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12 00:03:37瀏覽355|回應0|推薦0 | |
學好太極拳如果也有三個方法的話。第一個就是:練。第二個也是:練。第三個還是:練。多說無益,只有練。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自序 謝謝閣下對這樣的主題,會感到興趣,這裡再次向閣下表達謝意! 這裡向各位解釋一下,本篇內容當初撰寫時,只打算寫給初學太極拳、或對太極拳到底是蝦米碗糕沒什麼概念、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學習的人而寫。因為市面上與太極拳相關知識的取得,已經相當容易,但是卻沒什麼人來提醒初學者,面對莫測高深的內家太極拳,該怎麼以過去有限的學習經歷,來比照、套用到太極拳的學習上。 這裡面的內容非常混雜,東談西說、天馬行空、什麼都有,反而與太極拳有關、比較深入的要訣、心法什麼的,都沒有提到。因為這只是一篇以多角度、多方位,以隱喻手法來聯想、溝通太極拳學習的觀念,希望不要在意。 整篇內容的資料來源,參考余武男教練、許英超教練、葉淑華教練、及其他教練、前輩的解說、與告戒,還有多位師兄、師姐的指導,在這裡本人一併致上最誠摯的謝意!如果沒有各位的啟發,將不會有這篇文章的出現。謝謝! 另外,全文還有加上,本人觀察其他學員的學習態度,與本人到目前為止的學習經驗、參加訓練、以及閱讀書籍所得。之所以會寫下這二萬六千餘字的心得,只不過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鏡,希望有正衣冠、精進之功。 曾聽人說,學好英文有三個方法,第一個是:說。第二個也是:說。第三個還是:說。照這種思考模式來看,學好太極拳如果也有三個方法的話。第一個就是:練。第二個也是:練。第三個還是:練。多說無益,只有練。 當然啦~文中所談的任何內容,各位可以心存保留、適當懷疑,不見得要完全接受本人論點。這裡面觀念,也適用其他事物的學習。願大家在習練太極拳這條光明大道,能夠走的更輕鬆、更愉快、更深入、也更自在。 以下是本人對於學習太極拳觀念的粗淺認知,希望各位前輩、同好不吝指教。最後祝大家 平安!建康! -問題是什麼--------------------------就在當下! 曾問個掃地的老先生:「請問你能保證把地掃乾淨嗎?」老先生回答:「我不能保證!因為樹葉掃了又會掉、況且還有風會來將掃好的地方,又吹的滿地都是樹葉!」這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這個回答出現了幾個問題: 問題一、對工作內容不了解。掃地除了掃樹葉,還要清除垃圾、動物屍體…什麼的。 問題二、工作應具備的能力、技巧不熟練。如果掉樹葉、垃圾、糞便什麼的是常態,掃地方法應該各不同。 問題三、對工作沒有完整的概念。什麼時候比較會掉樹葉、怎麼掉、掉多少。 問題四、沒有危機處理能力。起風時該怎麼掃,風多久來一次、從那個方向來、來多久,該順風、還是逆風掃。 如果風勢非常強,算是特殊狀況,偶而出現,就像:颱風時,是不是應該用增加工時、或增加人手的方式解決。如果地經常掃不好,是人才放錯了位置,還是摸魚、怠墮造成的,人才應該另有重用,還是從此再見不聯絡。如果將工作視為一日復一日,規律性的行為時,那麼就有可能會出現,像這樣子的一些不負責任對話: 「你能保證吃到飽嗎?」「不能!因為待會兒又會餓了!」。「你能保證大便大乾淨嗎?」「不能!因為過二天,又會想大便了!」。「你能保證將衣服洗乾淨嗎?」「不能!因為衣服穿過又會髒了!」 這些問句,其實都是詢問事情,在某個時間點的狀態,也就是指「現在」!而不是指該事情,永遠的狀態。 -真的想學嗎----------------------到底企圖心有多強? 還記得不久前有位正值壯年的先生,想要學太極拳,說是最近身體不太好,聽別人說打太極拳對身體不錯,所以想要來了解。就一連問了幾個像是「什麼時候上課」、「要不要繳入會費」、「誰來教拳」、「多久可以學會」等問題。 而這裡也回答了「每星期二、五晚上8點到10點」、「不用」、「由助教輪流介紹基本功能,再由教練解說細節」、「大約三個月後,可以學會拳架外形」什麼的問題。前後聊了大約20分鐘,彼此做了充份溝通之後,感覺上他好像很感興趣,就問他,願意什麼時候一起來學習?要不要現在先學些簡單的舒筋動作? 他也很妙,竟然回答:「最近身體不太好、星期二要看醫生、星期五要休息」。 說真的,如果真想學,助教們可以各自將所學,逐一教授。