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30 14:00:49瀏覽3410|回應5|推薦86 | |
常見到描述人在受到驚嚇或是緊張時用「心驚膽跳」來形容,例如這個月就有許多新聞是關於證所稅到底要不要課徵的討論,一不小心就會看到像是「股票指數跌破季線關卡,高價股跌得鼻青臉腫,股民看盤心驚膽跳」或是「近來資本利得稅話題延燒,燒得股民們心驚膽跳」這樣的描述。 另一個類似的用法是「膽顫心驚」,用來形容非常害怕,例如「新流感來勢洶洶,許多人膽顫心驚」。 不論是「心驚膽跳」還是「膽顫心驚」,它們都提到兩件事,一個是「心驚」,另一個是「膽跳﹝顫﹞」。我們都知道心臟在正常的時候是持續的跳動著,當一個人受到驚嚇或是害怕時,我的理解是腎上腺的分泌會增加,然後心跳會加速,甚至亂跳,不知道這樣能不能算是「心驚」? 時下有些年輕人喜歡用「心跳差點停止」來形容被驚嚇到的情況,但這和前面提到當一個人受到驚嚇時心跳加速剛好相反,到底哪個才對? 更讓我疑惑的是,在受到驚嚇或是害怕時,人的膽囊會「跳」嗎?雖然我對醫學是門外漢,但我懷疑人會有這樣的生理反應。 類似「心驚膽跳」這樣的描述似乎只出現在中文裡,或許其他語言也有提到,但我並未察覺。至少,英文的膽﹝gallbladder﹞字沒有類似的說法,所以我會懷疑是不是只有中文有這種說法,而且這種說法是與事實不符的? 「膽顫心驚」出處一般來說會指向元朝施惠的《幽閨記·士女隨遷》提到的「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我不知道施惠是根據甚麼認知或是經驗而寫出「膽顫心驚」這樣的描述,但這樣的描述不知已經影響了多少世代的人。 |
|
( 知識學習|語言 ) |