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3 14:12:56瀏覽2042|回應5|推薦121 | |
這隻傳說中死而復活的花公雞,是我們購自葡萄牙Evola的紀念品。 監察院王院長打算製作一款「烤熟的公雞會叫」馬克杯,贈送給監院員工,提醒大家在執行公務時,不僅要伸張正義、大公無私,還要不傷及無辜。 「烤熟的公雞會叫」,寧非咄咄怪事?其實,公雞死而復活的故事,在葡萄牙廣為流傳。十六世紀時,葡萄牙北方小城巴塞羅斯,據說有個虔誠的朝聖者,被誣陷為盜賊而判處絞刑,臨刑前對法官說:「你餐桌上烤熟的公雞,將站起來為我鳴不平。」 沒想到,不可思議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朝聖者獲得釋放,這隻已被烤熟的花公雞,成了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圖騰,廣泛的出現在瓷器、雕塑、明信片上,深受觀光客喜愛。 類似葡萄牙花公雞,中國也有含冤昭雪的故事。戰國時代燕國賢臣鄒衍,遭受誣陷,被燕惠王打入大牢,鄒衍向上蒼哭訴,炎熱的六月天,竟然下起大雪,五穀全都凍死,惠王認為事有冤情,很快將他釋放,且回復其官職。 元朝關漢卿引用鄒衍「六月飛雪,三年亢旱」的傳說,寫成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藉小寡婦竇娥的角色,對「官吏無心正法,百姓有口難言」,提出嚴厲的批判。清朝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曾評論此劇「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毋枉毋縱是司法的最高理想,但法官不能扮演上帝,在追求正義時,常會陷入「寧縱毋枉」或「寧枉毋縱」兩難。 如果使用不正當的方法,致當事人含冤莫白,將使人民對司法產生不信任,執法人員應將「烤熟的公雞會叫」當成借鏡。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