若他的比劃姿勢稍有出入,還可以專人來調整拳架,幫他縮短學習時間。結果~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怎麼,難道還要求人家、拜託人家,人家才會來學太極拳嗎? -你真的學會了嗎--------------------是皮毛、還是精髓? 我曾遇到一位女士,她一見面就說,以前曾經學過什麼南拳、少林拳、螳螂拳、氣功、太極導引什麼的,感覺上內家、外家,所有想的到的東西,她好像都學過了。態度也頗為自負,說:聽說太極拳的推手很厲害,她很想學。 我說:你已經學會那麼多東西了,想必也很厲害了。武術的東西,其實多半能夠一通百通,不用專程來學推手。她說:沒有啦~那些東西都是以前學的啦!況且自己也有好幾年沒有練了。 我問:你學了那麼多東西,到底花掉了多少時間呢?她說:唔~平均來算,學一種拳大約花個三個月左右吧。 三個月?呵呵~有人終其一生只專研一種拳,好比說,只練太極拳、或專練八卦掌什麼的,只求一門深入。而這位女士竟然只花三個月,就學完了 (不是學會、學到、學好) 一種拳?如果她不是天賦異稟、就是只學皮毛。 我又問:你現在已經學會了那麼多、那麼複雜的東西,平常都怎麼練習,來維持身體的狀況呢?她說:其實平常也沒什麼練習,只是對武學有興趣,想多學一些與武學有關的東西而已! 看來~這位女士犯了一個「自以為聽過就是學會,會做就是做到」的錯誤。這裡並不是低估這位女士哦,千萬別誤會了!而是如果學會了英文字母 (舒筋方式)、認識了英文句型 (拳架),以及會說一些基本會話 (幾種手法),這就表示英文已經頂呱呱 (某某拳) 了嗎?就表示英文已經都學會了,可以再來學習日文、或法文 (其他拳) 了嗎? -到底想要學習什麼----------------------是太極拳嗎? 說真的,以前做軟體開發時,對於知識能夠聽懂、或了解就夠了。但是學習太極拳這段日子,深深體會到「學習」這個東西,「看到、與看懂」、「聽到、與聽懂」、「知道、與了解」、「會做、與做到」其實是二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不過也因為人的怠惰、貪求舒適,常常自以為:看到就是看懂、聽到就是聽懂、知道就是了解、會做就是做到。 呵呵~這麼說吧,在家裡看棒球轉播時,看到打擊者由下往上用力一揮、親耳聽到擊球聲、也知道怎麼來揮棒、這就表示你也能在那個時候,敲出全壘打了嗎?如果沒有真的實地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講再多都是空談。 我曾經遇到一位學員,當教練在教推手課程時,並不仔細看教練的動作,反而不只一次問我,是不是曾向某位教練學習,所以才會有目前的身手?也許人家只是隨口問問,沒有什麼意思,但是我卻很反感。 怎麼說,當年我臥病在床、窮困潦倒時,你曾資助我嗎?當我早晚重複、辛苦練習時,你曾一起經歷嗎?既然未曾體會我的孤單、無助,也無法了解我曾有的痛苦、與堅持。那麼~曾向哪些人求教,說句很土的話:「關你屁事」。在有教練在場的地方,是不是要把握時間,多向教練請教心中學習的疑惑,而不是在意其他同學曾從學於誰。 -該以什麼學習態度來面對--------------憑什麼要人家教你心血? 曾經看過日本電視的「搶救貧窮大作戰」節目嗎?這是一個讓面臨人生谷底的餐飲人員,利用再進修的機會,得以浴火重生的節目。真的很感人,我看過很多次,每次看過之後,都會有所感觸。 但是~我心裡常常在想,這些所謂人生谷底的餐飲人員,「憑什麼」強制專家將他們幾十年來的心血,教會他們。而且~這類打著進修心態的人,為什麼剛開始的學習態度,幾乎都會對專家的指導,顯的漫不精心、不以為意、理所當然、甚至會懷疑真的是這樣嗎?直到專家發怒了、不教了,才又跪下來磕頭,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感到抱歉。 堅持進修之後,才又體會到,專家從頭到尾都在教所謂對的事情,並沒有打馬虎、留一手。心態是那麼平和。 如果是相同情境,換成我自己去進修,我會不會也有不在乎的學習態度?呵呵~我是還沒去過日本啦!不過~面對太極拳的話,我又該怎麼來學習呢?教練將幾十年來的心血,用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時,這不就是專家嗎? 而我如果有不以為意、天冷打拳怕感冒、天熱打拳怕流汗,動不動就有休息、反正學不會還能重學的心態出現的話,這不是與「搶救貧窮大作戰」那些想進修的人,心態相同嗎?看樣子,半斤八兩,我也沒高明多少嘛! 