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業到處告狀 金管會四面烽火
2011/10/30 21:01:58瀏覽148|回應0|推薦1

2011/10/28 17:15
【文/黃琴雅】
 
384期《財訊雙週刊》
 
也許是總統大選逼近,也許是忍無可忍,數月來,金融界批評金管會「防弊重於興利」、視業者如寇讎,將影響馬總統選票的耳語四處流竄;甚至直接點名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與金檢局長鍾慧貞是最不受金融業歡迎的官員……

離總統大選僅剩下不到一百天,以往對國民黨相當支持的金融業者,今年的態度卻異常冷漠,被問到有沒有執政黨的人前來募款,金融業者都會直截了當地回答:「有陳裕璋在金管會,金融業沒人要捐給馬英九!」

「金管會變成一個執法過嚴的『衙門』」、「金融業已經被管到沒有前途了!」只要談起金管會,金融業者幾乎都是一肚子苦水,過去一年這群業者只能「摸摸鼻子」私下抱怨,好不容易忍到總統大選將屆,紛紛趁機一吐怨氣。

但陳裕璋表示,過去半年來與業者之間的溝通已大幅改善,他懷疑最近媒體接連炒作業界不滿金管會的訊息,可能來自特定一、兩家金控因業務過失遭處罰或擴張計畫未獲通過所致。

為什麼陳裕璋會成為金管會史上最惹「業者怨」的主委?主要是他從去年五月一上任,就高築「防火牆」,對業者來個三不政策——「不說話、不接觸、不溝通」,是金管會成立七年來的七位主委中,對業者最「相應不理」的主委。

但在去年業者多次向政府高層反映之後,陳裕璋開始舉辦一季一次的「金融業董總座談會」,與業者「公開」談心聲。從正面來看,陳裕璋潔身自愛,不會與業者有任何勾結;但不少業界認為他依然管得太細,又太有定見,即使業者前來溝通說明,往往也是「無效」,管制依舊比鬆綁多。

業者溝通無效 抱怨管制多於鬆綁
 
圖/財訊雙週刊提供
 
例如,眾所皆知金控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做到「跨售」平台,但金管會卻不希望銀行的櫃台賣保單,最好只做傳統的「存放匯」業務就好;又因為○八年的連動債事件,如今銷售基金前都要先給客戶填一份風險屬性測試;券商承銷又因為盈正案,配銷制度大改變,使得券商配售出現大問題;最近又要求銀行業要提高呆帳準備至一%,好不容易今年賺錢的銀行業獲利要被稀釋,加上即將實施的IFRS(國際會計準則),業者抱怨金管會在金融業都還沒充分準備下,執意要與「國際接軌」,這種種舉措,都讓業者不滿情緒高漲。

此外,過去證交所、櫃買中心或期交所等周邊單位都會自掏腰包派人員陪同參與券商公會出國考察,金管會則認為這是旅遊行程,禁止周邊單位跟去;有一回,一位金融周邊單位的董事長到日本東京拜會,卻提早一天被陳裕璋叫回,原因是對最後一天的行程有意見;又有一次,一位金管會的局處首長出差,已經飛到了轉機地點,還是因「沒出差意義」而被叫回,顯見陳裕璋業務盯得之細。

而當前金管會最紅的人物──金檢局局長鍾慧貞,更是讓業者「頭疼」到最高點。台大會計系、政大會研所畢業的鍾慧貞,從過去證期會時代就是著名的「鐵娘子」,無論是主管過的會計師、投信投顧公司,或是過去銀行局副局長,再到現在的金檢局長位置,都讓每一個被她管過的業者十分「敬畏」。

最讓金融業怨聲載道的是,金檢局的檢查幾乎可以用「鋪天蓋地」形容,去年為了查金融業的「肥貓」,金檢局進行公司治理的專案金檢時,金檢人員連少蓋一個章、獎金發放、交際費運用、甚至兩千元的單據都要管,還要求業者送禮或請吃飯的對象是誰,都被要求要條列出來,惹得業者大喊「太超過」、「把大家都當小偷」!

鐵娘子管法規也管內規 金控懲處,民營比官股多

針對業者的抱怨,金管會高層官員說,面對金控業界大財團,有人願意挺身而出「做壞人」,國人應該給予鼓勵,金融監理本來就應該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才能發現經營的缺失與弊端。(更多精采內容請見384期《財訊雙週刊》)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579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