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3 11:05:03瀏覽700|回應1|推薦6 | |
經濟學家的旅程 ---(高希均) 摘自2011年8月哈佛商業評論 (一)經濟觀念 1愛用國貨不一定愛國。 2效廉比公平更重要。 3關稅保護是看來必要,但常常害人。 4基本工資的好意,反而可能增加失業。 5幫助窮人不要靠救濟,要靠教育。 6「市場」居然比政府聰明。 7追求「私利」可能利己利人。 什麼是「觀念」?就是一種看法、一種推理、一種思想;它同時反射一種意願、一種嘗試一種嚮往。他表達一個人的價值標準、專業知識及道德勇氣。 (二)經濟學的政策面 民主開發多元社會的經濟政策是有健康的經濟成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所得分配不要懸殊及永續發展。 但是目標共識取得不易,因為爭議來自: 1對目標優先順序的排列看法不一。 2對政策的預計效果評價不一。 3對「時間因素」長、短期的迫切性看法不一。 4對統計資料的解釋、運用與預測看法不一。 5國際因素及非經濟因素的干預。 (三)旅程中不能沒有「中國大陸」這一站 西方發展中認為「先決條件」的民主、法治、清廉、公平,在中國大陸的政治運作中是次要的。西方的普世價值,在大陸是以另以種「價值」來「彌補」:如以穩定補民主、效率補清廉、改善補公平。 (四)台灣調整後每人GDP超越德、日等國。 瑪總統執政三年以來穩定兩岸關係簽訂ECFA,台灣經濟已逐漸回溫,也開創了台灣再世界舞台上站了一席之地的機會。2010年12月英國『經濟學人』出版The World in 2011中,提供了台灣這樣的數據。在預估2011年各國的GDP中 台灣的每人「名目」GDP剛好越過2萬美元,但經過「購買力」折算後GDP,則高達40290美元。竟然超越了加拿大40110、丹麥37470瑞典37860、、德36020、英35440、法34620、日34850。因此臺灣人民的實際購買力已可與先進國家相提並論,為什麼今天我們去歐洲旅行可以免簽證。 (五)走不到盡頭 諾貝爾得主菲爾普斯說美國財政政策已經束手無策了,未來失業率會在6%以上。 經濟學者應該勇敢承認:放眼望去當前各國開放多元民主的社會似乎都陷入難以治理的癱瘓狀態: 1從政者缺少那股決策力與說服力。 2國會永遠把政黨利益放在第一。 3利益團體不肯放棄他們的利益。 4老百姓習慣於白吃午餐。 5輿論從不放棄火上加油的機會。 6面對各種問題,經濟學家提不出沒有爭議的解決之道。 面對層出不窮難以解決的經濟問題,我們研究經濟的唯一可以安慰的是:研究經費不能少,經濟研究機構更要繼續擴大,經濟學家也不會失業。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