面對太極拳,如果一次學不會,而且還有機會能夠重新學習時,該有什麼心態,來面對再一次的學習?又~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學習一次時,又該用怎樣的心思,來把握、面對,一生僅有的一次學習機會? -是不是該付出什麼代價----------------不想學之人也要教嗎? 我認識個醫師,他的醫術真的沒話說,不過~卻有個怪僻,就是不救想死之人。有天問他,為什麼要有分別心,難道想死之人不該救?他說,他辛苦讀醫學院、到醫院實習、向主治醫師請教、每天超時工作,為的就是要提昇自己的知識、累積自己的實力,好讓自己有足夠能力,能在短時間內做正確的判斷,竭儘所能地來救人。 但是,有的人,今天跳樓摔斷腿,醫好之後,沒多久又跑去跳樓、又摔斷腿,真讓人為他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感到自己有點不值。當我付出心力、加班、熬夜辛苦救他,卻又怪醫師多事,治好之後,卻又持續的虐待身體。 心病自要心藥醫,如果對現實社會有所不滿…什麼的,自然要求助心理諮商,而不是習慣性自殘,難道病人故意自殘,自己都不該負出一點代價。萬一當時有更需要醫治的急症時,卻任由自殘病人佔據病床、開刀房,豈不是會延誤真正需要醫治病人的醫療時機。 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生命並沒有想像中的神聖。如果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動物,都是神聖的,為什麼世界上吃其他生命的人那麼多?難道這些動物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人類吃掉。 自古一物剋一物,人類憑什麼自認是生物鏈的最頂端?如果說生命很珍貴,大概指的是生命的不能重來吧! -學習各階段的心態、與疑問----------先成就自己?還是先關懷別人? 有的人也很奇怪~老是喜歡讚美別人,說什麼:這裡只有你能如何、如何,別人都不像你能如何、如何。這裡不是說真心讚美別人是錯的,別誤會了。而是有些學習的心態,希望大家別搞偏了。記住~你是來學習太極拳,企圖心是不是要放在「一定要學會」?動力是不是該擺在「不斷地練習」?還是什麼都不用做,一覺醒來自然會了。 第一、不斷讚美別人,自己會長功夫嗎? 做事情本就有先後次序,求學問也是一樣。來這裡,就是希望發心,讓功夫練到身體去,而不是練到嘴上去。有的人舌燦蓮花,開口、閉口就讚美別人,說別人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厲害。我是訥悶:被讚美的那個人,是一出生就這麼好、就這樣厲害嗎?還是曾經歷過我等不曾體驗的奇遇、或是無法想像的堅苦訓練? 舉例來說吧:在日文課裡,不斷讚美同學,就能學會日文嗎?在太極導引課,不斷讚美同學,筋骨就能鬆開嗎?也許閣下想犧牲小我,利用讚美來緩和大家的學習情緒。其實大可不必,學習本來就是痛苦的。務必先確定到底想要學習什麼,然後才能有所得。至於其他預期之外的收穫,通通都是次要的,千萬不要反客為主,搞混了學習次序。 第二、承認別人實力比自己好,自己實力會提昇嗎? 學習的對象,本來就不需要分強弱。向強者學習,自己尚未具有的實力,向弱者借鏡,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與其消極地不斷承認別人實力比自己好,不如改成積極的向該員請教,曾做過哪些訓練?自己比照練習、改善自己。讓自己在學習的領域,能夠更進一步,更上一層樓。承認別人實力高強,無助於自己實力的提昇。同樣道理,承認自己資質魯頓,也無助於功夫的長進。言語只是溝通工具,只有身體實際付諸行動,才是學習的究竟。 第三、虛心向人請教,自己就能進步嗎? 確認了學習方向,也承認自己有所不足,再加上虛心向人請教,就能進步學有所成嗎?呵呵~看看嘍!你會向日文老師學英文嗎?或向卡車司機學做麵包嗎?三國曹操,聞過則喜,是因為有人能看出錯誤,並指點迷津。自古中國人喜歡道人是非,所以看出別人的錯誤很容易。至於精確的指出別人錯誤、並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那就看機緣嘍! 你相信物以類聚嗎?你希望學習之路是一種「知道有所不足-別人指正-自己再修練」的良性循環嗎?那就慎選詢問對象。如果哪天變成有人向你請教時,說真的~最好注意用字、小心明確的回答,不要天花亂蓋說的模稜兩可,反而擔誤別人的進步,那就不好了。