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8 07:14:40瀏覽2837|回應21|推薦119 | |
教師節前夕,收到全班寫給我的教師節大卡,其中有一位學生寫著: 感謝兩年來不曾改變的老師,讓我們的國文程度改變了不少! 後來我在臉書刻意幽默解讀這兩句話,我說: 不曾改變的老師應該是指青春依舊,容貌未變;國文程度改變了不少,應該是提升許多吧! 格友Mei-wen Wang則認為是: 我覺得不曾改變是熱誠不減。 果然學生也回應認同不曾改變的是「熱誠」,這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教學理念。 印象中,老師總是如此地讓人敬畏,也許是因為「老師」這個「權威」名詞的關係,或許是因為老師的學識高人一等,不過,老師與學生之間年紀的差距,才是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會和老師保持一定距離的主因。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的老師們都具有這些讓人敬畏的「條件」,因此,我和老師們的關係,就像平行線一樣,永遠沒有交集的一刻。如今,努力回想學習歷程,腦海中居然是一片模糊的影像。倘若其他人學習的色盤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恐怕我的色盤只有黑白,平淡無奇。 我深深以為:師生之間的關係,不應只是建立於學問之「教與學」,能夠讓學生學習的色盤是五顏六色,讓雙方的關係更密切、互動更頻繁,甚至學生畢業之後,情誼能夠長長久久,還在於理念或態度的影響及感化。 記得開始教書的前一、二年,我也非常「關心」學生,但是因為我和學生年齡的差距還不到一輪,即便學生視我如大哥哥般的互動,卻仍考驗著我初為人師的基本「尊嚴」,在「尊嚴」被忽略的情況下,學生頻頻在「群體規範」上出軌,我曾經懊惱過、失意過,我甚至開始懷疑這樣的「關心」是否出了什麼問題?此時,自心中油然而起的念頭,隨即在我的思緒裡竄流… 每一位老師總是將「關心」這個名詞掛在嘴邊,也經常脫口而出表明自己是一個「關心」學生的老師;然而,這樣的「關心」畢竟只是「抽象的名詞」,每個人都能輕易地高舉「關心」的旗幟,但卻非人人都能將抽象的「關心」轉化為具體的「熱情」。 我相信學生絕對懂得老師是關心學生的,但是,膚淺的「關心」似乎只是一種「旁觀者」提出一些忠言或建議罷了,態度上是比較消極的;「熱誠」則是由旁觀者的立場轉變成「當局者」的「瞭解與解決」,老師能夠和學生成為當局者一起瞭解並解決問題,那是一種「同舟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是一種積極的參與。 「熱誠」的態度,不應只是表現在學問的教導,更應表現在學生品德的進步提升、人際的互動往來與生活的豐富成長,讓學生瞭解老師不只是消極地關心成績的優劣,更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於任何一方面的積極投入。 教書二十餘載,我始終關心著學生,我的熱誠依舊,積極的「熱誠」態度,並不會因為年紀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學生也從不懷疑過我的「熱誠」。但是「關心」又該如何轉化成「熱誠」的態度呢?我認為關鍵在於要能落實「亦師亦友」的理念。 現今,在課堂或是課業上,學生依然尊重我是老師;在課後或是生活上,學生仍視我如大哥哥般,很多意見與問題就在「亦師亦友」的關係下溝通、解決,師生之間的距離不因為年紀的差距而遙遠,說是「忘年之交」亦不過矣! 每當教師節前後,我總會回首教職生涯,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事實:歲月改變得了年紀,卻改變不了熱誠!
另一張教師卡也透露著學生的心聲: 謝謝你這3年來辛苦的教導我們這群小囝仔(我從國三便開始教他們國文,現在是高二的學生了) 謝謝你總是出這麼“難”的考卷給我們寫(有程度的直升班學生,當然要寫有深度的考題囉) 謝謝你幫我們準備很多很好看的書,讓我們增進我們的國文能力,如:黑面慶仔 天啊……好好看ㄛ!(每學期我會配合課程指定閱讀課外書籍) 謝謝你總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全力的幫助我們,協助我們。(我教導學生:不論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要告訴導師我,我才能有因應之道) 謝謝你時常會主動關心我們,看我們是否有困難,總是很貼心的注意我們(我會主動關心學生的活動,並給予建議) 最後最重要的是,謝謝你請我們喝50嵐XD(第五屆百傑獲得親子類十強,我請學生每人一大杯50嵐) 現在高二十班,真誠的祝您有個美好的教師節! 教師節快樂~ 還有一則簡訊,雖然只是三言兩語,卻讓我看了非常窩心,能夠擁有如此貼心的學生,夫復何求! 【心情】 每年看到學生寫的教師卡以及傳來的簡訊,總讓我感動萬分,在輕鬆、逗趣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學生對於我的接受與喜愛。就一個老師而言,落實了「亦師亦友」的教學理念,獲得了學生正面的回饋,平常的辛苦也都因此隨風而逝了! 音樂純為配合圖文欣賞,若有侵權,請即告知,隨即卸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