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瓣一果 ( 附表一 ) 捨於正其宜 捨於明其道 ●
2010/01/20 19:26:07瀏覽476|回應0|推薦0
 
金 剛 經 釋 密‧若然我觀
 
五瓣一果 ( 上 )

金剛經為學佛的主經 其中寓藏著極深妙意 所以歷代以來解經者雖多 然而都因見仁見智的不同 故解法與觀點亦並不一致 今後學 ( 吳靜宇 先生 ) 不敏 且就個人之所見 認為在解經之前 必當有幾項概念 才有助於深刻體驗 何以說是「五瓣一果」?
 
一、
 
佛‧一世說法皆是應機而說、對症投藥 並無定法 亦即是以「方便說、方便法」用八萬四千法門 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是也 此正與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孟子的「所以教者五」一樣 都是根據「天地之道無棄物、聖人之教無棄人」之原則下 普遍的以說法來渡眾生 然而又因應眾生的根器與智慧不同 不得不有差別的法施 所以 佛‧每次施法時都有顯微之分別
「顯」者是法的表面 全憑言語文字來表顯 旨在破除眾生之煩惱 此是「平等法」亦是孔子所謂的「教」是也「微」者乃是教外別傳 亦即在施平等法之場合 再密意審察大智慧之弟子 不立言語文字之密法 專尚「以心傳心、見性頓悟」之道 此稱之為「無上法」亦即孔子所謂的「道」是也

大法聞固聞矣 然因個人般若慧力的高低 故而對「法」的理解上 則又因人而有所不同。理解既然不同 則修持的究竟自然不同 佛‧之設教 相同於孟子的「君子引而不發」但求勉人致知力行之功 不露心聆神會之要 將中道於不言中立定 待「能者從之」
孔子之說教亦同此 在三千弟子中 各人之理解和趣志當然不同 遂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之設「依其所好、導歸其正」這些都算是「平等法」屬於教化之內。而出此外者 還有「聖門心傳」的密法 於不言不露之間 傳於大智慧大根基者 故對「冉、閔」使 → 成其德; 對「由、賜」使 → 達其材; 對「樊、遲」則 → 達其問; ...此外 尚有「有如時雨化之者」之心傳 傳於「顏、曾」以使 → 成其道。 是道才是聖門之究竟之學 並為「夕死可矣」之真諦 ... 可見 聖人之設教 因人之材質 是有不同傳法的 佛‧每次說法 都是利用此「顯、微」兩方面 以「方便說、方便法」
 
二、
 
佛‧每次說法都是運用妙智慧以惺迷破癡、啟悟眾生 表面上是說法 而在不言中卻是默默示露玄機 以無上法與平等法並行 這就是 佛‧之兩面咸宜 教而無棄之道 故於靈鷲山說「法華」時 雖亙八年之久 然這仍是平等法之教化而已 而真正的無上法
卻在「拈花示眾」之一剎那 將大道之妙體示露於弟子群中 恰值大迦葉聆悟是機、乃「破顏微笑」知師父之用意是以拈花試探弟子的智慧 故於此一笑之瞬間 將大道「心印」。是以 佛‧於祇園精舍說「般若」之用意亦同 須菩提正是聆悟無上法
之第一人 所以 大道之授受必賴授者與受者之恰機方可 如果只有授者之妙示 卻無受者之聆悟時 則所謂的無上法也就不能成立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三、
 
學佛者必先訪得明師之指傳 以知大道之體在 再察經文之關要處 並向本身返觀 契合大道之體用 方可洞悉經要 更能明聖門傳心之道 故說「念經不如講經;講經不如行經」如果不明大道在我身之體在處 不能以經意契合心法 而徒自誦讀傳言時 就算是爛熟四萬八千部經 除了幫助一些善行之外 並不能成就妙諦的 若想「見性成佛」更是談何容易?
孔孟的心法旨在「仁義」然而亦必先明「仁」之體、才達「義」之用。所謂「義」者 亦是由「仁」所發生的作用 如果不先明等於「安宅」之仁體;而單思履行「正路」之義行時...則其結果不是欲行不達、便是出於勉強 雖可成就「正人」之質份 然而距聖城之路程 尚不只千萬里 故孔門「居仁由義」之要諦 與佛門之「依體解經」是無甚差別的

四、
 
金剛經本是可淺可深之經典「淺者」人人易懂 可當成 佛‧說法的一段傳記來看 或是 佛與須菩提的問答集「深者」全藏心法的機要 每一分都潛藏著無盡妙意 不但能「斷疑生信」了明「離相無住」的真旨 如 佛‧之親臨眼前指我迷津
 
五、
 
金剛經表面是應祇園精舍之邀 廣說「平等法」卻在默默中訪求夙根深厚、智慧廣大之弟子 授以「無上妙法」故於法會之開始便隨機釋妙 不料須菩提獨我知見 先觀 佛‧之妙行 進而心聆神會發此妙行之菩提心體 當機而出一問一答 法會遂成 換言之 一般人得到的是「文字般若」而須菩提所得的卻是「實相般若」故此「以心傳心」之竅妙 一般人便不易窺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370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