地球是圓、是方,並不是用說的來證明、也不是喊大聲的那一邊就對。 第四、確實修正自己的錯誤,就能邁向光明大道嗎? 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了解了正確的改善方法,並不表示自己就會了哦!切記,知道、與做到,是兩碼子事。你真的了解了別人說的話嗎?這裡有個情況,講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普通人的表達能力,大約只有60%,而理解能力則高一點,可能有80%。過去協助客戶資訊電腦化時,曾出現這樣的狀況:客戶向電腦公司解說系統需求,電腦公司的系統分析師再規劃,交由程式設計人員撰寫程式。如果沒有稽核、與確認的動作,你猜會有多大的誤差。 實際需求 (1) -> 客戶 (解說60%) -> 系統分析 (理解48%, 解說28.8) -> 程式設計 (理解23%) -> 成品 根據誤差原理,輾轉流傳的東西,可能變成原來的一點點。也就是說~成品可能只是原來實際需求的23%。不要抱怨別人說的自己都聽不懂,事實上你自己說的,別人也不見的聽的懂。溝通本來就有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的差異。所以才要有稽核、與確認的動作。適時的向教練提出目前打拳的心得、與感受,將有助於自己學習過程的確認。 第五、正確的改正錯誤,也經過確認,就能保證學習無誤差嗎? 假如請教的對象沒問題,通常能複製學習內容,即使有學習誤差,出入也不會太誇張!不過~要注意的,就變成得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到初步的成效、或是學會預期的內容。不要在意別人,動不動就說什麼要三年、五年的。學習太極拳有十幾、二十年經歷的太多了。與其自豪有多少年的經歷,不如捫心自問,自己實際有多少小時的功夫。早晚打三遍、早上打三遍、每週打三遍、每月打三遍,同樣過一年,功力不一樣,不要沈迷在年的單位、自欺欺人。 -只要等我如何如何,就真的會如何如何嗎-----世事真的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以前我曾聽旁人說:某某人因為學過推手,所以拳才會打的比較好。他打的沒人家好,是因為沒有學過推手。 今日,有很高明的教練遠從外縣市前來指導推手,學員的態度,是不是也應該著重在:教練示範的動作是怎麼辦到的?這個技巧要專注在什麼地方?這類與課程有關的問題?然後再與旁人不斷練習,自我體會教練想傳遞的技巧、與意境?如果無心學習,盡與旁人風花雪月,教練看到學員一個個心思煥散,豈不是會有為誰而戰的挫折感。 如果學過推手,真的能讓拳的境界比較高,為何不肯學習,還說沒有興趣、志不在此?難道不想讓拳藝精進?如果推手與拳藝的進步無關,昔日為何要散佈此等流言?給自己拳架打不好一個莫需有藉口?這不是很好笑嗎! 我這樣有失厚道?呵呵~也罷!我很相信緣份!我相信周遭與我有關的任何人,都是過去曾與我有因緣的。從出生、到現在,曾接觸的人何止百千。可能因求學、或利益,將大家緊密結合在一起。但是當因緣不具足時,大家就各奔前程。今日你我因緣具足,彼此相聚於此,共同學習,就要珍惜,成就彼此。 多次聽聞友人,羨慕這裡 (天母班隊) 有這麼多這樣好的教練,只可惜身處不同班隊,怕對某些教練不好意思,導致不便前來學習。奇怪吧!到底太極拳是要為自己而學,還是為了別人的面子而學?算了~各取所需吧! 當學習團體存在的目的,變成只是單純的確認彼此還活著時,是不是會導致昔日學習的熱情,已經消逝不見。 你在日文課會與同學說三道四,就是不說日文嗎?打籃球會與隊友大談八卦,打球就是不想贏嗎?這裡不是要大家都當獨行俠,畢竟能夠八面玲瓏的人還真的不多。不要給自己壓力,要不要試著把學習太極拳當作唯一目標呢。 一次能夠真的學會一件事情,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你也剛好能夠做到,那麼在學習太極拳的團體中,你會想要在這個團體學會哪些事?向人請教烹飪、美食?詢問學員家族成員?還是太極拳該怎麼學?怎麼打?怎麼練?哦~原來這些你都知道。呵呵~拳理數十條,拳架數百動;光聽不熟記,日後必忘記;只有真心練,上身才實際。 有的人也很有趣,喜歡將自己的實力比照他人,待他日人家有所成就時,再來說他們彼此是同學,當初一起學,一起討論,如果不是自己如何如何,導致沒有專練,今天應該也能修練到人家這個層度。呵呵~這種人很多吧! 