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退而不休的賀豫麗老師
2009/12/08 09:55:41瀏覽565|回應0|推薦3

若非再次向賀姐求證,否則我真會高度質疑資料筆誤,因為數據顯示的日期與外表精神奕奕、富有朝氣的賀姐無法相符?賀姐連續聽了我數度質疑「不可能、不可能」,不禁呵呵大笑,笑聲中細數著她的每份工作,善用時間的賀姐,將一切可用的時間用來做志工,如同她在交大愛盲有聲書錄製「天下雜誌」的文章篇頭自稱的「向日葵」,宛如一顆如太陽般明朗、快樂的心,而且無私的分享。

從新竹市社會處的志工到新竹市生命線義工:       

        賀姐任教於新竹香山國中十七、八年後,轉至新竹三民國中直至退休。本身雖是數學老師,但因為教職緣故,深感輔導的重要,因而不辭舟車往返至彰化師範大學取得輔導碩士學位。

賀姐憶起早期的志工:「未退休前,1986年就已經開始在新竹市政府社會課擔任志工,當時社會課的志工區分三組,分別是關懷老人、兒童、青少年。因為每次家訪獨居老人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我正好利用星期三下午沒有課的時間拜訪獨居老人。」

談到這裡,我不禁打岔,記憶裡的國中專科老師(尤其是英文、數學)偶聞有兼些家教補習之類,賀姐當年既然是數學老師為何沒有賺外快的念頭?賀姐直率的說「確實有人這麼問過我,可是我對錢看得很開,總覺得夠用就好。」

賀姐1988年加入新竹市生命線義工行列,生命線義工來自社會各界,凡年滿二十三歲,高中以上均可報名參加義工培訓。義工培訓分四階段,第一階段為通識課程,第二階段為同理心訓練,第三階段為見習,第四階段為實習,三、四階段除接案外,每週仍需參加一次諮商理論課程教育。如此經甄選、測驗所篩選合格者聘為新任義工,參與電話協談工作,期中並需接受二十六學分的在職訓練,考核合格方為連任義工。賀姐想起二十多年前,長達一年受訓期間,印象深刻的受訓內容就是與求助者的談話過程是不能問「為什麼」?而是要換個說法「什麼原因呀」、「什麼事情呀」。也因為有嚴格磨練的說話技巧,讓賀姐在偶後的教學或志工期間受益無窮。

目前新竹市生命線值班義工約有一百七十人,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服務。這樣的排班時間也是賀姐津津樂道的,或許是礙於人手的問題某些縣市無法在深夜輪值,但當賀姐與夥伴們在新竹市生命線輪值大夜班(所謂的大夜班是2200-0800,兩個人輪值),由於全省都可以撥打1995生命線求助專線,因此甚至曾接到遠從澎湖、花蓮的朋友求助。由於生命線的義工用全心全意投入這個讓生命成長、心靈成長的工作,所以在毫無車馬費、交通費的情況下,不管是白天的三小時輪值、或是夜間的徹夜守候,只要是值班時間,義工都能按時就位、樂於奉獻。

新竹林區管理處國家森林解說志工:       

林務局希望運用社會資源強化育樂服務,1990年積極推展森林志工的制度,1996年開始招募國家森林解說志工。森林有許多寶藏,解說員就像探照燈,原本是平常的外出欣賞風景,但因為有了解說員的緣故,就成了深度生態之旅;同時解說志工能加深遊客對森林保育的重視,能夠直接面對民眾、教育民眾,因此這部分的森林志工也佔最多數。新竹林區管理處同步在1996年開始辦理國家森林解說志工招募工作。賀姐期待2002年退休後有個既能強身又可增加知識的地方擔任志工,於是1998年參加新竹林區管理處的志工招考,通過測試後緊接著受訓一星期,包括東眼山、滿月圓等森林遊樂區的導覽實習,及格後擔任解說志工。賀姐說:「這一做也有十一年囉」

一路下來賀姐做志工已經成了習慣,尤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更可以源源不絕的持續下去。關心別人成了一種習慣,這份關心讓旁人都可以感受到。但是可貴的是賀姐言談中屢屢提到的「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因為要幫助別人,使得這份意念成為鞭策自己成長的力量。」又因為她信奉「珍惜時間,把握當下」讓她閒暇就看書,尤其喜歡利用搭乘火車之際看書,「要善用時間呀」她這麼說。 

我問她為何有精力與時間做這麼多項志工呢?她說她心情開朗,幾乎不失眠,既然老天讓她擁有「五分鐘即入眠的快樂睡眠本能」,賀姐強調「我更應該多做事情」。近年來她把關心的觸角伸向愈來愈多的台灣新移民婦女,熱心號召數十位好友成立外籍配偶關懷協會,每週為外籍配偶上課,增進她們的國語文能力,也因關懷這群新移民的緣故,讓她特別敏銳,連在火車途中,都會特別與口音特殊的婦女閒聊,甚至適時的給予協助。 

不論是生命線義工、森林解說志工、甚至與天主教明愛會遠赴泰北、與伊甸基金會到越南教授華文,交大有聲書的錄音等,一、二十年來的志工生涯,讓賀姐新竹市退而不休的賀豫麗老師,宛如向日葵般的光輝耀人。 

        因此說,只要有心做志工,年紀根本不是問題。

(本文同時發表於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協會視窗雙月刊2009.11)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nyan&aid=356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