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0 13:11:31瀏覽1130|回應0|推薦5 | |
我所知道的大陸醫院 - 北京同仁堂 很喜歡讀流傳北京同仁堂由來的故事。話說康熙皇帝的皮膚發癢,雖有御醫與珍貴的藥材,仍一直無法治好。 他喜歡走入民間,有晚就逛到一家小藥鋪,看著燈火仍通明,進去看到一位書生,便聊起他的皮膚發癢問題。小鋪的郎中說他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加上長期吃人參,火氣上攻,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癢。便開了大黃煮水泡澡,以便宜的藥材就將康熙帝長期的困擾給解決。 因為藥鋪郎中不貪圖榮華富貴又有心要救治百姓眾生,於是康熙帝就蓋了一個藥堂給他,算是醫療費,並取名為“同仁堂”。 喜歡這流傳的故事,瞭解到疾病治療必須是對症下藥,藥不需特別珍貴,種類不需要多,藥量也不需多。當然,有能力以簡單幾味藥方治療好疾病就必須要醫術高明才行。 此外,也喜歡同仁堂的開創人因為無私與善良而獲得康熙帝的支持,蓋了一個大藥堂救更多的人,這種好人有好報,誠實經營的故事總是讓人廣為流傳。在大陸的連續劇 “神醫喜來樂”或“大宅門”的故事都有一些取材自同仁堂。 在大陸若需要買中藥材,喜歡到同仁堂,因為她的藥材流通的快,比較新鮮,而且老字號大小總是比較放心一點。此外,中藥材有些假的,可能很難去判斷;如:天麻長的很像曬乾的白蘿蔔。 又如三七(或稱川七),它的價格是依照頭數來論價,頭數越多成長期越久。然而,有些不削商人用橡皮筋在三七成長時就套住,沒有仔細看也不看不出來。這是到麗江古城玩,一位賣中草藥的四川人教我辨別的,還真的從三七找出一段橡皮筋。 |
|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