利用比照方式,來膨脹自己;利用各種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實力。 說句實在話,喜歡拿藉口合理化自己行為的人,憑什麼認為別人一年能夠練出來的功力,自己一年也能練出來。最要不得的,就是說人家就是因為有空,所以才能練出這種成就。不要把別人願意專注的心態,看的如此不堪。 你知道嗎?昔日餘武男教練,就算兩手拿東西,走路遇到紅燈時,停下腳步放下東西,原地立刻練雲手,別人站著等紅燈,就他一個人腰轉胯不轉的在那裡轉來、轉去。講句實在話,就算再忙,只要願意忙裡偷閒來練,功夫就算不進步,至少也會維持平盤,絕對不會大幅度退步,退到兩手空空、退到只剩嘴上功夫。 還有的人更好笑,老是喜歡怪別人,怪東怪西,好像他的拳藝沒有進步,都是別人害他的。怪無所怪之後,再來怪自己的胯為什麼不開、膝蓋為什麼會痛、腳為什麼無力什麼的。這樣怪了之後胯就開了?膝蓋就不痛了?腳就有力了?奇怪吧!如果改成問別人:胯怎麼開、姿勢哪裡有問題導致膝蓋會痛、腳如何鍛練才會有力?會不會比較實際。 在商場上,你可以怪客戶不下單、怨同事設計陷害你。但是在學太極拳這條路,教練是有問必答,同學也不會故意讓你練不成,除了自己的毅力不夠、捨不得、放不下、貪圖舒適、不願受苦,說真的,哪裡有什麼學習障礙。 為什麼我會對這堆問題這麼反感?因為這些狀況,我以前都犯過;這些心態,我以前都有過。 因為過去我也曾貪圖舒適,總是自我安慰:只要等我拳學完了,再學推手。只要等我拳打的比較好,再學推手。只要等我如何如何,再如何如何。你知道嗎?結果余教練等不及我進步,就離我而去了。(有問題不要等,馬上問) 不是搬家、不是旅遊、不是出國,而是往生了。從此再也沒有見面的一天,再也沒有被指導的一天。突然間~在學習太極拳這條路,我覺得更孤單、更無助。從當天起,我的學習心態改變了。雖然不想成為武林至尊,但是只要教練肯教,我都願意學。肯糾正的姿勢,我都願意改。只要想不通的,就一定問清楚,那怕是最基本的。 -傳統的東西,別人的經歷,真的都一無是處嗎-------要改革?還是守成? 還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 (書名不記得了),有個年輕人,想要學習獵熊的方法,於是便集資向村裡公認最會抓熊的老人,請教、學習如何來有效率的獵熊。 這位老人因為抓了一輩子的熊,打算搬到比較溫暖的南方,於是便收這名年輕人當關門弟子。並且將這一生中,所有可以抓到熊的各種方法,通通有系統的教會年輕人之後,就搬到溫暖的南方去了。 老人在南方住了一段日子,突然想起了這位年輕人,心中掛念,年輕人不曉得會不會實際應用這些方法,於是就又回到山上去找他。當老人找到了年輕人時,發現他一個人頹癈地坐在路邊。 老人很關心地問他:「你學會了這些方法之後,現在獵到幾隻熊呢?」 年輕人回答:「一隻都沒有!」 老人很驚訝,又問:「你有抓熊嗎?」「有!」「山上沒有熊?」「不是!」「方法不管用?」「也不是!」 老人很想知道:「那是什麼原因讓你獵不到一隻熊呢?」 年輕人回答:「你教的方法我都沒有使用!事實上~當我學會了那些獵熊技巧之後,我覺得那些方法通通過時了,社會要進步,所以就改用自己比較科學的方法來獵熊!」 呵呵~學習,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首先得有願意教的人,同時也要有,真的願意全心學習的人才可以。 這名年輕人,學到老人一輩子實戰輕驗,卻沒有當作寶,反而認為過時,然後自己再另外發明一些自以為高明的方法,結果自然是毫無所得。以這個故事來看待,這裡有幾個「為什麼」,頗值得一起來思考一下: 問題一、老人憑什麼是村裡人公認最會獵熊的,而不是別人? 問題二、年輕人為什麼會想學獵熊的方法,而不是其他的技巧? 問題三、老人教授技巧時,解說由淺入深、條理分明,還是隨便應付、預留一手?是全部能獵熊的技巧都教,還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才教? 問題四、年輕人學習,是照單全收、死記死用,還是觸類旁通、活學活用?是全部都學,還是只學想學的? 問題五、老人教會年輕人後,為什麼沒有帶領他實際運用,而只是口頭講解? 問題六、年輕人又是以什麼基礎,來認定這些方法通通都過時,通通都不管用,而要自創新法? 問題七、當年輕人以自己的方法屢試不成之後,為什麼不思改進,或者回頭試試,老人教的所謂過時的方法,反而頹癈地坐在路邊,一籌莫展? 問題八、年輕人是個獨行俠嗎?為何不與同學、朋友、家人、或其他還在獵熊的人,持續請教獵熊的方法? 獵熊與打太極拳,有何不同?