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破國安在
2010/08/04 12:53:15瀏覽1078|回應5|推薦39

        這兩天,聯合報大篇幅報導花蓮縣仁和溪畔的水泥開發現況,亂石壘壘,樹倒草折的破敗,一幕幕的怵目驚心,如果不是實地照片顯示,任誰都無法相信,這塊土地的名字叫「花蓮」,臺灣引以為傲的美麗後花園,太平洋日出照耀的福爾摩沙,我孩提時代夢想遷居的理想之家。    

        殘酷的現實影像,午夜夢醒思慮再三,那股怨懟與憤怒,竟似長河奔騰天外來,翻轉千里的不斷衝擊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復。

        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這是我們的國家?

                                            這是我們的財團?

                                            這是我們的政府?

                                            這是我們的地方父母官?

                                            這是五千年道統文化唯一展現?

                                            這次身為平民百姓的我們能再次視而不見?

         

        莊子人間世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說的是強取豪奪的最終結果,必然只剩下自我毀棄,眾人只知萬物有用之處,卻無法領悟無用卻更為重要。

        山川河海,看似簡單平凡,其所帶來的世代交替,又豈是人類數十年的生命週期可以看透,又怎是短視近利的政客可以明瞭,佩服聯合報蔡惠萍記者的詳盡報導,那是人性至善的光芒,與愛國愛鄉的赤子情懷,更感謝聯合報大方釋出珍貴空間,讓我們看到土地的哀鳴,原住民的無助,與官商一體互相牟利的可憎心態。    

      「產業東移」讓政商獲得可觀利益,執政者避開西部的難看吃相,卻鬼魅幽幽的複製在花東山區,好山好水的口號後面,暗藏著開腸破肚,吃乾抹淨的貪婪嘴臉,官商用力挖掘的豈只是山石泥塵,那一塊塊倒下消失的,不正是我們國家的領土,是生我、掬我、養我、護我的美麗臺灣。

           

        過去官商二十年的利益結盟,我們悲哀的發現,藍黨綠營都深陷其中,國家領導站在高處大喊「破冰之旅」,卻忽略國土政策的偏失弊端,而當年省府大員,為了維持山水的美麗表象,要求水泥廠都躲到山背,眼不見為淨的放任他們炸山築路的掠奪國土,執政竟可上欺祖先下騙萬民,難怪弄到國不成國的亂而無緒,鄉不是鄉的水悲土泣。

       

        連橫的臺灣通史序「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雅堂先生的真知卓見與不凡氣勢,今日讀來,字字叮嚀,句句感人,現在檯面上的臺灣政治人,有幾個能類比,又有幾個能讓人心服口服。

   

        曾任教臺灣大學城鄉所的張景森教授,在九十三年七三水災後,斷然建議讓國土休憩不再開發,將疲憊的叢山峻嶺回歸自然,讓中臺灣的明天,重新走入生態循環,姑不論他個人的政治取向,單從這點來看,張教授的專業堅持與人文素養,就很值得我們對他豎起大姆指。

        反觀現在的執政黨,沒有覺悟之所以失去政權八年,一旦重新執政,官商勾結的夢魘再現,前年(2008)五月執政,九月就急著宣佈終止「國土復育方案」,讓沉寂多年的租地採礦又重出江湖,讓國土更為蒙難,財團大發橫財。

        蔡惠萍寫的客氣,「我們,只能典當環境換取財富?」

        我不才的改為,「國家,竟然出賣土地換取財富!」

  

        這個執政黨,在都市,帶頭哄抬地價,掩護財閥買地、圈地、養地,然後高價賣地。在鄉野,更大手筆的變賣大山大谷,一座又一座的賣,不禁要問,再過幾年,我們週遭還剩下什麼?我們又能交給下一代什麼?是滿目瘡痍的臺灣?還是腦滿腸肥的幾個世界首富?

      

        洪蘭教授在「知書達理」一書中寫到「臺灣現在的問題不只是了解自己擁有的寶藏,還急切需要提昇全民的人文素養,我們自稱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但是到處看不到文明的現象。」

        如果國土政策如此草率便宜,文明一詞,將會離我們愈來愈遠,施政如果只會橫徵暴斂,執政黨的明天必定岌岌可危,時間轉輪其實運動的很快,千萬不要鄉愿的自我感覺良好,旗竿會扶起也會倒下,人在做天在看,那個終判的結果,我們都已了然於胸。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fung&aid=4289372

 回應文章

龍鳳阿姨
沒有國哪有家
2010/08/11 14:15

霜雪兄吉祥

大家吉祥

建國100週年

大家不覺興奮嗎?

霜雪(taifung) 於 2010-08-16 11:41 回覆:

建國百年好像還不怎麼平安

這兩天  還在為國父是否是個浪漫的夢想家吵個沒完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絕對是!
2010/08/09 22:43
這是五千年道統文化唯一展現?
-------------------------------------------------
絕對是! 你沒去看過中國嗎? 到廣東順德的黃昏市場去看,全中國最髒, 狗頭直接丟到大排, 狗肉攤上擠滿了人咧! 大躍進之後,全中國在鄭州以西,基本上看不到樹. 改革開放之後,現在的渤海灣已經補不到魚了!

兄弟,你得醒醒!
 
霜雪(taifung) 於 2010-08-16 11:40 回覆:

中國的改革開放

也是出賣土地環保換取財富

我不諱言

那回回的破壞

大自然終會反撲 

唉  我們只能為大地奏輓歌了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10/08/09 18:57

霜雪兄吉祥

總有訴說不盡的  無奈

人類 終將自食惡果

歡迎你到鶯歌無塵居喝茶

祝如必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有關
2010/08/05 20:25
『花蓮縣仁和溪畔的水泥開發」的新聞,我沒看到。很訝異花東的水泥開發又回來了,不是停止了嗎?

中國用犧牲環境,換取經濟成長所付出的代價,難道大家都沒有看到嗎?
霜雪(taifung) 於 2010-08-10 09:44 回覆:
格友
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報導文學
記者用自然人文關懷的角度
一字一句記下山河被無情掏空僅餘的破碎容顏
為不讓你遺憾
已將聯合報兩天報導貼在您的訪客留言上
願撥冗一讀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說的是明的
2010/08/05 08:31
你看到的已令你氣結,這十年僅菇蕈產業即盜伐70幾萬公頃濶葉林地,這已讓台灣毁滅,天譴之始的巨災  88泥災,即將滿週年,政府除了包庇縱容外就是欺騙,才會有原民反廹遷。沒有真象,元凶未除,什麼重建復建只是政客們分贓罷了o國土.環境,他們知道早被他們賣掉了0
霜雪(taifung) 於 2010-08-10 09:59 回覆:
台灣原是個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歷經幾十年的開發
已是山河變色水盡源枯
媒體報導的 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期待有更多人告訴大家
這個島是如何被破壞蹂躪殆盡
期待下一篇好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