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3/21 19:38:28瀏覽108887|回應72|推薦69 | |
新聞上說,佔據立法院抗議的是一群「學生」。我想,我是臺大的學生,我應該有權利說一些話。 這其實是國家認同層次的問題了。你認同的國家是甚麼?中華民國?台灣?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有差別;即便是同樣的「中華民國」,內涵也可能不一樣(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中華民國是秋海棠?中華民國是老母雞?)。認同所謂「台灣國」的人士在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更會有所顧忌,認為這根本是國安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處心積慮在「侵略」台灣。如果,今天台灣島的地理位置是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大概台灣跟中國大陸就可以不要有甚麼關係,也能安分地過日子。台灣如果在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要推動「台灣獨立」,大概也是可能的模式。讓那麼遠的國家來管理這邊,本來就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現實不一樣。隔著台灣海峽,福建省遙遙在望。台灣就位居東南沿海,戰略要衝。這個地理位置注定了台灣必然會與大陸有所聯繫,經貿往來更是難以避免。特別是,兩岸血緣相同、文化相近、更有著幾乎相同的語言文字(不過我真的不是很喜歡簡體字),台灣跟大陸如果完全不交流,那才是異常狀態。當世界看中發展中的大陸,資金紛紛投入、投資紛紛加重的時候,台灣人難道不能參與其中嗎?藉由兩岸《協議》的簽署,讓經貿往來正常化、開放化,在一個合宜的架構之下,讓台灣的優勢產業在中原馳騁,有何不好呢? 實際上,兩岸既然同屬WTO的會員經濟體,本來就應該互相開放市場。在《服貿協議》中,台灣開放六十四項,有二十二項低於WTO的標準;大陸開放八十項,全都優於WTO的開放標準。這難道不是對我方有利的條件嗎?對於台灣的弱勢產業與應該保護的項目,在協議內容中也有相應的限制。如果真的禁不起大陸產業的競爭,我們所應該做的是輔導、轉型,而非一味的保護,畢竟世界上也不是只有大陸的產業會跟我們競爭而已。將來若加入了TPP與RCEP,對台灣的衝擊將更大。 不過,我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次的行動是將整個立法院給佔據了的行為。如果政府單位真的屈服於他們的立場與宣言,此例一開,後患無窮,那就無疑是中華民國民主法治史上最恥辱的一天!對抗議者來說,佔領立法院其實是一種標竿式的手段,就像武昌首義成功,可收四海響應之效。然而,這種手段其實無益於民主法治的發展。現在已經不是戒嚴時期,我們有各種機制解決爭議,不應該用體制外自稱「人民」解決的手段。今天是這批「人民」、明天是另批「人民」,通通都自稱「人民」。請問:該聽誰的?誰有代表性?如果都沒有,怎麼辦?因此,這種做法必須嚴肅的反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