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房筆記】閱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07/09/29 21:58:54瀏覽29035|回應3|推薦2

        我又重讀了一遍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擁有這本書是十四年前,第一次讀完這本書卻是買下它的十四年後。

        而這回在短時間內的重複閱讀,不再是首次閱畢後的驚豔,卻更明白這本書何以是許多愛書人列為最愛的書單。 

         這本書的最後,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一九八五年五月獲耶路撒冷文學獎後在典禮中的講詞刊為附錄。標題是引用他最喜歡的一句猶太諺語:「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了。」米蘭.昆德拉同時說,小說藝術就是上帝笑聲的迴響。 

         從這句猶太諺語再往前審視並反芻整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所謂「輕與重」的隱喻於是有了更為明朗的揭露。 

         上帝帶著微笑,俯瞰著祂的子民。人們所謂的歷史,也許不過就是上帝的行事曆中,一連串已完成事件的結果。 

         於是,當我們面對生命中,一些可能是「註定」與「不得不」,或者「偶然」及「巧合」發生的事件時,我們感覺無比沈重的漩渦,其實是宇宙洪流中、生命過程裡,一小片偶然掀動的輕微漣漪罷了! 

         但由於我們親身經歷了,那上帝的一聲「輕」笑,畢竟還是成為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們難以承受之「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面對生命中的許多場景,也許有著某種重大意涵或劇烈影響,但我們可能一派「輕鬆」的承受,不見得能在當時察知這些場景與事件其實是有著怎樣的「重量」!  

        是故,「輕」與「重」,在這本書中雖然成為米蘭.昆德拉獨具特色的「語言矛盾」,但同時也是角色互換、時空異位後,不同感受的表露。  

        作者米蘭.昆德拉一生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捷克動盪變幻的歷史,這些沉重歷史在他的作品中得到細緻深刻的體現,然而昆德拉的的沉重時常隱藏在輕鬆幽默的筆調後面,沉重反而顯得格外蒼涼,因而有人稱他的作品為「黑色幽默」。他的作品表面輕鬆隨意,實則蘊含著深邃的智慧和機智的思辯,在佈局、技巧、觀點上,能夠踰越抗議文學或挖掘社會黑暗的表層,深入角色的心理活動,再以輕鬆流暢的文字娓娓道出。  

        雖然譯者韓少功在一九八七年北京版的前言中曾經提到,小說中,「且不說某處錯誤偏狹的理論,即便是最精彩最有超越性的論說,即便是最令讀者閱讀時擊節叫絕的論說,它的直露性總是帶來某種侷限;在文學領域裡,直接的理念或由人物扮演著的理念,與血肉渾然內蘊豐富的生活具象仍然無法相比。經過歲月的淘洗,也許終歸要失去光澤。」  

        但我對於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以第三人稱敘事中介入第一人稱所進行的肆無忌憚的大篇議論,仍然印象深刻,並深為所感。書中,作者以明朗、簡潔、縝密、凝重有力的語言風格寫出了許多充滿魅力並具有哲學意味的文字,而且蘊含著深邃的智慧和機智的思辯。  

        例如,他敘說愛情:

        「他愛這個女人已經有好幾個月了,這種愛對他來說如此寶貴,他想在他的生活中為她創造出一塊獨立的天地,一片純淨的禁區。」

        「愛情只是他乞求對像憐憫的一種慾望。他自己就像一個被繳了械的戰俘,事先就把對付打擊的防衛力量解除了,甚至總是想知道打擊何時降臨。……..愛情意味著對某種打擊的不斷期待。」

        「人們還年輕的時候,生命的樂章剛剛開始,他們可以一起來譜寫它,互相交換動機,但是,如果他們相見時年歲大了,……..生命的樂章多少業以完成,每一個動機,每一件物體,每一句話,互相都有所不一樣了。」

        「我們倆,你和我,生活在不同的兩端,你進入我的生活,就像格列佛進入了小人國的領地。」 

          他講生命:

        「有些事,成了我們巨大的包袱。我們或是承受這個負擔,或是被它壓倒。我們的奮鬥可能勝利也可能失敗。」

        「我們追尋的目標是不為我們所知………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瞭其意義何在。隡賓娜對於隱藏壓自己背叛慾念後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

        「死人無論如何是不能翻身走出的!那麼往他們身上蓋泥土或是石頭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河水從一個世紀到另一個世紀,不停的流淌,紛紜世界就在它的兩岸一幕幕演出,演完了,明天就會被人忘卻,而只有滔滔江河還在流淌。」

       「人類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能測定我們的決策孰好孰壞,原因就是在一個給定的情境中,我們只能做一個決定。我們沒有被賜予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生命來比較各種各樣的決斷。」

        「歷史和個人生命一樣,輕得不能承受,輕若鴻毛,輕如塵埃,捲入了太空,它是明天不復存在的任何東西。」

        「恐懼是一種震擊,是高度盲目的瞬間,缺乏任何美的隱示。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種尖銳刺正的光芒而不知有什麼事在等著我們。」 

         他描繪性:

        「因此弗蘭滋閉著眼睛在她身上扭動著的身體,只是一個沒不靈魂的軀殼而已。像一隻剛出生的幼畜,閉著眼嗷嗷地尋找奶頭。」

       「他們各自把對方視為坐騎,馳入他們的期望的遠方。」

       「不成文的性友誼合同,規定了托馬斯與愛情無涉。一旦他違反合同條約,地位下降的其他情人就會準備造反。」

        「托馬斯得出結論:同女人做愛和同女人睡覺是兩種互不相關的感情,豈只不同,簡直對立。愛情不會使人產生產交的慾望(即對無數女人的慾望),卻會引起同眠共寢的欲求(只限於對一個女人的欲求)。

        華盛頓郵報曾載文稱許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這本書也奠定了他在世界上最偉大之在世作家的地位。  

        但對我而言,激賞來自於一種共鳴,從米蘭.昆德拉犀利深刻的筆觸中,跟著去發掘媚俗背後所隱藏的真理與真性情,再看冷冷苦澀的黑色幽默於文字後面蔓延,教人在他伴隨著耐人尋味的重複論理,領略一種永不磨滅的魅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引人由文字中去思考人性,這就是一種文學價值。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vicky&aid=1264698

 回應文章

Jessie
2014/11/11 12:11
有點感觸,會去找來看看,謝謝推薦ROES加油(ponyndodo@gmail.com)

想想
2013/12/23 10:13
因為書名吸引我!
看完心情很沉!寫的太好了!把人的心裡靈魂刻畫的很深刻!還有什麼要追逐,放不下呢?
生命輕和重有分別嗎?應該輕到連尘埃不如!(xiaoyinggan@yahoo.com.t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最近也重看了這本書耶!
2007/09/29 22:05

我第一次看,只有18歲,我看他是因為我的男友說很好看,所以我看;好笑吧!!那時候,我看完了卻看不懂;前兩年收到誠品的讀書報,說紀念版再度登場,我不想要心中有遺憾,所以我又買了一本重新看過;這次沒有看完,因為看不下去,自己看到淚流滿面.........我有感覺了,但是卻覚得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