其實~有很多學習而來的東西,並不是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那樣膚淺。這些學來的事務,一定都還有很多很深入的、很有趣、眼睛雖然看不到,但是確實存在的東西,值得繼續來礸研。 對了~這裡也順便提出一個觀念:你可以不相信親眼看到的東西,但是不要隨便就否定親耳聽到的學問。對於知識,假如自己目前還無法理解、或是搞不清楚狀況時,可以事先合理地懷疑,然後再小心來求證問題的答案。至於求證的過程,可能會花三天、花五天、花一個月、還是花上一年半載什麼的。說句實話:全憑機緣。不過~只要有心來求證解答,就不要擔心會找不到答案,因為我相信:「物以類聚」。 我為什麼會那麼相信機緣,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時候自己會在莫名的時間,到莫名的地方,遇到莫名的人三、二句解決了我百思不解的東西。呵呵~不一定是與拳、或推手有關的東西啦。當我反問對方為什麼會在這裡時,通常對方多半會回答:不過四處隨意走,剛好就到這裡來了。其實~應物自然,不必強求,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你的資質還不錯嗎----------------是不是該珍惜現有的資質? 這裡偷偷地透露一下,有些所謂的太極拳明家 (明白的明,不是名氣的名),傳授功夫時,寧願找資質不是最頂尖的,但是~確是最聽話、最能吃苦、最願意練習的 (這裡無意冒犯,因為只有練,才是一切進步的基礎)。 因為明家教學的經驗法則告訴他們,資質好的人,很快就能練出平常人不容易達到的境界,進而心生傲慢,自視甚高,教十樣,挑個自以為最好的二、三樣練,貪走捷徑、講求速成、好取巧、耍小聰明,導致功夫練的不紮實,往往還沒學會,就自以為會了 (這裡也無意冒犯,因為這類人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當老師一再重複講解,讓其他學員也能趕上進度時,卻又誤解老師肚子裡沒東西。功夫還沒有學全,就急著另投名師。週而復始,一直在皮毛上打轉而不自知,還沾沾自喜,自己曾求教於某某名師,徒然浪費資質,真是可惜。 反觀那種最聽話、最願意練的,說一是一、不打折扣、不討價還價,每天有每天的進度,天天都在小進步,往往已經學會了,卻在謙虛還要練習。長久苦練,反而功夫練的最深入、最紮實。 還有些人教拳時,會依階段來傳授。學員如果沒有進步到預期的實力時,教練就不會繼續傳授之後的功法。遇到這種老師,那種自我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人,經過了多次求教之後,會發現老師的教學進度非常緩慢、好像都在說相似的那一套東西,就誤以為老師肚子裡面沒料、老師的實力到此為止,從此就再見不聯絡。真的也很可惜。 我曾問過這類教練,怎麼來判斷學員目前的本事,有沒有資格來學下一階段的功法? 他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光,只要有修練,這種光的顏色就會改變。有些功法,修練者必須先具備某種程度的基楚,繼續修練、鑽研才會有意義,否則只是浪費彼此的時間罷了。 人身上的光會怎麼改變,這個我不知道。不過~學習要按階段來,這個我倒是有深刻的體會。想起國中時期,化學的原子序背不起來,導致之後教的化學變化,通通聽不懂。說真的,如果不會九九乘法,想學乘除,只怕會很吃力。不懂英文字母,不會發音,卻說託褔能夠得滿分,說真的,我不是說一定靠作弊,但是請允許我保有懷疑的權利。 我又問這教練,這種階段論的堅持、或是約法三章,究竟會有多少學員能夠接受呢? 這教練只是笑笑,說:呵呵~還真不多。現代人學習講就速成,以前要辛苦、紮實學三年的東西,現在輕鬆分一年教完,學員還會嫌我們教的拖泥帶水,希望能夠只花三個月就全部教授完畢。 呵呵~說真的~我也很想啊!問題是教完之後,學員就會了嗎?學員的身體都還是一陀爛泥,有什麼資格來要求調整、定形呢?跟他們講:不要急!慢慢來!繼續練!好像變成在貪他的束修,故意慢慢教,來拉長教學時間。 尊師重道的人,現在也不容易看到了。現代人~說好聽點就是務實,說難聽點就是現實,多講究「銀貨兩訖」。教練與學員之間,有沒有正常付學費,似乎變成連結彼此關係的重要依據。 其實~學員有沒有付學費,他並不在意。他在意的,反而是學員到底有沒有把教過的東西,通通練到身體裡面。 有練進去的,自然就多教一些東西,讓他能夠再進步;還沒練進去的,當然就得等他實力提昇之後,再繼續教新的東西啊。