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鏟除異己 國民黨未來何在
2017/07/30 11:13:08瀏覽368|回應0|推薦6

中時社論》

鏟除異己 國民黨未來何在

國民黨。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06年7月13日

當年屈原在秦將白起攻陷楚國的郢都時,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哀郢〉,他寫到「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是說秦國開始侵楚時,百姓流亡的慘況。把這段話挪到國民黨丟失政權後的這一年來看,整個台灣社會是否也陷入了「民離散而相失」的境地呢?

這個「民離散而相失」的現象當然是民進黨政策所造成,從一例一休到公教年金,台灣社會被嚴重切割。現在為了滅香,連神明都陷入了離散相失。當時的楚國,只有屈原的悲憤,但卻無抗秦之心力。文恬武嬉,荒怠如故,白起入了郢都後,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這是否正是目前國民黨的寫照?

且看一看,國民黨在民進黨連續失政的情況下做了什麼?一例一休沒擋;年金改革虛晃一招,一樣沒擋;前瞻計畫更是丟盔卸甲,任由民進黨的錢坑法案長驅直入;還以為「一中各表、維持現狀」是國民黨的兩岸強項論述,毫無開創新局的理想。試問這樣氣若游絲的反對黨,還能寄望他們拯救民眾於水火嗎?一個執政時期無法抵擋勢如秦軍之民進黨,失去政權後又不思力圖振作以抗秦的國民黨,就算人民對民進黨有再深的反感,就意味著國民黨可以東山再起嗎?

不獨此也!屈原在〈哀郢〉中,還檢討了楚國之所以會淪落至此的緣故。他說「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忠湛湛而願進兮,妒被離而障之。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這段文字也就是說,楚國之所以會一敗塗地,無非是因為朝廷裡的人只知道蔽賢妒能,巧言令色,奉承君王,卻柔弱不能任事。而君王呢?也只知道任用裝腔作勢、做表面功夫的人,卻討厭那些忠誠老實、人品高潔的人,結果搞得小人奔走鑽營,君子卻益發遠離的結果。

如果拿屈原的話放到國民黨裡,大家會否也有一樣熟悉的感覺?試問這一年裡,或者推得更遠一點,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包括內閣、黨部、立法院、中常會裡還有多少諤諤之士?整個黨政運作除了裝腔作勢,對手一攻就倒之外,還有什麼?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拋磚引玉,巾幗不讓鬚眉的洪秀柱,結果是什麼?但仔細想想,洪秀柱是否的確指出了國民黨近年來的主要弊病呢?洪秀柱也許並沒有大羅神仙的本事,但她所指出的問題,哪一個不是命中要害?孫文學校以義工組織出現,但僅由於其兩岸論述不同,希望候任主席在面對民進黨政府時不要軟弱,中常會就要除之而後快。但孫文學校迄今為止的言行有任何違反黨的理念嗎?忠言即使逆耳,但應非大逆不道。

一個政黨自斷自己的歷史傳承,丟失黨德黨魂,失去指引國家方向的能力,只在對手所設定的話語中討生活,難道這個政黨不該慚愧?不該群策群力以求脫離困境?但是一場黨主席選舉,除了說要「贏回政權」之外,選舉的贏家除了陳陳相因,又真的提出了什麼了不起的說法與做法?

再加上選舉期間甚囂塵上的人頭黨員、請客吃飯,這場選舉的贏家好像正是傳言中的參與者。還有,當選之後還沒有上台,就忙著鏟除異己,這些已經讓社會倒足胃口的做法,難道昭示著如果有一天國民黨班師還朝,又會故態復萌嗎?這樣的國民黨如何讓人們能夠燃起信心?

坦白說,要指出國民黨已經逐漸陷入彌留狀態,我們也是心痛不忍,但她的昏迷指數卻已很低了。我們期待國民黨內仍有不放棄的諤諤之士,也想告誡國民黨,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前瞻且感動人的理想,如果黨的機構仍然是因循苟且、讓人嘆氣的組織文化,這個黨是不會有具理想的青年加入,這個黨是不會有未來的。

從李登輝以後,國民黨的臉譜愈來愈模糊了,頭腦愈來愈不清明了,理想愈來愈沒有了。昔日的總理,黃花崗的烈士們,看到今日國民黨的渾渾噩噩、乏力不振,應該也會感到悲痛搖頭吧!

楚亡之日,有屈原的〈哀郢〉,我們不希望看到國民黨消亡的哀詞,但歷史無情,國民黨未來何去何從,還是要看它自己。我們寄望國民黨的奮起,也期待國民黨自我提升,向民眾展現她是個有存在價值的政黨。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1074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