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味藥‧八仙故事 ● 不死鳥‧美空雲雀 ~ 柔、夢芝居
2010/09/19 11:10:33瀏覽4904|回應0|推薦0

﹝人生一路、雨、この道を行く~ 美空 ひ ば り

民國以前都是「明治」,明治在位 34 年
民國 元 年「大正」即位 ( 大正元年 )
民國 15 年「昭和」開始 ( 昭和元年 )
民國 77 年「平成」即位 ( 平成元年 )

這一首 ~ 柔 ... 昭和 39 年 = 民國 53 年

四味藥--八仙故事

呂祖師初見何仙姑,誦經念佛悟道修行,卻有仙風道骨,不知他善根道念何如?便喬身打扮渡他一番。何仙姑家開生藥店,呂祖師問藥方,何仙姑巧妙回答。呂祖師的藥名:「一要家和散;二要順氣湯;三要消毒飲;四要化氣丹。」何仙姑巧妙回答: 「父慈子孝家和散;弟忍兄寬順氣湯;妯娌和睦消毒飲;家有賢妻化氣方。」

呂祖師心想,果然心靈智巧、人間少有、蓋世無雙。又道:「這是人家四味藥的比方,還有人身中,也有四味藥,你可知否?」何仙姑回道:「眼耳鼻舌家和散;筋骨皮膚順氣湯;慈悲忍耐消毒飲;心無煩惱化氣方。」呂祖師聽了,十分歡喜,心中暗讚好個聰明智慧女子。

又問:何為「眼耳鼻舌家和散;筋骨皮膚順氣湯;慈悲忍耐消毒飲;心無煩惱化氣方。」何仙姑回答:

眼耳鼻舌家和散,眼耳鼻舌是人一身之根本,外念不淨,人身難保,內念不淨,難用妙理功夫。須要外念掃除,內念守一,把六門緊閉,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慾推開,六賊牢拴,撥轉心華,運動妙用,方可免得輪迴生死之苦,纔是家和散也。」六門緊閉是真常,四相掃除見西方,見性高超三界外,升入雲宮伴法王。

筋骨皮膚順氣湯,筋骨皮膚四大幻身,乃是假相。一團血肉聚會,似個臭皮囊,本是萬蟲之窩。修道之人修得涅槃聖體,就是香堂世界,又是清淨法身,便是順氣湯也。」皮包血肉骨纏筋,莫把皮囊當作真,五氣若能歸一路,陰陽顯現鎮金身。

「慈悲忍耐消毒飲,為人在世,不論老少男女,多要忍耐和平,溫良恭敬,孝讓為先,無氣無惱,無憂無悶,無禍無災,自然清閑自在是名消毒飲也。」忍耐存心一著高,千災萬禍一齊消,絲毫不起貪瞋念,脫卻輪迴禍不招。

「心無煩惱化氣方,男女若得身安自在,不生雜念,不貪凡世一切諸塵,要發智慧之心,求得大乘妙法,等開大悟,得了覺照,便是化氣方也。」良方真是好良方,佛祖留傳在世間,無生無恐無煩惱,福壽康寧入祖班。



太上老君‧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諸葛亮‧誡子書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年與時馳,志與歲去,遂成枯落,悲嘆窮廬,將復何及也。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 ( 桃花島 解 樂為藥 ) 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442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