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27 14:16:56瀏覽3984|回應8|推薦47 | |
我們在溫哥華待了近20年,又屬於周末趴趴走一族,這裡的湖光山色算是見多了。但滿心讚嘆處處美景時,其實也不識其中的山高水深,花木蟲魚。若勉強說對這大環境有份愛,也只能說是盲目膚淺的愛。 幸好今年5月有緣接觸【綠色文化俱樂部】,認識 林聖哲老師,我總算才真正開眼認識溫哥華。 網路時代知識易得,彈指之間,有什麼是谷哥、維基無法效勞的?但一段文字和圖片的說明,哪裡比得上身臨其境的認識。於是跟林老師走在街頭看歷史建物,聽它們的身世故事;在老社區欣賞特色房子,體會不同時代的住家美學標準。其中各族裔如何聚居並演化出各區獨特的風采,讓我們對溫哥華這深具包容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城市更增了解。 走出城市,當學員圍繞在參天的大樹下,腳踩巨木扎根的土壤,呼吸著群樹製造的氧氣,涼風徐徐,充滿樹脂芳香。一邊聽林老師講解這樹的脾性,它需要怎樣的陽光、水分、土質;一邊我們輕撫樹身,細看紋理,又檢視葉子構造…..這樣的學習場景在山上森林,在都會公園,與樹如此親近。 不只各類松杉柏檜大樹,我們也要識得小樹小花,彎腰分辨不同莓果、蕨類的差異。 在海岸湖邊分析地形和生態,各式藻類如何分布,而海星、海葵、螃蟹就在淺水處棲息或爬行。眼前水天一色,清澄湛藍。而一轉身,又見綠樹成蔭,那是待會兒的研究課題。 林老師在台灣從事醫生工作,移民溫哥華後不久,便致力於自然人文生態教育。他說,要把這兒當家,就得好好認識這方水土與其歷史沿革。他20多年來的熱誠與專業不僅獲得本地相關團體人士的尊崇,也因此被邀請到國會演講,並曾擔任國家環保經費分配審核委員。 雖有那些榮耀,但林老師當義工帶我們這些【綠色文化俱樂部】的小嘍嘍們上山下海城市裡到處跑時,我只看到一位熱愛自然,滿臉煥發光彩的阿伯。講解時,老師口沫橫飛,因為太急切要分享我們他對周遭生物、環境的知識。如果噴灑出來的口水再多些,燦爛陽光照射下,老師嘴邊或許會出現一道小小彩虹(老師別罵我,這只是我腦中的一幅卡通畫面)。 我覺得林老師才智雙全,又富領導能力,才能赤手空拳打下Green Club江山。在他帶領規劃下,大溫地區的重要公園和社區,都有義工老師免費帶領解說當地的植物與人文歷史;每周五又有藝術人文生活講座,多采多姿。很難想像無需政府資助,卻能把社團辦得如此出色。 上周六我參加林老師帶的陽光海岸生態遊。行前我和女兒通電話,說我周末要參加Green Club的活動。她聽成 Drink Club,以為她老媽嗜酒成性,很是驚嚇哩 。 所以隔日當林老師在旅遊的車上,要學員簡單自我介紹時,我實在很想搞笑說一段酗酒者參加戒酒團體的開場白: Hi! My name is Amy. I’m an alcoholic. 但其實我是心醉於 Green Club這個團體的,不必戒啦! 延伸閱讀: 溫哥華 Collingwood 區的秋色繽紛 Amy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