剛(Joseph Yam)表示,香港是內地開展人民幣國際化試驗的“最佳試驗室”。因為,如果外國公司能夠在這一前英國殖民地的複雜金融系統中投資或對沖人民幣,那麼,它們可能更願意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 香港市場由此發生了急劇變化。銀行、基金公司與保險公司已經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人民幣計價產品,以期利用投資者對增加人民幣敞口的熱切需求。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美元日交易額已飆升至2億美元以上。遠期、互換與期權產品也已開始交易,但額度較小。德意志銀行亞洲外匯交易部門聯席負責人延斯•沙夫-漢森(Jens Scharff-Hansen)表示:“該市場將會成指數式增長。” 不過,動靜最大的是債券市場:美國漢堡連鎖店麥當勞(McDonald's)于8月份成為首家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跨國公司,募資額達2億元人民幣(合2900萬美元)。 金融家們希望香港最終能成為在華開展業務集團的重要融資中心。但大部分觀察人士認為,只有北京放鬆對從香港向內地流動資金的嚴格管制,這一夢想才會成為現實。目前,北京仍對以投資為目的的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進行逐項審核。 即便如此,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等銀行已經在招兵買馬,因為它們預期,該市場將會繼續飛速增長。渣打銀行是麥當勞人民幣債券發行的承銷商。 香港股票交易運營商香港交易所(HKEx)也在採取行動,試圖搭上這班快車,並希望于明年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產品。 不過,香港人民幣資本市場的增長,將取決於人民幣從內地流入外國投資者口袋的速度與規模。就這點而言,香港的交易者有理由保持樂觀。 近幾個月,香港銀行系統中的人民幣存款一直在急速擴張,9月份已達到1490億元,比年初增加了逾一倍。 此外,儘管人民幣在香港總存款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銀行家們預期,隨著政府允許更多的人民幣流出內地,這一比例在未來幾年內將迅速上升。 渣打外匯策略師羅伯特•米尼肯(Robert Minikin)表示:“流入香港的內地存款不用很多,便能產生驚人的影響。” 除了通過貿易以外,人民幣還可以通過居民流入香港——政府允許居民每日用外匯換購最多2萬元人民幣。鑒於人們普遍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將大幅升值,這部分貨幣流動預計將持續快速增加。人民幣流入香港市場的一個新管道是香港實質上的央行金管局。上月,金管局啟動了與中國央行的20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向後者兌換100億元人民幣。 但金管局啟動該互換協議的最初原因是,中銀香港——香港指定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清算銀行——用完了其2010年的人民幣兌換額度。該消息震驚了市場,因為北京從未宣佈過,用於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給存在額度限制。 不管香港金融界抱有何種希望,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的發展,可能還會面臨更多隱藏的障礙。北京不會允許事情發展得太過、太快。 譯者/何黎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