呵呵~結果就被有的學員誤會,教練不公平、教練厚此薄彼、教練只教某些人,不教他們。 唉~其實我心裡比他們還著急啊!這些人怎麼功夫學了那麼久,還不求長進、還在原地打轉。心痛啊! 這倒也是,願意反求諸己的人,也真的不多了。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大家比較在乎的,反而不是自己真的學會、或練上了多少功夫,而是自己曾經聽過、或看過了什麼功夫?或是教練到底會些什麼、又教過了些什麼東西? 學員們在學習時期曾經聽過、或看過的東西,已經通通被學員誤會成已經學會的內容、被學員自我膨脹成能夠做到的技巧。即使教練有問必答,學員這種心態,也會導致教練、與學員間的實力,永遠有一大截無法想像的差距。 學習太極拳,一樣也會有:明師在那裡?高徒在何處?的感慨。學習~究竟是要千里外求一位「狀元老師」,還是要內省發願當個「狀元學生」。曾有以何為師的疑問嗎?相信我,只要有心於此,不必外求,自有明師會來成就你。 -你是真的懂、還是裝懂、或者根本就不懂----------知道自已有何不足 閱讀古書時,常看到某某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好像古時候的所謂文人,就得精通這四種技藝一樣。想想知識經濟的今日,社會進步,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夠精通這「琴、棋、書、畫」的。 算了~不要說琴、棋、書、畫好了。在知識十倍速運轉的今日,又有多少現代人,真的能夠精通某四種技藝的?電腦、珠算、烹飪、美容…什麼玩意兒的。注意,是精通,而不是會、了解、或知道哦!我想~應該不多吧! 有人會很多本事,充其量只不過是在瞭解的階段罷了!真的談到更進一步、也就是到達多門深入的階段時,卻都答不上話。閣下不以為然?懷疑?呵呵~這樣好了,咱們就拿最生活化的幾個問題,實際來看看吧: 你會開電視嗎?你知道電視出現的影像,是藉由什麼原理,傳到家裡電視來的嗎? 你會開汽車嗎?你可知道引擎是因為發生什麼狀況,來產生動能,帶動車子前進、後退的嗎? 你會蓋房子嗎?你知道室內裝潢時,有哪些材質會對人體有害處?而且這些危害的程度,又有多深遠嗎? 不知道吧!呵呵~別看我,因為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就明說,你若想求解答,請自己向該領域的專家討教! -不要管別人如何如何,自己堅持自己的-----------為誰而學太極拳? 其實,學習任何事務,都不要給自己壓力,或潛意識地排斥某些內容。有些東西,聽與不聽都在自己,練與不練也可以自己決定。但是~在聽的時候,千萬不要預設立場,只聽自己想聽的東西,不想聽的就不聽,這種態度其實不太好。因為有些知識,並不是想聽就能夠聽的到、就能夠聽的懂的。也不見是想練就能夠練的起來的。 有時候~聽懂可能只花三分鐘,但是真的要練到自己的身上,卻有可能要花上三年的光陰。 預先聽到實力之上的知識,會讓自己日後提昇實力時,有當初教練講的那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的快感出現。這裡並不是要大家排斥聽新知識,也不是不鼓勵學員練新功法哦!學習就像爬樓梯,本就得次第而上,取巧不得。 廣泛性的多聽,可以豐富知識的領域,交叉印證知識的內容,增加自己知識的寬度。一門深入,則能實證學會的技巧,增加自己知識的深度。千萬不要只會口頭談兵,天花亂墜,光說一些只要如何如何,就會如何如何的東西。 舉個例子好了:從台北往南走,就能夠到高雄嗎?呵呵~理論上是如此。但是~實際上呢?走的人會不會在桃園就休息不走了,還是在台中就坐飛機到美國去了,或者到台南就定居結婚生子了。 學習本來就會記記忘忘,練功本來就會走走停停。早出發不見得會早到終點,晚出發也不見得會迷路走失。練一日自然會有一日的功夫。最重要的是「堅持」。小火煮水,關關開開,水如何開? 記得小時候家教甚嚴,曾經為了別人的期望來讀書。現在大家都長大了,也沒有必要為了別人,來如何如何了。你有沒有發現,身邊同時學習太極拳的夥伴,有些人因為自以為學會、或因緣不具足,一個個消失了。 不要因為其他同學的來去,心裡老惦記著:某某人懈怠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懈怠;某某人學會就不來了、我也學會了,是不是也可以不來了。記住~你是為自己而打太極拳。學習太極拳的第一個受益者,絕對是自己、不是別人。 只要願意專習專練,一定會有強健體魄;只要學員個個能持續進步,日後必定能張顯教練聲名。 