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10 15:56:58瀏覽623|回應0|推薦5 | |
台蕉崩跌是人禍配合農委會農糧署政策,高雄市收購約44噸的格外品香蕉進行去化,並堆滿了集貨場,高雄市農業局表示,將送到畜牧場餵豬或堆肥場資源利用。中央社記者王淑芬攝 107年6月8日 2018年06月09日 19:43
主筆室
一張香蕉傾倒的照片,彷彿成為蔡政府的救生圈,以為只要棒打國民黨,蕉價就能起死回生。 問題是,改善兩岸關係,拓展大陸市場,與更多國家簽訂FTA,降低農產外銷關稅,才是搶救台農的根本之道。若蔡政府一心只想轉移焦點,蕉價崩盤恐怕就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大陸和日本是全球主要香蕉進口國。其中大陸更是第二大香蕉市場,每年從東協等國進口近百萬噸香蕉。然而,台灣既有地理優勢,香蕉口感、香氣更有口皆碑,何以打不進國際市場?其關鍵除了關稅,就是兩岸關係。以越南、菲律賓等東協國家來看,香蕉輸陸都是零關稅。 反觀台蕉雖也因列ECFA早收清單享零關稅,但2010前後因兩岸關係活絡,陸方曾對台實施政策性採購。但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兩岸關係變質,台蕉輸陸量瞬間凋零,到2016年甚至掉到零。 或許民進黨總將陸方善意視為政治統戰,但基於市場需求與農民生存,難道就此放棄大陸市場?蔡政府必須體認,好的兩岸關係絕對有助農產銷陸,這是不爭的事實。 再以日本為例,台蕉輸日被抽關稅為20%,遠高於菲律賓的1.6至8.5%,毫無競爭力的價格終讓台蕉在日本市占率不到1%,菲律賓則超過80%。 或許台灣很積極洽簽FTA,卻也屢遭各國冷處理,其原因也與北京因素有關。換言之,就農業層面來看,兩岸僵局不僅讓農產難以西進,更讓農民因貿易壁壘而無法在世界盃有公平競爭機會。 面對蕉價崩盤,蔡政府若再不面對現實,承認兩岸關係的影響力,那麼恐怕明天過後,台灣終將只能繼續看著別人拿產品換鈔票,我們卻只能拿去餵豬。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