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也談[感知]嗎?
[前言]:我所說的[感知]並非所謂[感應],它偏向於通常所謂[感覺],可說人類天性裡的直覺.對於探討[人]的深處已有好多專家著書立說,所以不學無術區區在下定題如上.
前不久與一位遠洋好友閒聊我說:感覺洋人似乎比較重視個人權益,是否因而對婚姻關係顯得輕率些.好友持不同看法,他認為這現象幾乎已是普世觀,咱們台灣也有如此現象.這問題在腦中盤桓了好久原本也不甚在意,日昨去藥房補充綠十字小箱用品,突然瞥見架子上的[威爾鋼][威爾柔]豁然開朗也不禁啞然失笑.
人類原本也是哺乳動物之ㄧ,在科學上區分為: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因此當有所需要時自然而然會尋求滿足,這是動物性使然原本不足為奇,只是[人]畢竟是[智人],而且演化至今完全有別於一般科學上的生物區分,人類早已經發展出所謂[靈性]了.我從小就皮慣了胸腹之間也沒多少墨水,因此只能感覺到這[靈性]學問大了,思索起來似乎緲然又透著玄,我想就先[撿軟的吃]談談靈性裏的[感知]吧!
大自然要發怒時,動物能先人類而感知,如南亞海嘯前,大象逕自往高地走;有些貓狗能感知即將有災難會警告主人.我的退休船長好友說:出海前若看見船艙有老鼠自行離開跳上岸,意味著有可能遭遇大災難他們往往會延期出海,這些在在表示[感知]能力人類輸動物一大截.其實科學家從歷史記載,從古代遺跡與化石也推測出古代人感知能力似乎比現代人強,只是古代人無法用合乎現代邏輯來解釋,也因而引起解讀古代思想的紛亂.依照演化論來說:所謂優勝劣敗,不適者會自然淘汰,只留存優良的DNA,照道理人類對此能力應愈來愈強,為何現代人的感知能力卻衰退至如此地步?是否人類自大認為可以勝天因而矇蔽原始的能力?是否智慧的濫用自顧取我所需無視他方而束縛了天性?
人們專注一件事必然會忽視其他,如同拍照一樣當您聚焦於一個標的,在標的之外的景物必然模糊甚至排除在外,即使使用超廣角鏡頭也無法將焦點之外全部攝入.同理,當人們為某件事自顧取我所需時,必也放棄其他或許更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從小受到耳提面命:專心!專心!這樣說來也許顯得矛盾,既然被訓練專注一件事必也忽略其他(教育亦然),這是否因此習慣無形中造成狹隘的視野?是否也無形中將原本敏銳多面向的感知能力斲傷大半?誠如史蒂芬霍金說過:[我們一輩子被教導許多常識,但常識往往只是偏見的代名詞.]雖然我們不必因此將[常識]完全否定,事實上有些常識是前人累積長久的經驗傳承下來的,它自有其一定的可信度,但不可否認有些的確經不起科學的驗證.基於此,我不禁也想東施效顰的說一句話:[我們一輩子被前人留下的教條所束縛,但這些教條顯然並非一成不變的定律.](物理定律都會被推翻),雖然有些[教條]對於維持一定的社會秩序有著莫大的貢獻,但前提是必須眾所認同,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絕對多數吧!誰叫我們是人類.
在我的認知裡,人們一旦脫離束縛,肢體活躍腦筋也會跟著靈光,因此有人興起[解放自己].照道理,解放自己應該是設法回到人們初始的純淨;應該是完全不帶任何色彩,拋棄既有的形式框架,事實上行嗎?在教堂裡,男女說[我願意!];在幽暗的汽車旅館裡,不必說我願意(也許在進入前已默認),這是人類獨有的可以選擇可以區分.其實他或她們的起始點完全始於人類最初的感知,就像火箭從發射台點火,但是升空後飛行軌跡會因外在因素的影響而不斷修正,最終是修成正果或者讓他自行墜落?抑或脫離太陽系的管轄不知去向?這就有賴所謂:常識,教條,靈性與修持這類[軟體]來設定了,這似乎不是一般大眾輕易可以接受學習的[軟體],難怪偏離軌道的火箭那麼多.不過我倒覺得女愛男歡這類事不妨持開放態度,套一句流行的話:[後果自負!]誰叫您生活在這個社會.反觀身邊,咱們台灣這蕞爾小島早已不是當初的[福爾摩沙]了,天災的頻繁,人禍的加劇,想想:除了男歡女愛的感知之外,是否該設法重啟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重拾初生嬰兒那純淨敏銳的感知?
根據文獻的記載與口耳相傳,無論東西方對於靈性的修持到達某一程度,不光言行會讓人景仰追隨,往往也同時具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我也很嚮往這種靈性的修持,我知道這至少可以去除人類的劣根,導引人們趨向平和,安寧,向善,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這類書籍一定要滿是[專業術語]不在行就排除在外?為啥一定要那些繁文縟節徒然讓人卻步?這應該已違背當初創設教派者的本意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