今日彼此有幸一同學習,自然是有緣。緣起自然會緣滅,每個人出生時,通常是一個人來。不要對別人的懈怠覺得可惜、也不必為自己練不好,對教練感到不好意思。如果真想對某個東西說聲抱歉,那應該就是自己的身體。 還記得二專時,自己是個班代,為了顧好來自各地同學的各類要求,自己常常無事忙。心裡總想說~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們好,都是為了某某人,我才會如何如何的?當同學之間理念相衝突時,還得從中斡旋,曉以大義,取捨之後,代替同學做對大家會比較好的決定。久了之後,決定都是妥協之後的結果,都不是自己真的想做的決定。 畢業時,同學在紀念冊上留言「最任何的決定,其結果不在於有利於誰,而是那是你自己的決定!」原來,這個所謂的決定,是好、是壞,本來就沒什麼了不起。反而該捫心自問,當初做的這個決定,自己日後會不會後悔。 -什麼是學會------------------------能為我所用 太極拳只是眾多武術中的一環,真的練好了,其他的拳法,多可用萬法歸一、或者是其脈相連來觸類旁通。但是初練拳時,如果沒有強迫自己「專注」於其中一項,藉由拳架的動作,不斷地重複練習,重新認識、發現、改造自己的肢體結構的話,他日又有什麼資格,來與其他人說蝦米「萬法歸一」呢? 這樣說,可能還不知道到底有多難。這樣好了~先拿語言來比較好了。語言,說到底也不過是幾種句型組合而成的。就是直述句、倒裝句什麼的。假如用昔日學習語言的進度,來看待學習太極拳的話,大概會是這樣: 多增加一種新的句型,叫做「學習」。 對同一種句型,套用不同主詞、動詞、名詞、或來個形容詞、副詞什麼的,延伸這個句子,就算「觸類旁通」。 而拳架姿勢,手的位置略左、略右、略前、略後、略高、略低來安置,或是手法左右互換,或是類似、重複勢的同中求異、或是不同基勢左手、右手、左腳、右腳、身法、位置、角度、高度的異中求同通通也算「觸類旁通」。 還有語言中的同義字、詞,就像在太極拳中,以不同的身法、手法配合,卻能做出相同、或類似的效果。 一部文學作品、或者是一套知名小說,全部內容難道只用一種句型來打死?當然不是!一定是錯綜複雜、層層疊疊、交錯互用。拳架也是由許多種身法、手法層疊互用、參雜交錯而成。這麼說來,研讀一部文學名著,與習練一套太極拳架,彼此想要傳遞的理論基礎、精神、或是變化,基本上就是相通的、同理可證的。 -還有一種叫做「時機」的東西---------要得機?得勢?還是階及神明? 假如拳法的身法、手法,已經能精準的表現出來。拳架動作的高度、角度、方位、方向、與行進速度等等,都能掌握的很好時,就表示出師了,能夠以一擋百了嗎?還沒~還有一種叫「時機」的東西。 就像打棒球時~投手通常只會投幾種球路,像直球、曲球、變化球什麼的。不過投手會依打擊者的身材、喜好,判斷出在適當的時機,投出好球地帶的球,來與打者對決,或者是投出接近好球地帶的球,來誘騙打者。如此一來,以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縱橫交錯、參雜混合投出的球路,就能夠達到混淆、或迷惑打者的目的。 而打擊者則利用眼睛、身體的感覺,精密掌握投手的投球節奏,根據投出的不知名球路,仔細分辨、判斷球路、掌握球速之後,選擇出最佳的擊球時機、及擊球方式,然後全身動員、實際揮棒,來達到打擊的目的。 投手、與打擊者的攻守關係,就像是發勁、與被發勁者一樣,角色是彼此對立的。這裡舉三個例子來看看: 投手投出 (發勁),打擊者揮棒落空 (走化失敗,投手發勁得手)。 投手投出 (發勁),打擊者敲出內野滾地球 (走化成功反擊),內野手封殺 (兩手協調、身體小走化成功)。 投手投出 (發勁),打擊者敲出外野高飛球,外野手接殺 (兩手協調支援、身體進退、大走化成功)。 不過,推手時,並不是利用眼睛來掌握時機,而是利用身體的聽勁,不斷地接收、與感應從對方的身體得到的訊息,然後立刻分析、理解彼此的動作、與進退互動的時機,進而順勢、乘勢製造出最佳的技擊結構、與時機。 那~敵我互動時,自己身體的反射動作,到底算不算已經掌握了時機呢?(走化須配合:沾貼黏隨) 呵呵~可以說算、也可以說不算。說算,是因為身體瞬間的反射動作,確實有可能化敵於無形;說不算嘛,則是因為反射動作多半沒有後續動作,沒有連綿不絕、隨心所欲的意念伴隨,所以又喪失了最佳的回擊時機。 注意~所謂的時機,並不是只能靜靜地等待哦!有時候,也能「製造」、或「設計」(引進落空) 出所謂的較佳時機。因此,技擊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